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腊八”情怀

作者: 李仙云

古人的“腊八”情怀0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每年腊八,正是一年中寒凝大地、雪冻冰封之时,也是民间腊月最重要的节日。据史料记载,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那时的腊祭称为“清祀”,殷商曰“嘉平”,周代叫“大蜡(zha)”,汉代才称“腊”(la)。按古人解释,腊者,犹猎也,年末岁尾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因此在古代这两个字相通。

《礼传》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个节日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的感恩节,农人们辛苦劳作了一年,岁末农闲就进山捕猎,用以祭祀先祖,敬神祈福,除秽迎祥。因是岁末交替之时,正如《史记·补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功也。所以,“腊者,岁终大祭。”“腊八节”最早是为感念祖先的功德,酬谢上苍赐予“年丰物阜”的好年景,用祭祀以回报万物的滋养,可谓是一种肃穆庄严的感恩仪式。

曾在《孔子家语》中看过一则故事,鲁国在岁末举行热闹的腊祭,庆祝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孔子正好带领弟子途经此地,他笑问子贡:“你看见他们心里的快乐吗?”子贡看着百姓们欢天喜地,载歌且舞的场面,不屑道:“这个国家的人都疯了,我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孔子怒斥道:“唉!你懂得什么啊,百日之劳,换来的不过是一天的快乐,这是上天赐予的恩泽,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啊!”圣人可谓一语道破世人心,纵使2500年后的今天,大家辛苦工作一年,岁末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喝出的都是一种别样的滋味,有对时光匆匆而逝的感怀,也有对来年的期盼与憧憬。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纪大论》如是云:“食岁谷以全其真。”岁谷,就是集当年之精华之气而生长的谷物。腊月为一年的终月,一切植物皆收藏毕,其真气能量就蕴藏在种子之中。腊八粥,即我们“合聚万物而索飨”的植物种子,也是为了借助它蕴含的能量让生命“真气充盈”,由此可想,传统节日皆蕴含古人的智慧。

“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腊八节,也正式为新年拉开了序幕,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驱赶了三九天的寒冽,也让人嗅到了日渐浓烈的年味,就让我们在“腊八粥”的香甜暖腹中,去感悟厚重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节气带给我们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滋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