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盘江酥李
贵定盘江酥李,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的特产。
相传明末清初时,被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派部将韩邦辅率兵驻守贵定县城,王妃便是有名的佳人陈圆圆。
由于盘江河流域方圆几十里风光优美,民风淳朴,颇具江南风韵,深受陈圆圆喜爱,故陈圆圆与吴三桂在兵营附近几个小村落居住游玩了一段时间。陈圆圆是江南苏州人,思乡心切而又不可能再回家乡,即安排人把家乡苏州的新品种李子带来让周围村落农户在这一带山坡上连片栽种。
陈圆圆的思乡情结在盘江流域开花结果,后来人们就将陈圆圆从苏州引来的这种李子称为“苏李”,久而久之谐音就叫“酥李”。
贵定盘江酥李属于青脆李,果实小、微扁圆形、皮薄、色青偏黄,外披白色果粉,果肉厚实,吃起来脆酥汁甜,略带一点酸味,口感怡人,富含维生素与多种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
贵定盘江酥李如今已成为贵定县果树栽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产量稳定的水果品种。集中种植在盘江河(又名瓮城河)流域。
盘江酥李采用根蘖分株法进行繁殖栽种,栽种时间尽量选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元月进行。叶芽萌发在2月6日前后,叶芽萌动期在2月中旬,2月下旬开始抽新梢,短梢一般于3月下旬停止生长,壮年树每年以抽一次梢为主,幼年树抽两次梢,2月下旬初开花,3月上旬盛开,3月中下旬凋谢。果实生长期为3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果子成熟,11月下旬开始落叶。
盘江酥李由于树姿优美,早春白花齐开,是优良的绿化树种,适应性很强,多集中栽种在沿河两岸的缓丘缓坡上,不存在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沿河两岸的土壤大多为黄沙泥土,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梅雨到来时,可以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酥李树死亡。这为酥李树的生长,特别是果实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20世纪初,盘江镇90%的人家将酥李种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多为自用,极少上市。1980年,改革开放后,盘江镇村民自主经营,开始大规模地种植酥李,并成立了果树研究会,科学种植果树,由散装到精装,由个人销售到群体销售,种植面积和收成逐步提高。
2001年7月,贵定县委、县政府在盘江镇举办了贵定县首届酥李节。2005年7月,贵定县委、县政府再次举办贵定“金海雪山”冰脆酥李节,这进一步提高了盘江酥李的知名度。
2014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贵定盘江酥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来源:老家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