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丝弦:老剧种的新传承

随着鼓点有节奏响起,扮相精美的“角儿”登台亮相,唱腔高亢婉转,将观众带入南路丝弦的精彩世界……这是日前在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骆三村“送戏下乡”现场的一幕。

南路丝弦起源于明万历年间,古称“弦索腔”,在冀南、豫北等地民间流传,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2021年,南路丝弦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1岁的陈秀枝是邢台市任泽区骆庄乡东盟台村人,是任泽区南路丝弦剧团负责人,也是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秀枝出生在南路丝弦演出世家,她唱过青衣、闺门旦、武旦,扮相出众,唱腔高昂,被誉为南路丝弦“一杆旗”。

据陈秀枝介绍,南路丝弦唱腔为曲牌体,形式丰富多彩。南路丝弦曲调婉转高昂,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称,没有几年的苦功夫,很难登上大舞台。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曹氏风筝: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