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佳县: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书香葭州
作者: 康亮亮 焦欢欢日前,在二十六万陕西省佳县市民的千呼万唤中,期盼已久的东方红书店在东方红黄河文化产业园正式开业。东方红书店的开业,将会成为引领佳县全民阅读、推广佳县红色旅游文化的“新窗口”。
佳县,古称葭州,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这里是革命老区、颂歌《东方红》的故乡。黄河文化滋养了佳县大地,红色精神浸润了佳县人民。
走进红色书店 乐享饕餮盛宴
东方红书店的开业,可谓正逢其时。它由中国著名文化空间设计专家、中国最美书店设计师三石先生操刀设计,是全国第一家以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的书店,集红色图书阅读、红色音乐教育、红色教育研学于一体,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现有藏书2万多册,主要涵盖红色文化图书、以《东方红》音乐为引领的相关红色音乐文化与研究图书,还精选了社科、文艺、少儿、科技、农业类图书以及关于佳县题材的图书等。
走进东方红书店,仿佛遨游在充满魔幻魅力的红色海洋中。美轮美奂的空间设计汇集了红色音乐文化、佳县地域文化、红色阅读文化,并形成了新型红色文化阅读空间。书店正厅中巨大的“太阳”艺术装置、《东方红》乐谱艺术装置,配合十多米高的红色书架,呈现出“东方红、太阳升”的场景意象,环绕四周的几十把唢呐、三弦,表现出陕北音乐的特点,钢琴键式台阶以及随处可见的独立音符装置、几十首红歌乐谱等场景,向读者提供了沉浸式红色音乐体验。特别是以《穿越时空的颂歌——东方红》为主题的展示墙、悬挂于半空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等,无时无刻不在向读者讲述着“东方红”的诞生故事。一楼还设计了微型舞台和观众席,提供朗读、演讲、音乐会、讲座的功能;二楼专门设计了以“红枣乐园”为主题的儿童阅读区域,提供百余个读者阅读座位,极大满足了大众阅读的需要。巧妙的布局、创意的设计使“东方红书店”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空间,还兼具微型红色音乐文化博物馆、艺术展演、理论研究等功能。
阅读就是一场关于文化的饕餮盛宴,通过阅读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交流,与红色经典牵手,感知历史深处的永恒力量,并将这种精神图腾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特别是东方红书店开业当天,不少市民朋友争先恐后地走进书店,拾起陈列柜里心心念念的书籍,然后愉悦地坐在座位上,听着熟悉悠扬的《东方红》,读着引人入胜的红色故事,这是多么舒适惬意的阅读享受,多么融洽浓郁的书香氛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简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目前,东方红书店由佳县新华书店负责经营,东方红黄河文化产业园负责管理,这里俨然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佳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东方红书店与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合作,设有“红色音乐”创作与研究空间,为陕西及全国音乐工作者提供一个红色音乐创作、展演及理论研究的平台,拟进一步打造“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研究与教育基地”。今后,将继续坚持阅读和实践相结合,顺应文化传承与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合理利用东方红书店,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打通公共阅读“最后一公里”,为建设佳县不断添砖加瓦。
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中华文化
东方红书店开业当天,还对全县“最美读书人”“最美读书家庭”进行表彰,并赠送一套国学书籍。来自佳县农业农村局的曹世梅是燕翼堂义塾的一名文化志愿者,5年来带领学子诵读“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获奖后感触颇深地表示,很荣幸获得“最美读书家庭”这一荣誉,这殊荣代表着一份责任。今后,我将继续坚持诵读经典,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好读书、读好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逢周末,在佳县燕翼堂义塾的院子里,来自佳县县城附近的学子们就会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诵读中华优秀传统名篇,弘扬国学经典,赓续精神基因,增进文化自信。
只要提起燕翼堂义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燕翼堂义塾是由佳县文化馆退休干部韩海燕一手创办,吸收文化志愿者等社会公益力量,利用周末及寒暑假,为前来读书的学子免费讲解国学经典。这是一个致力于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营利性民间公益组织。自2001年创办以来,累计教授上千名学子,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燕翼’出自《诗经》,意为善为子孙谋之意,这便是燕翼堂义塾的来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必须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韩海燕说,许多从燕翼堂义塾走出去的学子,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这就是一切努力的初心所在。
鲍海英是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2017年,一次机缘巧合下,她走进燕翼堂义塾当了一名文化志愿者。几年来,她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无偿为前来义塾读书的家长和学子们服务。她常对孩子们表示,这些经典中蕴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百益而无一害。
打造农家书屋 占领文化高地
燕翼堂义塾仅仅是近年来佳县赓续红色血脉、建设书香葭州的一个缩影。半个月前,在全国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佳县坑镇赤牛坬村农家书屋成功入选“最美农家书屋”名单,成为榆林市唯一一家入选的农家书屋。
赤牛坬村农家书屋总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外墙以枯木作角、两门为眼、双窗是耳、台阶成嘴,这象征赤牛坬人的精神图腾——老黄牛;门前设“牛角挂书”雕塑,引用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牛角挂书的典故,倡导世人努力学习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书屋现有藏书1.53万余册,分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两种,内容以陕北文化为主,涵盖政治经济、人物历史、文学作品、红色革命、新闻报刊、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及养生保健8个领域,并配套电脑、电视、朗读亭、书画台等设施,可同时容纳60余人使用。
农家书屋的创办,有效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加油站”。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强介绍说,农家书屋年开放达1000余小时,年阅读量2000余人次,外借图书500余册,每年举办道德讲堂30余期,同时探索建立学习积分机制,对积极参与学习教育的村民进行奖励。因此,在农家书屋的学习中,涌现出一批学习型农民,一批“活字典”“土专家”。
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涵养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近年来,佳县积极构筑新时代文化高地,大力整合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文化展馆,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特别强化了农家书屋阅读、教育的功能,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均建立了农家书屋,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力量。
下一步,佳县将持续发展数字化服务,坚持阅读和实践相结合,顺应文化传承与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打通公共阅读“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丰富农家书屋阅读活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基层群众的“精神粮仓”,以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佳县正在奋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崇尚文明的阅读理念,掀起了又一轮全民阅读热潮。在读书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在传承中涵养。作为佳县人,都应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优秀习惯,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佳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助力书香葭州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