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岳麓山
作者: 周盼老师
冬日,爬一座山,一座不高的山。这座山三百米左右。我们爬过无数次,它就是岳麓山。《南岳记》中这样记载岳麓山:“南岳周回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
约上三五好友,从小道上山。道路蜿蜒绵长,周边是参天古木,即使在万物凋零的冬日里,它们依然郁郁葱葱,枝叶向四周伸展,如同大大的伞盖,遮天蔽日,让人恍惚分不清时节。途中偶遇几棵落叶树木,伸着虬枝,阳光寻找着机会洒落下来,小道被阳光点亮,太阳微暖的光芒让人恍然大悟,这是冬日。小道旁窄小的溪流已经干涸,底下的石头裸露出来,成为主角。
爬到半山腰,好友们驻足停留。站立在墓碑前,我们一一静默,弯腰鞠躬,把手中的鲜花,整齐摆放,望着明朗的天空,思绪拉得悠远绵长……这背后有着无数不能忘记的历史。这座山,埋着无数英烈;这些墓,告诉我们要永远爱着祖国。我们懂得此刻的幸福来之不易。
继续往上走,来到山顶。好友们临风而立,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主席像威风凛凛。虽是冬日,但不由得吟诵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山顶的风带着我们穿越树林,隐入山谷。世间的一切变得宽阔起来。春日里,这座山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夏日里,这座山郁郁葱葱,精气十足;秋日里,这座山满山红遍,热烈奔放……这一切像放电影般填满了这个冬日。
下次,我们再一起去爬这座山,在冬日里。
学生心语
周老师写爬山有些不一样。虽然按照游览顺序来写,但展示的方面不一样。一是景物描写得特别,冬日里岳麓山古木参天,很有厚重感。二是意义特别,岳麓山不高,但很出名,因为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给人敬畏感。三是境界特别,景、物、人都让人心胸宽阔,给人豁达感。因此,这篇文章既是爬现实中的山,也是周老师爬自己内心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