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最南部,距离哈尔滨市120公里左右,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面积751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

说五常,道五常,五常最著名的当数大米。早在唐初渤海国时期(7世纪中叶),五常境内就有农民种植水稻。清乾隆十年(1745年),清政府指派1000户亲族旗人到五常拉林地区屯垦戍边。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征集部分朝鲜人在五常一带引河水种稻,所收获稻子用石碾碾制成大米,封为贡米,专送京城,供皇室享用。

清咸丰四年(1854年),清政府在当地设“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取其“三纲五常”之意,得名五常。后又派旗官协领五常,设衙建堡,1909年设五常府,故五常大米素有“千年水稻,百年贡米”的美誉。

五常市优质的自然资源,赋予了五常大米独特的品质。这种气候条件使当地收获的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米粒油亮、香味浓郁,水稻中干物质积累多,营养成分高,可快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所以吃起来口感绵软略黏,清淡香甜。另外,由于直链淀粉含量高,米饭油性大,如果将一碗米饭倒进另一碗里,空碗内挂满油珠,连一颗饭粒都没有。

新中国成立后,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位产量不断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形成了特有的“五常模式”,并闻名省内外。 20世纪90年代起,五常就培育了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五优稻、松粳等系列稻种,并采用了具有五常特色的超旱育苗及大棚旱育苗栽培技术。

1993年,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田永太在田里发现一株有12个穗的稻子,用它做种子,种了十二垄稻子,当稻子快要成熟时,风吹稻田就会飘出扑鼻香味,因此取名为“稻花香”,是百万分之一变异的优良水稻种子。五常人田里种的水稻十有八九是田永太培育的“稻花香二号”。

五常市不断开发水稻新品种,先后培育了“松粳二号”“五稻三号”和“五优稻一号”等品种,多次在国内外评比中获奖。“五优稻一号”因其独特口味,成为国内第一个被“美国绿色营养食品协会”认证为达标产品水稻品种。

2014年,五常市申报了“五常大米”地理标志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5年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全国大米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唯一的品牌示范区。同年,“五常大米”被中国地理标志大典收录,国家质检总局将五常大米与欧盟进行了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互换,为五常大米进入欧美市场搭建新平台。“五常大米”成为拥有“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证明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5项桂冠于一身的大米产品,全国仅五常一家。

(来源:特色谷特产网)

上一篇: 延庆国光苹果
下一篇: 红星水库鲢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