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诸城茶业发展 促文旅融合振兴

作者: 王景昌 闫巨星

中国是茶的故乡,山东诸城的茶叶已有800余年的栽培史。新中国成立前后,山东市场上的茶叶几乎都是来自南方的。1954年,谭启龙同志来山东工作前,毛泽东主席在浙江与谭启龙同志谈话时,曾对他说过:“你到山东工作后,要把南方的茶叶带过去。”在他的倡导下,1956年开始实施南茶北引——引进南方茶种、茶苗,在青岛、潍坊等地试种。1959年,谭启龙同志到青岛时发现了引种成功的茶苗,回济南后要求省商业厅、农林厅等部门抓好南茶北引工作,诸城的茶产业从此拉开序幕。

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特色化品质

历经多年发展,诸城市茶产业实现了从管理粗放到集约经营的转变。2004年3月,诸城市茶叶协会成立,协会遵循 “科技兴农、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实施惠农兴村计划。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制定出台了茶产业发展的5年规划与发展目标。

2006年,当地政府制定并引导实施了统一的《诸城市绿茶地方标准》,从细微处着手,做好、完善“诸城绿茶”形象,从产品的原料、外形、色、香、味、汤到包装的标识标注,让茶农、茶企有规可循,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使用双重二维码技术,对茶叶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

鉴于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聚不成形、产销缺少配套服务等实际问题,要以“整合资源力量、社会化服务和产业服务”为己任,全力打造农村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航空母舰”。一方面,健全运行机制,多次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完善协会章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方针,正确处理协会与公司、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相关权益,及时发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着力构建“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体系。

自2005年3月至2017年5月,通过土地流转、农户托管、协会代管等形式,由原来的零散几十亩茶园到几百亩。2019年,形成连片的13000亩,并陆续通过国家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基地认证。基地的建设,提高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打造了林中有茶、茶中有花、花中有果、果中有人家的美丽乡村,描绘出茶景结合、茶旅一体的绚丽画卷。茶叶基地被定为山东省委党建教学点、山东省脱贫攻坚示范点、山东省美丽乡村试验示范点、乡村振兴典范。

由于长期科学种植、精细加工,诸城绿茶呈现以下品质特征:汤鲜绿、味鲜醇、微苦涩感、回味甘甜、耐冲泡。茶园通过高校技术支持,逐步淘汰老品种,推广新品种,更好地保证了茶叶品质,其产量也得到大幅提高。茶园还通过安装239盏太阳能杀虫灯、60万张色诱板、病虫害预测预报仪等,进行预防、物理杀虫,避免农药污染。

实施互联网+技术,建成智能茶园,茶农点击手机即可成片对园区浇水;游人进入园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诸城绿茶的全部知识。协会坚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拉长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4万多亩茶园建设,同时带动了当地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特色产业与美丽乡村的有机结合。

多元化经营、全链条服务,促品牌升级

为鼓励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协会每年聘请专家,教授茶农茶叶种植技巧,并进行春、夏、秋、冬四季管理培训。每年5月举办采茶节,通过茶文化摄影、写生、书画展、茶叶博物馆、诸城绿茶文化广场推介茶产业,让种茶人更有兴趣种茶管茶,让爱茶人、喝茶人更了解诸城茶产业。每年还会组织会员外出学习,先后到济南、青岛、威海、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云南等地参加展会以及茶事活动,学以致用。同时,还会邀请市工会在9月茶叶丰收后培养茶叶技术能手,提高诸城茶业生产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整体水平,营造出“人人科技,科技人人”的良好氛围。

多年来,诸城市茶叶协会始终按照“党建引领+品牌+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持续健康发展诸城绿茶产业。2009年10月成功注册“诸城绿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并落实了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统一使用诸城绿茶标志。2015年12月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荣获诸城绿茶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为促使诸城茶叶进入市场,实现电商化、信息化,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诸城绿茶”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在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建立电子商务站,开辟线上销售渠道。

“诸城绿茶”已成为诸城市、潍坊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在全国、省市的茶事活动中屡屡获奖,在消费者中树立了“北方绿茶 诸城独秀”的良好口碑。

依托历史,增加魅力,壮大文旅产业

诸城历史的天空中,人才济济、灿若星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在这里做清官、兴茶事、赋诗文。清朝大臣刘墉在栗园从事农学研究。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在此地从事早期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旅游业加快了当地发展,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的到来。

近年来,诸城市旅游业又有新突破。在旅游产品的打造和开发中,把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魅力之源,促进全市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诸城,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现代博物馆,正吸引着八方来客。

来到诸城,游客可到大源生态游乐园打卡。这里水面广阔,河道宛如玉带。在这里,农业、林业、休闲、采摘等多个园区可极大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在如诗如画的常山风景区,可寻访著名诗人臧克家故居。恐龙文化景区,也是诸城旅游的魅力核心所在。这个全国为数不多的恐龙主题博物馆,巨大的恐龙复原面貌以丰富的内容、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令游客难以忘怀。刘墉栗园、马耳山也成为游客们的旅游目的地。

今天的诸城人民,将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眼界谋划旅游文化产业,融入潍坊风筝展示会、青岛国际帆船赛事等大型活动,在融合与互促中不断成长壮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