专业连连看

门 类:文学

专业类:新闻传播学

选考学科建议:不限/历史/思想政治

适合人群:对影视剧、综艺、新闻、纪录片等媒体内容和传播具有浓厚兴趣,愿意深入了解并参与创作,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抗压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

优势学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

理想职业:制片人、导演、编剧、摄像、剪辑,文案、公关、运营,节目策划、编导、新闻记者、编辑等

专业拓展>>>>>>>>>>>>>>>>>>

Q  能否给对广播电视学专业感兴趣的同学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图书?

A 推荐去看: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电影理论导论》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雕刻时光》等。

Q  如果想将影视剧作为资料进行学习,你有什么建议吗?

A 可以结合豆瓣 TOP250的榜单和年度榜单,或者关注影视剧相关的奖项进行选择,多看经典的电影、纪录片,热门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增加阅片量,了解影视行业的动向。如果想要从中学习,增加对影片的思考和理解,可以在了解一些视听理论后,重新回顾这些影视作品。B站上有许多UP主都做过经典电影的讲解、拉片视频,这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料,比较推荐在看过原片之后再去看这些内容。

Q  攻读该专业有哪些需要掌握的技能?如何提前做一些准备?

A 如果想要练习写剧本,可以从写网文开始,中国大学MOOC等网站上也有关于剧本写作的免费在线课程。广播电视学的创作大多需要摄影和剪辑,专业课程上会讲解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不过整体上还是以自学为主。了解了一些基础知识后,可以先给自己拟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做一支VLOG或者影视剪辑视频,然后寻找相似的视频对标,在这个过程中练习对相机、PR等工具的使用,遇到问题就去搜索解决办法。现在制作视频的成本很低,制作一些简单的视频,相机可以用手机代替,剪映、必剪等App也完全够用。制作成功的作品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不要望而生畏!

TECHNOLOGY YOUTH对话·新质青年

专业连连看0

中学生天地小记者:郑络予(杭州外国语学校)汪小龙(海宁高级中学)

“新质"会客室嘉宾:王燕萍(浙江图书馆业务协调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圣江(浙江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指尖轻点处,自有妙境开。”

打开“文澜重光”小程序,古筝弦动,粉霞夕照。从临湖的垂花门步入,穿过西湖“最美假山”狮虎山,便是御座房。穿至中庭仙人峰,夜色忽至,灯火映照,温柔敦厚的文澜阁是也。步上二楼,东侧的对开门木柜上烫金楷书镌刻“文澜阁尊藏”"钦定四库全书”。

兴来览书,《西湖百咏》唱和山水的千面佳话,《西清砚谱》摹刻文房的百方瑰宝。纸卷在屏幕上摊放,数字人导览娓娓道来。

“书阁一体"的夙愿,自此成为轻轻一碰便可洞开的现实。

我们是一群晚上相见的人

2024年,浙江图书馆与蚂蚁志愿者携手,开启了一项跨越春夏秋冬的文化工程—“文澜重光"项目,让历经坎坷的高阁史书以数字形态重归故阁,触达大众。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八亿字规模,世人唯闻其名,而未见其珍本;文澜阁,珍藏《四库全书》的七大藏书阁之一,江南三阁唯一幸存者。两百多年来,书阁辗转兴灭,浙江几代文人志士补书、护书、藏书,才使书与阁幸存至今。但由于古籍与古建的保护要求,文澜阁与《四库全书》已分离百年。

“文澜重光"的启动始于2024年3月,是浙江图书馆与蚂蚁集团共同提议发起的公益项目:希望通过数字化与技术力量,将浙江图书馆珍藏的文澜阁《四库全书》与文化地标文澜阁“线上合一”。

技术的力量开始为书与阁的重逢牵线搭桥。项目正式启动后,浙江图书馆专门设立负责人,蚂蚁集团则发出志愿者招募令,联合组建了十余个小组,包括技术研发、设计、运营、法务等。历经多轮方案设计与讨论,排列时间与预算的多重可能,项目最终选择以360度实景拍摄为主要形式,带领用户游阁、观书。

“我们是一群晚上相见的人。大家都是忙了一天,在完成各自的日常工作之后,再‘加班'投入这个项目当中。所有人都是志愿者。”王燕萍说。她是浙江图书馆方面的负责人之一,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繁杂的事务。“但是在这么辛苦的状态下,志愿者小伙伴们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让普通人能看懂《四库全书》

“书阁一体”,简单四字,但观书难,游阁更不易。

先说书,它关系到这一项目的核心文化意义一如何让普通人从“只听说过《四库全书》”到"能看懂《四库全书》”。

存有珍本的浙江图书馆接过重任。由于《四库全书》体量庞大,古籍部从经、史、子、集“四库”的浩繁卷帙之中,分别选取一部分文献,以八百余册古籍的体量组成了第一期工程,并选取其中的《西湖百咏》西清砚谱》进行"精加工”,摘读注解,添加翻译。

专业连连看1
因为白天大家都要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文澜重光”的项目常常在深夜完成讨论、策划。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tb20250417.pd原版全文

“起初,我对提供翻译有一些顾虑,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历史文献翻译,而且阅读历史文献通常带有主观性,直译的话可能会形成‘标准答案'的效果。"浙江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童圣江说,“于是我们采取了意译的方式,更希望读者通过注解来自行探索古籍的乐趣。”

再说阁,孤山夜晚的实景拍摄更是令人难忘。

2024年盛夏,西湖的夜晚,团队在文澜阁展开实地拍摄,专门聘请影视剧团队布置场景,调试灯光,协助呈现动态效果。在文澜阁二楼的柜门前,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拍摄团队抓心挠肝 一两位工作人员需要分别牵引两扇柜门,呈现同时开启、同步移转的效果,但由于柜子设计精巧,开启时极具吸力,屡次尝试总有一些微小差池,最终耗费两个小时才完美落幕。

待到拍摄结束,常已是凌晨,走出垂花门,断桥空荡,苏堤悠长。在罕为游人所见的文澜阁夜景之中,拍摄团队从黄昏熬至破晓,志愿者彼此接力又一日的拍摄,只为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澜阁夜游"图景。

专业连连看2

在这个“为爱发电"的公益项目中,所有细节都经过了重重打磨。比如第一视角的翻书体验,多次调试立体与平面的效果,直至自然流畅。再比如为项目选用的数字人形象,考虑了多种选角可能,最终邀请了有“宝藏猎人"之称的主持人董臻,以匹配文物知识和气质要求;拍摄时,董臻的多套自备服装略显不合适,团队赶紧临时购买,终于让他穿上符合要求的服装。

“‘书阁一体'是为了带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

事无巨细,不遗余力,但是回头叩问一书与阁为什么要一体?

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七座藏书阁里的《四库全书》历经风雨,仅存文津阁、文溯阁、文渊阁、文澜阁四处。而文澜阁本《四库全书》成就了南方唯一书与阁俱存的幸事,也因其四处漂泊的命运而凝聚了浙江爱书人的代代故事。

从清代杭州丁氏兄弟十余年竭力抢救,到民国时期"乙卯补抄"“癸亥补抄”,再到抗战时期西迁贵阳,阁书之变见证了历史洪流的湍急,阁书之不变更彰显了多方志士中流砥柱、逆流而上的合力壮举。

“‘书阁一体'是为了带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童圣江说,“文化需要溯源。当我们谈到传统文化时,它时常有点‘虚’。物质能够部分地呈现文化,但我们还需要知道背后的故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的意义。”

书籍保护的代代历程,是四海爱书人对文化珍宝的追光之途;而跌宕起伏的散佚归来,亦凭借风尘仆仆的温度,融入历史的篇章,成为一段佳话、一股精神、一方气魄。

1946年,文澜阁《四库全书》回到杭州,善存至今。“书在阁中"的安稳泰然,是文化传承的精神追求。新时代的志愿者们不仅以专业的技术能力,更以对文化的赤诚热情,延续旅途,翻新故事。

连接四季的变化,探索楼阁的陌生夜景;保留纸页的痕迹,打开字句的想象空间。经过近八个月的努力,“文澜重光”在2024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从意见交织的策划方案,到拼接成形的demo(试样),再到最终上线,项目的每一个阶段总能超出预期。

“文澜重光"还有一些新的期待。除了逐渐把《四库全书》的更多内容填补到目录之中,也想通过引入交互功能、发布数字藏品等,真正让大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进了解。

“我们希望‘文澜重光'成为一个文化传播的范本,启发更多传统文化资源以新的方式向大众靠近,通过社会多方的分工合作,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童圣江说。

采写:张丹俞盈盈

(有兴趣的读者可在“支付宝”上搜索“文澜重光”小程序进行体验)

小记者采访

Q(汪小龙 海宁高级中学):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繁忙的社会,许多人在忙完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之后恨不得马上躺下休息。那么,是怎样的一种信念或想法支持蚂蚁团队的小伙伴们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志愿参与“文澜重光"这一项目的呢?

A(王燕萍):事先我们并没有和蚂蚁团队进行深入的交流,向他们讲解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的感觉是比较新奇。之后,核心团队的几位小伙伴来问这个项目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在哪里。我说我们如果抱着某种目的去看《四库全书》,其实是不必要的一一因为有其他更好的替代品,而我们更多的是要去感受《四库全书》背后的东西。我不知道他们听完后的具体感受怎样,但从他们之后的工作热情和效率来看,他们对这件事的感受是深刻的,所以才能坚持把“文澜重光"项目做下去。

Q(郑络予 杭州外国语学校):“文澜重光"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一个窗口,如何能让它走向国际,让外国朋友通过“文澜重光”这样的渠道去认识《四库全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呢?

A(童圣江):目前还没有进行国际化方面的筹备,因为我们的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汉语的范围内还需要推广。但是“窗口"这一点说得很对,“文澜重光”其实就是开辟了一个窗口,让深藏在馆内的古籍能被人们看见和了解。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这样的一天,能把这个窗口推到国际上去。我们图书馆在跨国文化交流的项目上也有过尝试,比如曾经到巴黎开展浙江印刷文化的展览和配套活动。只不过如今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一些疏离和隔阂,尤其是如今的年轻人,可能对古籍的认识并不多。我们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有距离,所以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Q(汪小龙 海宁高级中学):“文澜重光”这一文化事业从启动到具体建设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性”。那么,在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未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结合的趋势是怎样的?

A(王燕萍):“自上而下”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方式。我们的很多项目都是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然后立项、争取资金资源,最后落地实施。“文澜重光”这个项目,全国首创,效果很好,起到了一个范本作用,各地图书馆都来学习和交流。同时,支付宝“碰一下"的新技术也能借此得到试验和推广。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文澜重光"第二期我们也将深入探讨,丰富互动,结合文创开发等方面,考虑这个项目的可持续性。

专业连连看3
小记者们探访浙江图书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tb2025041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