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绿橙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流传千年。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生长状况也会有很大差异。20世纪80年代,几株来自广东的红江橙种苗,被栽种在琼中的土地上,原本应该橙皮红肉的红江橙,却有了不一样的呈现,结出了绿皮红肉的“特殊”的橙。
而就是这看起来有些“特殊”的橙,却在30多年的发展中,凭借独特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以及不断改良后的品种,逐渐成为果品市场的新宠,更是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这个“特殊”的橙也在经历了“加钗橙”“琼中红江橙”“琼中红橙”“海南绿橙”等名称后,最终定名为“琼中绿橙”。
1989年,第一株绿橙果苗扎根琼中土地。戴宏国被称为“琼中绿橙第一人”,在1989年,他亲手把绿橙的第一株果苗插在了琼中的土地上。果苗扎根长成果树,他始终精心呵护,看着它们开花后结出果实。
然而,眼看第一批橙子到了成熟季,果皮却迟迟不见转红,戴宏国和其他试种的果农有些慌了。“种植过程没问题,长势也不错,为什么果实一直没有成熟呢?”站在果园里看着满树的绿橙,戴宏国百思不得其解。他不禁伸手摘下一颗橙子,掰开想一看究竟。没想到,一掰开橙子,只见汁水喷涌,果肉橙红。戴宏国一口咬下去,酸甜适度,汁水丰富,就是已经成熟的红江橙的味道。
原来,琼中地区处在北纬18°左右,光温条件充足,影响了叶绿素的分解和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合成,导致果皮中叶绿素含量高,因此果肉成熟时果皮还没有褪色,呈现绿色。1997年,绿橙进入丰产期成市场“新宠”。凡是吃过这个挂着“红橙”却绿绿的橙子后的人,都会对它赞不绝口。
2002年,琼中绿橙被评为海南省优质农产品、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指定产品、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组委会指定水果,并获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04年,琼中一口气出台了《琼中绿橙生产技术规程》《绿橙种苗》和《鲜绿橙》3个县级地方标准,不仅让琼中绿橙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均有规可依,也逐步构建起琼中绿橙的知识产权体系。2006年1月,“琼中绿橙”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自此,“琼中绿橙”有了自己的名字。与此同时,“琼中绿橙”成为海南省第一个地理标志证明的商标。
自此,琼中绿橙“一路开挂”,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2006年3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6年11月5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琼中绿橙夺得网上评比柑橘类冠军;2017年获得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
琼中绿橙的“身价”也随之上涨,曾经一斤只卖几毛钱,到2010年,走访亲友捎上一箱琼中绿橙,得按每斤5.5元的价格买单;2017年,琼中绿橙一级果的价格每斤突破20元,更首次走出国门。近几年,琼中绿橙的零售价始终在每斤12元到15元之间波动……如此行情,加之政府对琼中绿橙的扶持和宣传,让果农们成为直接受益者。
截至2023年,琼中共有310余家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种植琼中绿橙,种植面积3.2万亩,挂果面积1.8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2000万斤。其中:有4个果园获得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8个果园获得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称号。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