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2023年第5期

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2023年第5期

月刊 农业乡村

简介

《农家书屋》杂志是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的综合性新闻月刊,刊号CN11-5824/Z。《农家书屋》杂志作为推进农村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央新闻媒体,主要工作任务是指导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农村文化发展、传递农民致富信息、三富农民文化生活。杂志社运用期刊、杂志官网、学习强国号、人民日报号、新华社客户端号等,形成全媒体平台宣传矩阵,开辟“封面专题”、“美丽乡村”、“魅力书屋”、“乡土文化”、“好书荐读”、“法治乡村”、“乡村文旅”、“农家特品”等栏目,致力于通过丰富且具深度的报道,在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讲好农村故事,并为农村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公益服务。《农家书屋》杂志创新服务模式,决心把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工

目录

封面文章 | 宁夏:让古村落重燃“人间烟火”

编者按: 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厚重的文化价值。保护好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好人类文明永不熄灭的“发动机”,开发好传统村落,就是延续好情感认同的“乡愁归途”。本刊特别策划推出“中国传统...

封面文章 | 保护古村落 焕发新活力

宁夏作为黄河流域地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的痕迹。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带,历史上曾是交通贸易要道,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古村落文化遗存。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彰...

封面文章 | 吴忠市:守住古村落“根”与“魂”

吴忠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加强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着力提升村落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打造乡村特色标识,唤醒公众时代记忆,让古村落焕发新魅力。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古村落建档挂牌。为摸清古村落底数,吴忠市按照横向到边...

封面文章 | 固原市: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古村落保护发展

固原是我国古代西北重镇和古丝绸之路经过地,境内古村落以山地窑洞式典型村落和丘陵山区集村式典型村落居多。近年来,固原市落实传统村落保护要求,以“振兴传统村落、守护美丽乡愁”为目标,开展古村落保护发展,先后有16处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封面文章 | 中卫市:突出黄河文化元素 加强古村落保护

中卫市坚持以文化人,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结合弘扬黄河文化,加强古村落保护发展,推动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旺起来。 重塑黄河人家,留住古村落文明记忆 注重升级古村落地理呈现,传承其蕴含的历史积淀、精神基因、文化符号,在传承...

魅力书屋 | 连城:打造冠豸书屋 点亮书香生活

4月23日以来,连城县图书馆工作人员结合庆祝第28个“世界读书日”,纷纷走进城区、乡镇的冠豸书屋,通过举行“绘本故事汇”、《家庭教育与绘本阅读》培训、“手可摘星辰手绘星球灯——亲子创意手绘DIY”等书香连城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让冠豸书屋真正成...

魅力书屋 | 四川平武:全民阅读进村寨 浓浓书香润人心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连日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流动图书车方便实用的优势,走进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同饮涪江水·一起读经典”全民阅读进村寨活动,浓浓...

魅力书屋 | 陕西佳县: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书香葭州

日前,在二十六万陕西省佳县市民的千呼万唤中,期盼已久的东方红书店在东方红黄河文化产业园正式开业。东方红书店的开业,将会成为引领佳县全民阅读、推广佳县红色旅游文化的“新窗口”。 佳县,古称葭州,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这里是革...

魅力书屋 | 王力书吧:废弃猪场变身最美农家书屋

“这里书很多,环境又很好,我出了家门口就到了书吧,非常方便。”正在王力书吧里看书的村民李阿姨说。 走进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大良村的王力书吧,书香扑面而来,室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书架上整齐摆放各类图书。很难让人与曾经废弃的猪场联系起来。 王力(...

魅力书屋 | 广东清远:数字化农家书屋“刷脸”免费阅读

为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更加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广东省清远市委宣传部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蒙洞村少数民族古村寨为试点,把传统的农家书屋升级建设为智能化、数字化的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层图书馆分馆共建共...

魅力书屋 | 樟村农家书屋:为乡村振兴提供“智”能量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城街道樟村坚持党建引领,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农家书屋管理使用模式,使农家书屋成为村民获取知识信息、丰富文化生活的“主阵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 樟村距离市区约8公里,交...

魅力书屋 | 金庄村:农家小书屋 文化“大粮仓”

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金庄村位于平遥古城以东5公里处,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共778户2330人,其中党员77名。近年来,为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金庄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于2013年成立金庄村农家书屋,不断完善管理,使书屋逐渐走...

魅力书屋 | 河北三河市:农家书屋让乡村振兴之路溢满书香

美丽乡村,文化铸魂。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涵养乡风文明、提升村民素质、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始终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强势打造农村文化阵...

魅力书屋 | 大湖街道农家书屋提档升级 打造便捷式“文化粮仓”

“想看的书找不着,不想看的书一大堆”。现如今,部分农家书屋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供需不精准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大湖街道大湖村抓紧春耕备耕的关键期,积极探索新型选书模式,重新规划书屋布局,从以往的“供餐式”读书...

美丽乡村 | 广西玉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时代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一座城市独特的个性和品格,是呈现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经过悠长岁月的文化积淀,广西玉林市非遗种类繁多,从民间文学、杂技到舞蹈、戏剧曲艺,从剪纸、羽毛画到礼俗、饮食文化,各具魅力的非遗形式涵盖玉林人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方方...

美丽乡村 | 河南省确山县:建好农村路,架起连心桥

“现在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候,今天带着父母孩子来到黄石头庄欣赏美丽乡村风光、吃吃农家饭。这里的乡路十分顺畅,驾车可以直接开到山顶,这里风景美丽,农家饭有特色,民宿也很有风格,我们经常来这儿游玩,一到这儿心情就很舒畅。”带着家人从市区到确山县游...

美丽乡村 | 党建引领 “黄金”遍地生

阳春时节,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红土溪村帅家垭组,郑从华的药材种植大棚里绿意盎然,黄精苗长势喜人。 近年来,该乡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将党建引领的“组织力”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生产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带动强村富民的新...

美丽乡村 | 头雁振翅领航 绘就美丽滴水崖

早晨六点,一辆面包车停在滴水崖村村外的主路上,村里的40多名中小学生准时上车,前往2公里外的清城学校上学。就是这辆村集体出资购买的“校车”,解决了很多家庭的操心事。 山西省盂县滴水崖村,由牛圈咀、赵家沟、河坡、南河湾、南咀5个自然村组成。村...

美丽乡村 | 麂子渡村:产业兴起来 村庄靓起来 村民富起来

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麂子渡村,山水环绕,阡陌纵横。青瓦白墙的乡村民居,蜿蜒流淌的麂子渡河,宽阔平坦的柏油道路,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美丽乡村画卷。 近年来,麂子渡村通过“以奖代补”政策、“三改一治一美化”等共同改善人居环境、齐心打造美丽庭院,使...

美丽乡村 | 汝阳县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

今年以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将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与红色文化、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产业有机结合,探索出“研学+”发展新模式,推动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汝阳县柏树乡以“乡村运营”为抓手,结合...

美丽乡村 | 菜籽沟村:建画里新村 留梦里乡愁

清晨,一阵阵响亮的鸡鸣声在乡村响起,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为大地披上缕缕霞光,屋顶上不时飘出缕缕炊烟,草坪上盛开着娇艳的鲜花……这些构成了一首静谧悠远的田园诗。 这里是新疆艺术家村落——菜籽沟村。近年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委以基层党建为...

美丽乡村 | 榆树川村:写好“四篇文章” 赋能乡村振兴

木耳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大棚……近两年,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花园口镇榆树川村的新兴绿色产业,成为全镇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周边很多村庄的村干部都来参观学习,借鉴榆树川村的先进种植经验。 之所以会成为全镇特色产业发展的典型,还要从榆树川村制定的“抓...

美丽乡村 | 青春在乡村振兴中闪光

张桂芳,女,汉族,199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20年任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一心为民践初心 无私奉献暖民心 2020年,怀揣创业梦想的95后青年张桂芳,放弃了天津如火如荼的民宿生意,积...

美丽乡村 | “军事古镇”蝶变“文旅新村”

“有奉献、有担当、能吃苦、能付出,才能当好一个党支部书记,让老百姓信任,有什么困难,就第一时间想到党支部,这样说明你的工作才接地气儿。”这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娘子关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宝18年来从事农村工作的心得。 娘子关村位于太行山中...

乡村文旅 | 河南嵩县:生态文化激起乡村旅游“火辣味”

“这里也太美了,不但能体验汉服巡游、撸串烧烤、亲子露营,还能喝到地道的药膳丹参土鸡汤,我都不想走了。”5月5日,来自焦作的张女士高兴地说。 “五一”假期,每天都有上千人身着汉服来到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饭坡镇洛沟村打卡露营,“吸引力、体验感、国风...

乡村文旅 | 打卡董官村古风集市 一秒梦回千年

古风集市、围炉品茶、翡翠鉴赏、皮影展示、诗词鉴赏、汉服秀……5月13至14日,一场穿越时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古风茶话集市和古风游园会在云南省腾冲市西源街道云山社区董官村景区惊艳亮相,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在创意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让你一秒梦...

乡村文旅 | 山西石楼第四届槐花节启幕

初夏五月,黄河厚土绿染山河;槐祖故里,一场盛会沸腾石楼。2023年中国·石楼第四届槐花节5月8日上午10时,在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裴沟乡永由村盛大开幕。吕梁市及石楼县党政主要领导和2000余名社会各界群众参加活动。 “这棵大槐树已经...

好书荐读 | 长篇报告文学《靠山》:礼赞千千万万支前群众

作家铁流的长篇报告文学《靠山》全书约50万字,展现了1921年到1949年间老百姓前赴后继踊跃支援前线的生动历史。这部作品从积累资料、实地调查到最终成稿,先后经历14年时光。作者收集整理的文字资料多达数千万字,足迹遍布山东、湖南、湖北、河南...

好书荐读 | 《黄金团》:一幅壮阔的金色画卷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进一步说,那些暂未被书写、未被关注的民族历史,可以先交给文学。作家樊希安正是这样做的。他的长篇小说新作《黄金团》,讲述了一段至今鲜为人知的中国黄金部队的故事。1979年3月7日,应国家黄金战略储备需要...

好书荐读 | 一棵梨树标定的纸上风暴

湘西在我心里,是沈从文笔尖下的样子,《湘西剿匪记》画面中的样子。现在,我知道,它还有另外的样子。 近两三年来,全国出版界一下子冒出不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或写国家层面的,或瞄准一省、一市、一县甚至一村的;或全景式表达,或侧重基础...

好书荐读 | 诗集《风从千年来》:诗与歌的灵动交融

近年来,传播介质飞速变化,我们的文学生活样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当诗歌遇上新媒体,其大众化传播速度和广度都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写诗、读诗、听诗、说诗,诗歌成为全媒时代的“新宠”。 诗人薛保勤新近出版的诗集《风从千年来》,体现新媒体时代特点。诗...

好书荐读 | 《中国的河山》:寻觅历史长河中的地理坐标

2022年,史念海先生110周年诞辰,陕师大出版总社推出《中国的河山》一书,力求经典通俗化,让更多读者了解“历史地理学”这门“有用于世”之学。全书精选先生代表作20余篇,70多万字,2600余条注释,60余张插图。全书深刻分析、阐释了关于祖...

好书荐读 | 《强国重器》:家国情怀和日常生活相互成就

网络作家紫芒果的首部现实题材作品《强国重器》,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工业转型之际的出路问题,深度思考和艺术性处理人物克服发展困境的过程。全书视野开阔,叙述张弛有度,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以颇为宏阔的历史和现实视野为依托,这部网络文学作品细致书...

好书荐读 | 《人民至上》:激浊扬清 不忘初心

读《人民至上》之前,笔者对福建省龙岩市反腐斗争的严峻性没有认识,只是对被查处的连城县塌方式腐败案有印象。当年被查处的连城县腐败案在福建可以说是轰动一时,甚至都传到在北京工作的并非闽西人的笔者耳朵里。 《人民至上》收录的案例,是当地基层腐败状...

农家特品 | 方城烩面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成就一方美食。地处河南南阳盆地东北边缘的方城县,烩面美名远扬。 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的方城烩面,以优质强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青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是一种荤、素、汤、菜兼而有之的特色美食。 “方城烩面的...

农家特品 | 贵定盘江酥李

贵定盘江酥李,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的特产。 相传明末清初时,被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派部将韩邦辅率兵驻守贵定县城,王妃便是有名的佳人陈圆圆。 由于盘江河流域方圆几十里风光优美,民风淳朴,颇具江南风韵,深受陈圆圆喜爱,故陈圆圆与...

农家特品 | 绥中核桃

绥中核桃,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之一。具有结果早、产量高、皮薄、指捏即开、可取整仁的特点。 辽宁省绥中县的地貌构成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北多山,土质疏松,排水通气良好,气温雨量适宜,非常适合核桃栽培,很早就有了优良品...

农家特品 | 延庆国光苹果

延庆国光苹果是北京市延庆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之一。 据《嘉靖隆庆志》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延庆区就有棉苹果、小苹果(沙果、香果等)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2009年7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

农家特品 | 五常大米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最南部,距离哈尔滨市120公里左右,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面积751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 说五常,道五常,五常最著名的当数大米。早在唐初渤海国时期(7世纪中叶),五常境内就有农民...

农家特品 | 红星水库鲢鱼

提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镇,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但很多哈尔滨市民都知道阿城区有个红星水库。 红星水库位于阿城区东部,冒溪河中游,是哈尔滨市周边山水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生态保护完好的大型旅游度假风景区。水库于 1975年10月竣工...

农家特品 | 北寨红杏

北寨红杏产于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环境,造就了“北寨红杏”特有的品质。 北寨红杏主要有以下八大特点:一是果大形圆,平均单果重40克,最大单果重达100克;二是色泽艳丽,黄里透红;三是皮薄肉厚且核小;...

农家特品 | 蓟州板栗

天津板栗,别名红油皮栗子、油栗、天津甘栗,是天津市特产,属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天津板栗产地主要集中在蓟州区小港、小营等乡。同时,北京、唐山、承德等地山区,也生长着大量栗树,因为过去这些地区生产的板栗一直由天津海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栗,主...

农家特品 | 兴化红皮小麦

江苏省兴化市优质红皮小麦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年产优质小麦40多万吨,商品率达90%。 近年来,兴化市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管理、高效栽培技术为支撑,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力度,充分发...

法治乡村 | 侗寨来了位“硕士警察”老师

2023年2月,为响应组织号召,广西边检总站百色边境管理支队化峒边境检查站民警程展飞怀着满腔热情和对侗乡大地的无限憧憬,踏上了驻村支教的“赶考路”,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支教生活。 从红城边关到侗族村寨,这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警察老师”仅用不到...

法治乡村 | 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卧龙镇甲格沟、阿拉塘沟是虫草主要生产地,这里海拔接近4800米,常年云雾缭绕,天气阴晴不定,时常有凛冽寒风伴随着雨雪呼啸山间。 每年4月至7月是辖区群众上山采挖虫草的时期,在采挖期间不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为确保群众...

法治乡村 | 图们大桥上的守桥人

国境公路桥又称图们大桥,横跨图们江,连接中国图们和朝鲜南阳口岸,1941年竣工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这座饱经岁月沧桑的大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见证了新中国崛起,也见证了新时代的奋进与发展。与此同时,有一代又一代的守桥人,在这座大桥上...

法治乡村 | 青春在国门一线淬火成钢

国境公路桥又称图们大桥,横跨图们江,连接中国图们和朝鲜南阳口岸,1941年竣工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这座饱经岁月沧桑的大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见证了新中国崛起,也见证了新时代的奋进与发展。与此同时,有一代又一代的守桥人,在这座大桥上...

乡土文化 | 芜湖铁画:“铁与火”铸就艺术之花

安徽省芜湖濒临长江,自古以来冶铁业就十分发达,故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这为芜湖铁画的诞生提供了基础。经过35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铁画已成为芜湖的一张名片。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芜湖市南陵县大工山古...

乡土文化 | 以针代笔,经纬交织下的“锦绣”中华

羌绣、蜀绣、苗绣……“绣”里有为美好生活的奋斗,也有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桑蚕、最早发明丝织技艺的国家。经线与纬线的交织,以针代笔的绣画,绵延千年,流传至今。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其重要特征,...

乡土文化 | 扬州雕版印刷:踯躅中寻找光亮

雕版印刷,是扬州的骄傲。因为它是这个城市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里的双博馆藏着几十万片古老的雕版版片,尤其因为这里还生存着一群能在木头上刻得风生水起的老艺人。 老一代:沉重的责任 据资料记载,扬州的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历来是刻印历书风气...

乡土文化 | 红瑶服饰,记录美好生活

高山梯田下,汩汩溪流旁,悠扬辽阔的山歌裹着湿凉的雾气飘向四方。青石路旁的木楼下,身着红衣的盘发女性三两扎堆做着刺绣,这里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黄洛瑶寨。瑶族的不同支系因居住地和服饰穿着不同,曾被称呼为“过山瑶”“红头瑶”“蓝...

乡土文化 | 贵州蜡染:绽放黔中的艺术奇葩

似一汪清泉,在历史长河中汩汩流淌了两千余年;如一朵性灵之花,经过一代代少数民族妇女的巧手培育,竞相绽放在雄奇峻秀的贵州高原上,并且以它那永不凋零的生命图案,受到无数中外游客的青睐与喜爱…… 这些年,贵州蜡染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名...

乡土文化 | 曹氏风筝:飞入寻常百姓家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天朗气清时,人们常常想携亲带友一块儿去放风筝,这也一直是孩子们一听就来劲儿的户外活动。而提到做风筝,讲究就多了,各地的风筝做法不同,风格也各异。在北京,早些年风筝行里就有“南城大沙燕、北城黑锅底”的说法,...

乡土文化 | 南路丝弦:老剧种的新传承

随着鼓点有节奏响起,扮相精美的“角儿”登台亮相,唱腔高亢婉转,将观众带入南路丝弦的精彩世界……这是日前在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骆三村“送戏下乡”现场的一幕。 南路丝弦起源于明万历年间,古称“弦索腔”,在冀南、豫北等地民间流传,至今已有400余年...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