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烟火味》:一眼千年 古韵生香

作者: 张凤睿

前不久读了一本书《最是人间烟火味》,这是王冰洁编著的《课本诗词里的古老中国》系列之一。漫不经心地翻阅后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诗词类书籍。原来小学课本里学过的诗词被重新分类组合,这本书收集的是三十多首人间烟火类的诗词,分为日常生活、离情别绪、传统节日、勤学励志四部分。

这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诗词读本。五千年中华文明,如繁星般璀璨。古诗词是古代文明的精华,小学阶段至少要背诵诗歌一百多首。但是,那些机械的背诵和片段化的常识,都是零散的,每次写作文都想不起来用哪首。通过这本书的梳理,那些散落在记忆里的诗词仿佛被用线串起来,再也不会感到杂乱无章了。比如一想到送别,本书“送别友人”一节里归纳出的八首送别诗,就会一连串出现在脑海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穿插了很多古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古人的求学之道、还乡情结、乡土观念、家国情怀、敬祖情怀、勤学思想、傲然风格等等都有详细的介绍。通过书中的拓展阅读,了解到古人交通和通信的落后状况。在那个靠车马的慢生活里,古人并不无聊,他们寻友拜访、出游夜宿,李白在高山的寺庙夜宿,查慎行漂泊在船上……如今我们去寻访朋友若扑了个空,一定会感到失落懊恼,而古人却善于从失意中发现生活之美。贾岛用一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展现了隐者的高深莫测;叶绍翁随口一出,便诞生了千古名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些拓展知识有助于理解历史文化背景,当我们站在古人的情境下去品读古诗,便消除了理解障碍。比如在离情别绪一类诗中有一首离别诗的绝唱《示儿》,便穿插了“靖康之变”和“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的知识点,让我们感受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爱国情怀,这是85岁陆游的绝笔诗,是诗人生命的绝唱。

本书化繁为简,那些零散的诗词就这样被串联起来,让我们重新走进古人丰富多彩、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深层次地理解古文化背景,让古诗词化成一种文化符号,融入我们的血液,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古老中国的文化底蕴。

通过古诗词里经典的力量,让我们一眼望穿千年,跨越岁月的长河,走进诗词里的古老中国。古韵生香,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