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被列为“贡茶”,具有独特内在品质和浓郁文化氛围,以原产地终年云雾弥漫而碧绿明亮、叶底嫩绿的品质特点,在历届茶叶评比中获得多次殊荣,195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71年被列为中国绿茶之“特种名茶”。庐山云雾茶以10.99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位居2010年发布的全国83个茶叶区域品牌价值第13位。
传说在花果山上当猴王的孙悟空,仙桃、仙果、仙酒吃腻了,一天,忽然想起喝王母娘娘的仙茶来了,于是决定去王母娘娘的仙茶园中偷些茶籽来,种在花果山上。那时,正值金秋季节。茶树已结籽,但孙悟空不知道茶籽该如何采集。这时正值一群多情鸟飞过,当多情鸟衔着茶籽正往花果山飞去,经过庐山上空时,庐山的美景竟把多情鸟吸引住了。领头鸟不禁唱起歌来,领头鸟一唱,其他鸟也跟着唱了,茶籽纷纷从它们嘴里穿过云雾掉到了庐山群峰的岩隙中,从此庐山到处长满棵棵茶树,据说这就是庐山云雾茶的由来。
庐山种茶,历史悠久。远在汉代,这里已有茶树种植。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当时庐山梵宫寺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危崖,冒飞泉,竞采野茶;在白云深处,劈崖填峪,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东晋时,庐山已成为佛教中心之一。
据载,当时名僧慧远,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聚集僧徒,讲授佛法,在山中种茶。唐朝时,庐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在庐山香炉峰结庐而居,挖药种茶,并写下了诗篇:“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庐山到宋代已有洪州鹤岭茶、洪州双井茶、白露、鹰爪等名茶。到了明代,庐山云雾茶名称已出现在明朝《庐山志》中,距今已有300余年。
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要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其口感更加香醇可口。
(来源:中国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