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
作者: 蒙献平 彭小红“同学们,龙灯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4月2日,广西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江琅琥龙灯传承人梁家庆,在渡头村农家读书角讲授龙灯的历史文化知识与制作技巧,让小学生们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是桂林市农家书屋开展主题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桂林市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模式,大力倡导全民读书新风尚,不断延伸农家书屋服务触角,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主题活动,提升农家书屋综合服务效能,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使农家书屋日益成为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为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延伸服务触角
桂林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将农家书屋管理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实行领导负责制,市县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农家书屋管理工作,乡镇宣传委员为农家书屋管理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定期开展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
为了方便村民群众阅读,破解“农村人口分散,图书利用率低”的情况,桂林市探索“农家书屋+”模式,延伸服务触角。一是借助农村金融服务点群众聚集、交通便捷、场地设施完善的优势,增设“农家书屋活动点”,方便农村金融服务点周边村民群众、少年儿童看书学习。二是在各类旅游服务中心设立“图书阅读点”,方便当地村民就近看书的同时也为过往游客在旅游活动的间隙提供阅读服务。如:临桂区宛田瑶族乡东宅江村、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杨溪村、龙虎乡龙虎村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将书屋及读书点设在村民群众聚集的地方或者当地景点人气较旺的地方,让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点进到村民触手可及的地方,促使农家书屋真正发挥功能作用。截至目前,桂林市已建成农家书屋活动点、阅读点102家。
创新服务方式
为了让农家书屋“活”起来、“动”起来,桂林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农家书屋+”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农家书屋服务功能,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七星区探索移动式农家书屋,通过与各中小学、老年活动中心等携手联合提供精准阅读服务,做到活动在哪,书籍就送到哪里,让书跟着人走,使农家书屋从单一、固定的场所变成一种更适合农村阅读需求的服务模式,引领农村阅读新风尚。
平乐县桥亭乡显堆村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建共融共享,探索出“书屋+积分”模式,将村民到农家书屋阅读、参与书屋管理及各类活动都纳入到党员先锋指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组成的社会治理“双积分”管理范畴,村民凭积分卡可到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和农资。“通过赞积分、亮积分、比积分、兑积分等形式,激发村民群众主动到书屋阅读的积极性。”显堆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蒙新林说。
平乐县大发瑶族乡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专门筹集资金在塘冲村修建一栋200平方米的文化楼作为农家书屋所在地及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并建设有篮球场、民族文化广场等,经常组织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俗体育活动,还邀请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本土民族文化传承和民俗文化教育。
阳朔县普益乡上观村有一支著名的农民画家队伍,画家们经常到农家书屋参加培训、交流和分享绘画技艺。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画家切磋绘画技艺的“主阵地”。
荔浦市创新探索农家书屋与红色文化教育相融合,依托杜莫镇张村中共修荔蒙特支、蒙北支部办公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线上线下开展“红色书籍大家读”“党史故事大家讲”“党史润童心”等主题阅读活动,使农家书屋变身“红色加油站”,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
提升服务效能
为了发挥农家书屋叠加效应,桂林市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服务效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临桂区五通镇西山村是远近闻名的养殖村,推行“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走出一条村民稳定增收致富的发展之路,成了当地的富裕村。“刚开始搞养殖时,我们遇到鸡鸭生病、猪瘟等技术问题时,就到农家书屋查阅书籍,书籍里都有解决的办法,农家书屋帮了我们大忙。”西山村养殖大户唐龙发说,农家书屋还经常开展读书分享、亲子阅读、党史教育等活动,丰富村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临桂区宛田瑶族乡瓮洲村将农家书屋的文化阵地作用与产业振兴有效融合,采取村民线上自学、线下集中办班等形式,提升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民宿、电商的水平,使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叠彩区大河乡潘家村委中村农家读书角设在大美漓江·缤纷叠彩田园综合体党群服务中心内,将农家读书角与花卉基地结合,以文以塑旅,以旅彰文,邀请专家老师开展手机摄影、视频剪辑、电商、农技等各类与花卉生产、销售有关的培训活动,把小小的读书角变成了村民和党员学习的大“粮仓”。
阳朔县普益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灾后重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农家读书角,根据安置区特点经常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样化阅读活动。如今农家读书角不仅是安置区群众文化生活的“主阵地”,也是群众掌握先进技能、实现致富奔康的“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