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技术之力,彰道德之温度
作者: 钱昊炀在左右两难的家庭拷问下,不同的人工智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迥异的回答,让我们见证了技术之进步,亦使我们窥见其背后蕴含之情感道德温度。纯粹冰冷之技术难以适应发展之社会,发展之社会更需富含人性之技术。依笔者之见,不若承技术之力,彰道德之温度。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真正的君子绝非盲目的排斥者,而是技术的明智跟随者。然技术,并非常常展示其温驯的一面。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滥用技术之恶果在世界各地泛滥,杀伤武器驰骋疆场,亦可见社会先哲夜夜在窗下秉烛忧思。技术之神秘性在于其发展的不确定性,而掌握其不确定性更需道德加持。诚如曲道奎所言:“(我们)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道德于技术之必要,可见于此。
然一平凡母亲之要求,又显技术道德发展之参差不齐。我们覃思:何以融技术与道德于一体?何以让冰冷之技术更具人情味?
或许我们更应回归现实,或许我们更应从实际中找寻答案。“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如是说。其笔下烟雾缭绕的湘西显露出技术世界不曾有的温暖和善意。技术的大浪淘沙,蠲尽无数高尚品德。我们或许可以丧失子瞻闲赏庭前月的悠闲,我们或许可以丧失书圣兰亭临帖的耐心,但善意不可变,诚意不可失。以技术为平台,将一行一善发扬光大;以技术为载体,见高尚之人格于掌上;以技术为通道,将善意传递至远方。犹如人工智能的回信,化戾气为爱意,化干戈为玉帛,方为提升道德性之不二法门。
承借技术之力,更需回归自身。爱因斯坦说:“技术本身没有道德性,使用技术的人的道德能力决定了技术改变世界的方向和可能性。”人自身道德的缺陷将带来技术上道德能力的缺陷,匡正自身值观迫在眉睫。吾辈应当警惕抱瓮灌畦之故事,明知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应看到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不忘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努力成为技术的掌控者而绝非技术的奴隶,以免最终造成悲剧。“我最钦佩的人应该是在很多事上都非常出色,但仍然有着满面的泪痕。”奥本海默之言不啻人生至理,更为处理人与技术关系之不二法门。我们能做的并非抵制、遏制技术的发展,而是应当细心考虑技术的发展前景,努力缓解道德和技术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让自身道德指导、引领技术前行,不让其偏航。因为究其本源,技术终究是由人掌握才能发挥其现实的功能,否则纵使它有创世之力,也将寸步难行。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个人之力虽小,但吾辈若聚成江海,浩浩汤汤,一望无垠,必能借技术之伟力,彰道德之温度。
指导老师:李 燕
■ 教师点评
两位同学各自选择了一个任务进行写作,所呈现的作品都比较符合材料的立意。
《给妈妈的一封信》从女儿的角度回复了妈妈“你真的毫无价值”的消极评价,重申“我有属于自己的价值”的观点,先破后立,观点鲜明,还挖掘出亲子龃龉的背后是缺乏有效沟通这个内在原因,同时对父母的爱表示感恩。该文情理俱佳,堪称佳作。
而《承技术之力,彰道德之温度》从人与技术的角度对“智能时代,三个人工智能软件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发表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提出“承技术之力,彰道德之温度”的观点。该文由反入正,先指出技术存在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以道德融合技术,“化戾气为爱意,化干戈为玉帛”,最后辩证地提出“技术本身没有道德性,使用技术的人的道德能力决定了技术改变世界的方向和可能性”,让人的道德温度融入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该文借助正反对比论证层层推进,思辨性较强,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 素材积累
名句类:
1. 物物而不物于物。
——《庄子·外篇·山水第二十》
2.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
——曲道奎
3. 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韩少功
4. 直面人工智能,如果我们现在守不住,或者不必守那种理性智能的底线,就要守住人类自身的情感的底线,从而解决这种情感和理性的难题。
——刘悦笛
5.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爱尔兰]萧伯纳
6. 身处一个科技爆炸、沟通无限的世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孤独。全世界都可以社交起来的时候,我们却无法用最原始的方式获得真正有效的沟通。
——[日]石黑一雄
7.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美]马歇尔·卢森堡
8.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9. 在机器高度拟人化之下,将重新定义“人”的价值。
——[法]苏埃尔
10. 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人可能会给人类文明画上句号。
——[英]霍金
11. 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人一样思考。
——[日]谷川流
12. 技术本身没有道德性,使用技术的人的道德能力决定了技术改变世界的方向和可能性。
——[美/瑞士]爱因斯坦
新闻案例类:
柯洁落败
天才棋手柯洁在对战人工智能时因不能接受自己的狼狈落败而当场落泪。时隔一年后,他正视败绩道:“人类的新智慧以某种形式战胜了古老智慧,这其实是人类的又一次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