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打造示范农家书屋 引领乡村阅读新风尚

作者: 蒙献平 李心旺 蓝艳妮

近年来,广西贵港市结合实际,以落实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中心,通过调整优化设置,做强做优一批示范农家书屋,推进农家读书角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乡风文明,引领乡村阅读新风尚。

早前农家书屋大多建设在村委会办公楼内,有些书屋设置在三楼甚至四楼偏僻的位置,有些村委会又远离居民聚集区和学校,不利于群众阅读借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20年贵港市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各地根据群众意愿调整农家书屋的设置,尽可能将农家书屋搬到村委会一楼的党群服务中心内,对远离居民聚集区的,可以将农家书屋搬迁到居民集中区,或者根据居民聚居情况在村民家中设置农家读书角。

港北区港成街道樟村将农家书屋搬迁到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内,并自筹资金装修成休闲式、开放式的“书吧”。书屋有政经、科普、法律、少儿等种类藏书2000多册,基本满足村民群众阅读需求。

“开放式的农家书屋很方便村民阅读,好多村民都喜欢来这里阅读看书,也喜欢到这里聚集交流分享农家趣事、了解乡村振兴的政策信息。”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国健说,好多村民都把到书屋看书当成了习惯,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群众农闲空隙时间阅读学习的“打卡地”。

桂平市金田镇金田村是有名的“淮山之乡”,金田村依托农家书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升级农家书屋的软硬件设施,创新农家书屋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开展政策宣讲、经典诵读、电影放映、文艺活动、农技培训等形式多样且群众参与面广的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和吸引群众“进得来、坐得住、读得进”,让农家书屋实现了“一室多能”,极大地丰富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提高了农户种植淮山的技术,实现了增收致富,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粮仓”和精神“加油站”。

为了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贵港市积极探索“读书角+旅游”模式,将农家读书角设在旅游景区或群众聚集的地方,既能丰富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让外地游客享受阅读的便利。

位于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的山边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一个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平日里游客比较多,景区所在的山边村是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了方便村民和游客阅读,港南区专门在山边旅游景区核心区域的草坪屯设立“农家读书角”,将读书角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受到当地群众和游客喜欢。

荷美覃塘·湖美四季田园综合体所在龙凤村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覃塘区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图书馆建设“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让党员教育与全民阅读深度融合,探索“阅读+培训+旅游”服务新模式,打造一个集阅读、交流、分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舒适场所。2022年开展活动60场、培训15期,累计有2000多名党员、群众参加“红湾”阅读体验活动。

农家书屋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是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一起推进文化建设。为了引入社会资源共建共享,贵港市积极探索“农家书屋+”运营发展模式,引导乡贤、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家书屋建设,不断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

平南县大新镇关垌村垌心屯农家读书角——文澜书院,是当地乡贤在其祖屋的基础上装修建成的。300多平方米的书院分为“耕”“读”两大主题区域,按琴、棋、书、画、茶、休憩等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藏书有1万余册,涵盖政史、文学、医学、养生保健、科普、中小学教育等各类图书。

2021年书院建成后,全天免费对外开放,已成当地的网红“打卡地”,每天吸引不少周边村民和外地游客到书院下棋、品茶、看书、欣赏书画、练习钢琴,享受愉悦的阅读时光。书院还不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农技培训等各项主题实践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优化管理与服务,结合产业特色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及期待,为乡村文化振兴增添新动力。”贵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罗爱琴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