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编童话

作者: 孙津

我来编童话0

模拟文题

童话的世界多么神奇啊!想去月亮上的鱼、在河里洗澡的星星、一只不想冬眠的青蛙、一辆想飞的汽车……请你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把想象的内容写清楚,把故事写完整。

构思引路

在童话阅读中,我们发现童话的特点:童话里的动植物跟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感情;童话情节很新奇,有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的事情;童话故事能让我们获得一些知识或懂得一些道理。那么,我们创编童话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设立角色。我们设立的角色越特别,角色反差越大,故事就越新奇有趣。比如“落在草丛里的星星”,我们都知道,星星是挂在天空的,这颗星星却落在了草丛里,大家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再比如,一只明明威武却要减肥的老虎,它身上又会有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2.梳理故事。我们要把故事讲清楚,最重要的是讲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即起因、经过、结果。以“落在草丛里的星星”为例,我们可以想象:为什么星星会落在草丛里?它在草丛里会遇到谁?它是如何回到天上的?顺着这个思路多提几个问题,故事的主要内容就清楚了。

3.制造困难。创编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还要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比如,想象主人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在课文《一块奶酪》中,如果蚂蚁们顺顺利利地把奶酪搬进洞里,这篇童话就有些无趣了。课文中,蚂蚁们在搬运中拽掉了一小块奶酪,问题来了:扔掉它,有点可惜;吃了它,又违背原则,怎么办?这块奶酪,就是作者给蚂蚁队长设置的困难。你看,让主人公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这样的故事才有意思。

点石成金

一、起一个恰当的题目

起一个有趣的题目,能够让我们的童话更具有吸引力。

1.主角+做了什么事:《在牛肚子里旅行》《蜘蛛开店》《老虎减肥计》;

2.故事里重要的事物:《一块奶酪》《大象的耳朵》;

3.特点+主角:《卖火柴的小女孩》《落在草丛里的星星》《胆小的狮子》。

二、一波三折讲故事

在编童话时,我们知道要给主人公设计困难,可怎样让情节一波三折呢?我们可以运用情节反复法,让故事结构清晰,更加吸引人。例如《小猴子下山》中,小猴子看见桃子就扔了玉米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了桃子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追兔子,这就是情节反复的结构。课文《青蛙卖泥塘》《那一定会很好》都运用了这个方法。

三、给人启示的结局

童话故事往往蕴含知识或道理。《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虽然没有借到尾巴,但长出了一条新尾巴,我们知道了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知识;《青蛙卖泥塘》里,当青蛙把烂泥塘变成好地方后,它不卖泥塘了。这启发我们,只要劳动,就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环境。意蕴深刻又十分巧妙的结尾,能够让读者回味无穷。

作文误区

症状一:故事没有想象力

选取动植物作为主角,像人一样上学、放学,过多代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想象力不足,导致故事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和创意。

症状二:逻辑不合理

童话虽然是虚构的,但也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比如,主人公昨天还害怕黑暗,今天就勇敢地在森林里过夜,没有任何铺垫,情节突兀且不合理。

症状三:语言表达生硬

缺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很难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氛围。

作品鉴赏

穿皮鞋的胖熊

金 波

自从胖熊阿黑学会像人那样走路以后,就想穿一双皮鞋。

这一天,阿黑来到制鞋厂,要求师傅给他做一双最时髦的皮鞋。师傅满口答应。

不久,鞋就做好了,阿黑穿上了新皮鞋真神气呀!他走来走去,到处听得到“咔、咔、咔”的响声。

有一天,他走着走着,忽然发现鞋尖上拱出一个小洞洞,洞洞里有一个圆圆的小脑袋在往外张望。阿黑觉得很奇怪,就把脚抬得高高的,冲着小洞洞问道:“你是谁呀?”

小脑袋转一转,回答说:“我是你的脚趾头呀!”

阿黑又问:“你为什么把我的皮鞋拱出一个小洞洞啊?”

脚趾头说:“我窝在皮鞋里憋得难受呀,又黑又闷,我都透不过气来了。”

胖熊阿黑没理它,继续“咔、咔、咔”地往前走。瞧,他多神气呀!

可是,没过几天,他发现皮鞋尖上又拱出了好几个小洞洞,所有的脚趾头都伸出小脑袋往外张望着,还大口大口喘着气。

阿黑走路也变得一瘸一拐的。脚趾头胀得真难受啊!他索性把鞋尖剪开一个大口子,让所有的脚趾头都露在外面——现在,阿黑穿的是一双“凉鞋”了。

脚趾头伸到外面大口大口喘着气,还大声嚷着:“好凉快呀,好舒服呀!”

胖熊阿黑穿着“凉鞋”走路,还是觉得脚很热、很胀。

他一踢脚,甩掉了一只鞋;又一踢脚,又甩掉了另一只鞋。所有的脚趾头都高兴地嚷起来:“好凉快呀,好舒服呀!”

现在,胖熊阿黑又光着脚走路了。

(选自《读读童话故事》)

品读

故事从胖熊的初次尝试到最终的选择,每一步都充满悬念和转折,通过胖熊的内心独白和行为变化,作者巧妙地展现了角色的心理成长过程,吸引读者往下读。故事鼓励读者接受真实的自我,不必过分追求外界的认可。

实战演练一

落在草丛里的星星

张林珂

一天晚上,一颗星星不小心从天上掉到草丛里。星星很着急,因为妈妈告诉过它,如果一颗星星在天亮以后还没有回到天上,就会永远消失。这时,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当她看到星星时,惊喜地叫道:“啊!一颗星星!”星星对小女孩说:“小姑娘,你能把我送回天上吗?如果没有及时回去,我就会在天亮之前消失。”小女孩答应了星星。可天那么高,谁能够得到呢?

小女孩决定去问蜗牛。蜗牛对她说,树非常高,可以把星星送回天上。小女孩高兴地走了。可当小女孩爬上树,天还是离她好远好远,星星还是回不了家。小女孩很伤心。这时,一只小鸟飞过,看见小女孩正伤心,问:“小朋友,你怎么啦?”小女孩回答:“一颗星星要在天亮之前回到天上,可是天离我这么远,怎么把它送回去?”小鸟想想说:“我可以试一试。”小鸟载着星星飞啊飞,飞啊飞……可天还是离得好远好远。小鸟叹了口气说:“天太高了,我飞不上去呀!”

小女孩抱着星星看天空,太阳从东边冒出了头。“不好,时间不够了。”小女孩喃喃自语,“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小女孩伤心地哭了起来。“小姑娘怎么啦?”这时传来温柔的声音。小女孩回头一看,惊讶道:“啊,月亮!请您把星星送回去吧。”月亮慢慢地向小女孩靠近,最后终于停在了小女孩面前。小女孩捧着星星坐上月亮,向天空飞去。

点评

童话充满了想象与温情,通过小女孩、小鸟、月亮等角色的互动,展现了帮助他人、不放弃希望的美好品质。故事构思巧妙,情节紧凑,结尾温馨而富有创意,让人感受到爱与勇气的力量。

描写练笔

在故事的开头,我们要写清楚故事的起因,像这篇童话的小作者一样,开篇就点明角色遇到的困难,以及角色为了解决问题做了什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聪明的你能不能大胆想象下面的情境,角色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困难的。

啄木鸟开了一家森林超市……

实战演练二

没尾巴的猴子

谢政言

从前有一只猴子,它每天都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夸赞:脑袋又大又圆,身上毛茸茸的,可爱极了。可它并不喜欢自己的长尾巴,它觉得要是没有尾巴该多好。

有一天,猴子发现自己的尾巴真的不见了。它高兴极了,爬上树,在树藤上荡来荡去。正当它玩得乐不思蜀时,一头面露凶光,张着血盆大口的大灰狼向它扑来。猴子吓得手一软,“扑通”一声,从树上摔了下来。大灰狼抓住这个时机,猛扑过去。小猴子马上跳了起来,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它跑着跑着,看到前面有一棵倒下来的树,旁边只有细长的树藤,它下意识地想用尾巴卷起树藤,可尾巴已经不见了。眼看大灰狼就要扑过来了,它号啕大哭,懊悔不已……

猴子突然从梦中惊醒,赶紧摸摸自己的尾巴,这才放心了。猴子想:我可不能没有尾巴,尾巴在关键时候能救我的命啊!

点评

童话以猴子的梦境为线索,巧妙地展示尾巴的重要性,寓意深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过猴子的心理变化展现了自我认知的成长,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悟到“珍惜自身优点”的道理。

【10~11版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三·13班学生,指导并置评:孙津】

描写练笔

小猴子发现尾巴消失不见后,从一开始的高兴,到看见大灰狼时变得惊慌失措,到最后“号啕大哭”“懊悔不已”。在构思童话的情节时,我们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描写主人公面对困难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请你尝试写一写在这个情境中,小兔子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小兔子听说森林超市在开展促销活动,于是一大早就去超市排队买东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