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苑社区农家书屋:让浓郁书香涵养社区文明

作者: 邹晨光 吕伟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盛夏时节,走进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南黎街道锦华苑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三五个孩子或坐或站,正聚精会神地阅读,形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这里藏书丰富,环境宜人,带孩子们来这里看书真是一种享受。”居民赵女士高兴地说,“孩子们一有空闲就要到这里看书。”

锦华苑社区农家书屋坐落于锦华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占据服务中心最醒目的位置。走进大厅,书架形式的党徽新颖灵动。

这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文化阵地,也是社区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深化共治共建,积极探索创新的阶段性成果。书屋管理员李芳卉介绍说:“以前农家书屋闲置,主要是因为书屋设置的功能与群众的需求是脱钩的。现在,社区不仅主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还引入多方力量共同发展,一方面与相山区图书馆共同打造‘相城书房’,免费提供更多经典好书供居民阅读;另一方面,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合作,为辖区儿童提供优质的‘读本+研学’和‘指导+培养’的活动。把好了居民实际需求的‘脉’,便能吸引更多居民自发前来借阅图书、参加活动。”

“今天,我要推荐的书是洪学智将军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当年,我随部队出征时……”随着抗战老兵刘西田的娓娓道来,带领讲台下的观众们穿越至那段光辉岁月,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锦华苑社区农家书屋坚持党建引领,深化“1+5+6”幸福公式社区党建品牌。邀请老党员干部走进农家书屋,担当“图书推荐官”。结合社区的每月党课为辖区党员、居民读者们带来精彩纷呈的党史课程及图书推荐活动。

课后,居民们纷纷表示,书屋应该持续把活动开展下去。一位位老党员就像一支支火炬,不断为大家树立牢固的精神信仰,增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将带动更多人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活中来,为社区的安定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面向中青年居民开办的党课活动外,农家书屋还依托社会力量为辖区儿童提供全方位服务。”李芳卉介绍说,“首先是学龄前儿童,我们预留了一米左右的第二、三、四层书架,专门放置合作方提供的幼儿读本以便孩子们选择,并且每个周末都有来自合作方的领读老师义务讲解。”

在社区的带领下,农家书屋与第三方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合作,书屋提供活动场地、基础服务和人员保障,合作方带来免费读本、优质课程及公益活动。双方互利互助,合力托举,不出小区便能让孩子们享受阅读之美,更能满足家长们的实际需求。

“同样,针对学龄儿童,我们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服务。”李芳卉说。为了培养辖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锦华苑社区农村书屋制定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是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延长书屋开放时间,尤其是工作日的中午、晚上和周末,让孩子们有书可借,有书能读;第二步是悉心指导,让学生读者掌握常用的读书方法。在社区的号召下,辖区退休教师们组建了义务辅导组,确保每天都有一位退休老师在农家书屋坐班指导;第三步是日常学习生活的合理延伸。书屋持续开展“绿书签”“图书漂流”“边走边读”等一系列公益活动,这大大激发学生读者的读书兴趣。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兴趣点慢慢被放大,最终在社区里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我们在致力于使农家书屋真正发挥实效的同时,也在探索书屋的自营之道。”李芳卉说,“我们不仅要让书屋正常开办下去,还要让书屋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便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群众。”锦华苑社区计划注册成立非营利性的社区服务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为辖区居民、读者、学生推出普惠性质的增值服务,如推出个性文创展柜、开办品茗课堂、组织外出研学活动等。

“产生的经济效益首先用于保障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营,此外的全部收入将投入到更新书屋书籍、开办公益活动、开展走访慰问等公益事业中去。” 农家书屋始终秉承“思利及人、造福社区、共享成果”的公益精神,肩负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责任,积极为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真正走出一条“公益书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锦华苑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心推动下,不断有丰富的图书充实农家书屋,不断有精彩的公益活动在农家书屋开展。通过农家书屋的大量活动,不仅提升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而且丰富了辖区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下一步,锦华苑社区将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运行机制,吸引更多专业社会力量加入服务群众的队伍中来。“我们不仅要把锦华苑社区农村书屋打造成社区‘文化的殿堂、孩童的学堂、学生的第二课堂’,还要以书屋‘相城书房’品牌为平台,不断提升社区文化品质,促进锦华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体的发展进步,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锦华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王海宇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