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为何卡在99%
作者: 黑将军
1984年,苹果公司第一代麦金塔电脑在发布会上亮相。但哪怕强如乔布斯,这台电脑在设计上也有瑕疵:它在加载的时候,只让指针光标变成一个表盘,此外没有任何提示。
想象一下,你想玩一款电脑游戏,但是点击图标之后,电脑没有任何回应。你感觉有点焦虑,考虑要不要再点击一次。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出故障了还是在加载下一关,你甚至不知道电脑是否在运行,你能做的只有等待。
但这不是当时苹果电脑特有的问题,事实上,当时还没有哪个厂家知道该如何解决用户等待过程中产生的焦虑。
直到一年后的人机交互大会上,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布拉德·迈尔斯才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设置进度条。
迈尔斯做了一个小实验。他找来两组学生分别在有、无进度条的情况下操作电脑,最后有86%的学生反馈他们喜欢有进度条的设计。甚至他们根本不在乎进度条准不准确,只要有一个提示在那里,就可以安心地坐在电脑前等待。
人们在使用电脑时,每个操作都需要得到一个视觉反馈,这种反馈的存在可以提高用户对等待的忍耐力。专家表示,只要超过1秒没有反馈,使用者就有退出程序的可能,而进度条的使用能大大降低用户退出程序的可能性,延长他们等待的时间。
提供进度信息还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时提升准确率,减少反应时间,并且更有干劲,所需的休息时间也会更少。
进度条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进度条到底准不准呢?几乎不准,因为程序加载进度很难计算,只能估计。
如果最后实际的加载时间比事先估算的时间长,怎么办呢?把进度条卡在99%就行。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程序进度卡在最后的1%上,即使整个任务的剩余进程远多于1%。
但正如上面说的,进度条是不是准确根本不重要,有个进度条在,人就会安心很多。
(枫林晚摘自微信公众号“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