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头村农家书屋成为乡风文明建设新高地

作者: 王经纶

“我们的农家书屋有空调,夏天来这里看书不会热了,还增添了智能平台、阅读电子书和学习视频,太方便了。”6月初,广东省连州市丰阳镇大富头村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近年来,在丰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中山大学的智库帮扶,大富头村农家书屋不断提质升级,让村民们感受和城市里一样的读书体验,让小小的书屋成为培育乡风文明的文化阵地。

建设好,打造阅读服务新空间。“书籍内容新颖、齐全,书屋环境提升,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新知识。”大富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旭俊说,这次提质升级,优化书屋设施,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可视化的新时代农家书屋,寻求书屋最佳设计和改造方案,提“亮”书屋,配齐书架、书桌、沙发、空调、电脑和平板等设备设施;同时,在中山大学和广州市图书馆的捐赠支持下,包括党的建设、文化修养、基本法律、农业技术知识和古典名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农业等图书2000余册,各类报刊20余种,并搭建了农家书屋数字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以图文、音频、视频为载体,满足当地村民的文化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书难、借书难等问题。所有设施均免费为村民开放,成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孩子们放学后“充电加油”的好去处。

管理好,满足阅读体验新需求。“我在连州市图书馆借阅的书,现在村里也能归还了,太方便了。”在连州市读中学的小吴说道。大富头村农家书屋的图书均由连州市图书馆统一编码管理,市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统一通借通还,切实解决了阅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村民借阅和归还提供了便利。书屋内配备了图书管理员,服务村民读书学习,推进书屋规范化管理,并详细制定了书屋运行管理机制,确保书屋管理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和“雁归”大学生作用,将农家书屋作为志愿服务联系点,利用书屋平台开展各类活动,让孩子们在读书的同时,一起管理和使用好农家书屋。同时,加强对管理员信息技术的培训,指导村民正确规范使用图书借阅设备和电子书,实现信息互通互融,提高乡村数字阅读空间的质量。

使用好,构建乡风文明新阵地。“党的二十大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这是大富头村“十点钟课堂”理论宣讲的一幕。积极发挥农家书屋职能,不断丰富农家书屋内涵,通过党员领读、全体共读、经验分享、学习交流等诸多形式,创新打造“十点钟课堂”,举办理论宣讲“共富学”、个性化培育“我要学”、点单服务“连线学”、充电加油“课外学”等活动,邀请理论讲师、学校教师、致富带头人、巾帼志愿者、技能达人、“雁归”大学生等人才创新多形式、多样化课程,每周定期开课,制作详细课程表,让村民围坐在一起,在学习中谈认识、谈体会、谈感受,憧憬家乡新变化,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学理论、学文化的载体,把乡风文明摆在示范区建设的显要位置。

下一步,丰阳镇将不断深挖文化禀赋,增添文明乡风新活力,构建“党建引领、法治保障、文化赋能、产业带动”四位一体的产业文化中心,以农家书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着力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