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除了现实世界,我还生活在自己的平行世界里

六神磊磊:除了现实世界,我还生活在自己的平行世界里0

2013年,六神磊磊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读金庸”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十多年过去了,“六神磊磊读金庸”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原创自媒体公众号之一。某种意义上,他堪比振臂一呼就有群雄回应的古代侠客。而在当下,六神磊磊除了“专业金庸读者”“唐诗普及者”“新华社前记者”等自身标签之外,他对侠也有着更现代的理解。

Q = 《中学生天地》

A =六神磊磊

您读高中的时候阅读什么书?当时您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高中时代虽然有学习上的压力,但还是能留出阅读的时间。当时阅读的书以国内外经典名著为主。《红楼梦》,作家海明威、茨威格的作品,都是我阅读的对象。我家管教比较严格,高三那年还因为被怀疑偷看《红楼梦》,挨过家长的打。这也是我学生时代最大的困惑:为什么我眼中的好小说,别人却认为它会给我带来不良影响?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消解这个问题,直到走向社会才明白,没有谁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心中的标准需要自己去建立,不能被他人所左右。

您最早接触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哪部作品令您印象最深刻?金庸小说对您后来的创作及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小学的时候我读了第一部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目前印象最深刻的是《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后两部对于社会的描摹和人性的刻画更为深刻。很多人可能没法想象,因为我对金庸小说太熟悉了,所以除了现实生活之外,我好像还“生活在别处”。有一个专为我准备的平行世界,可以随时进入游览,书中的朋友陪着我长大。在创作上,就像有了一个可以随取随用的宝库,随时可以从中找到素材。

阅读您的文字作品,会觉得您是在用现实人物的视角去看待金庸小说中的人物,用现代的语言和观点与他们交流。您是怎样形成这种创作风格的?

这个风格并非有意培养,而是不自觉的。我对金庸小说的人物和情节非常熟悉,当记者的时候,需要拆解热点事件,就会不由自主地拿他们来举例。金庸的小说也允许你这样做,它是一个开放式的江湖,书迷们对于拿书中人物开玩笑这件事也比较大度。

创作是一个和自己、和读者交流的过程,您最难忘的一次读者反馈是什么?

一开始我会在网上搜索与我相关的信息,但后来看到了很多批评和误解的声音。有一次我在文章里调侃了柯镇恶——我认为他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侠客,就有读者认为我看不起普通人。这样的误解多了,我慢慢就意识到,创作和阅读一样,需要形成自己的标准。

我也通过创作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有一个朋友做了很多金庸小说人物的玩偶,去小说中著名的地标旅游,把相关的玩偶带上一起合照。包括我与莫言、虹影这些有“代沟”的著名作家聊天时,金庸也是我们共同的话题。

您会从金庸小说中挑选哪个角色与自己类比,或是想要和谁成为朋友?

想和韦小宝会一会,我们的爱好相似,都喜欢说书、戏曲。或者和张无忌交朋友,他比较平易近人。我不会武功,和其他武功高强的大侠相处可能有压力,我也不爱喝酒,这样一来,和萧峰、令狐冲也聊不到一块儿。至于我自己的性格,更接近武侠小说里的普通人,可能在一些电视剧里活不过一集。比如《倚天屠龙记》里有个小角色叫司徒千钟,他的特点就是话多,直来直去,经常因为言语得罪人,又或者是同一本书里的寿南山,外号叫“万寿无疆”,他一直从元朝活到明朝永乐年间,我愿意当这种人。

您认为金庸笔下的“侠”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侠客、金庸之前小说家笔下的侠客有哪些不同?

金庸笔下的“侠”更具有现代精神。此前的侠客,比如《史记》中的聂政、荆轲,或者《三侠五义》中的展昭,他们常常是别人的从属,行侠仗义的目的往往是报答知遇之恩,并不是自发地去守护和平或保护民众。《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就不一样:“郭某满腔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百姓而洒。”他清楚自己行侠仗义的理由,尊重生命,以人为本,这在以前的侠客身上是很少见的。

在您个人的理解中,“侠”需要具备哪些品格或能力?请引用金庸小说中的情节并给出“侠”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是自尊,保持独立的人格。金庸小说中很多人物都具有不畏强权的特征,比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面对忽必烈,《笑傲江湖》中令狐冲面对左冷禅、任我行,他们都没有卑躬屈膝。第二是同情心,尊重他人的生命。所谓行侠仗义,就是能够将心比心,郭靖义守襄阳也是出于这一点。现在许多小说中都有这样的情节,主角武功大成后生杀予夺,将别人的生命攥在手中,享受肆意操纵别人的快乐,这种内核是很糟糕的。第三是勇敢,适当的勇敢。勇敢不是鼓励大家去用鸡蛋碰石头,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见义勇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份勇敢中也掺杂了思考,《鹿鼎记》中的“神拳无敌”归辛树,敢于刺杀皇帝,但他甘愿受人摆布,不分青红皂白,最终全家都死在大内侍卫手中,这可称不上勇敢。

金庸小说中哪个人物最接近您对“侠”的定义?

《笑傲江湖》中的衡山派掌门莫大,他是我心目中“侠”的底线。特别危险的事他不做,书中描写他阻止五岳剑派合并,被嵩山派掌门左冷禅发现,也会抵赖、推诿。但当嵩山派将他的师弟一家灭门时,他在夜里出动,杀死了作恶多端的嵩山派“大嵩阳手”费彬。令狐冲是明面上反对“五岳并派”的领袖,莫大就是暗中助力的核心人物。“大仁、大智、大勇”的大侠可以作为目标,但莫大这种侠更适合我们去靠拢。

仙侠作品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小说和影视题材,您认为“仙侠”是“侠”吗?

我觉得都算侠。形式不重要,关键看本质,需要看到作品和人物的内核是“束缚人”还是“解放人”。退一步说,侠其实可以归结为三个字:做自己。做自己难道不需要自尊、勇敢和智慧?令狐冲也没有拯救武林的目标,不被人利用,遵从本心其实就是侠。在奇幻作品《诡秘之主》中,主角面对一个为了“成神”而选择挑起战争的人物,反复叩问自己“你能答应吗”,他的内核与郭靖是相同的,只不过没那么轰轰烈烈。在一个没有底线的江湖里遵守自己的底线,这就是侠。

金庸小说中最接近现代人的角色是谁?金庸小说中是否有很“现代”的“穿帮”?

女角色居多,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赵敏的恋爱观很现代:我喜欢你,和你无关。喜欢你不等于我的人格就低你一头。黄蓉就更有趣了。传统小说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好人必须喜欢好人。”但黄蓉就相反,她不喜欢《神雕侠侣》的主角杨过,这是一种敢爱敢恨的现代精神。男角色里,张无忌对待江湖仇杀,想到的是大家都有父母妻儿,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也非常现代。金庸小说当然也有“穿帮”的情节,比如因为金庸本人喜欢康熙,就过分美化了《鹿鼎记》中康熙的形象,觉得康熙会认同“君主为天下之大害”的观点,这过分超越了他的身份和时代。

除了金庸作品,您对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的了解也很深刻。您认为直接影响金庸的古典资源有哪些?您是否也被这些古典资源所影响?

首先当然是之前的中国传统侠义小说。结构上,金庸借鉴了章回体小说的写法,比如《天龙八部》就模仿了《水浒传》《儒林外史》等作品的串珠式结构。设定上,他从之前的小说里借鉴了许多名字,如“乾坤大挪移”“大摔碑手”等。其次是古代的文化与思想,《笑傲江湖》中向问天、令狐冲闯梅庄,把琴棋书画展示了个遍。不过,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影响,是从诗词歌赋中传承的诗意气质。它就像血液一样,会深刻影响小说的情绪,《神雕侠侣》中杨过如约等了小龙女十六年,就引用了苏轼的《江城子》,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胜过千言万语。

在当下,古典资源与现代精神该怎样结合?

需要甄别和扬弃。我们作为现代人,一定要站在现代的立场对古典文化进行取舍和重新评价。唐代诗人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这两个字在唐朝时期恰巧与“进士”同音,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有人提出“避讳”问题,导致他被除名,这就是束缚人的传统。韩愈为李贺仗义执言:“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这就是要解放人的传统。侠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我们也应当继承“还人以自由”的古典资源。

现在的青少年还需要通过武侠小说了解什么是“侠”吗?

读什么其实不重要,关键是阅读经典,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比如“东邪”黄药师的武功变幻莫测,“北丐”洪七公的武功刚猛无比,无论走哪条路都能抵达自己的目标。侠义,在武侠小说中叫作侠义,在其他小说中可能就是社会责任、法治、道德。如果你喜欢热血与传统文化交织,你可以去读金庸。如果你喜欢宏大的思考和跌宕的文风,你可以去读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冉·阿让和卡西莫多也是侠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