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布林嘎查的暖心画卷
作者: 包青松“叮咚——”出警归来的敖日格拉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听见口袋里手机传出提示音。他知道,这个点发来的消息,绝大多数是妻子给他发来的“悄悄话”。
敖日格拉是内蒙古兴安边境管理支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勿布林嘎查是他的责任区。勿布林嘎查有781户近2000人口,所包括的6个小区200余处牧包点,在敖日格拉的脑海里就像一张立体地图,哪门哪户住着谁,提姓知名、提名知人、提人知情。
敖日格拉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辖区上千名居民的电话,每户人家的标注都具体到姓名、楼栋、楼层和房号,想联系谁、谁联系他,一目了然。他的手机一年365天24小时都开着。他加了几十个社区的便民微信群,那是他的社情民意瞭望哨。在那里,他不厌其烦地提示居民守好钱袋子,防止电话诈骗;哪家遇到棘手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可以依赖的敖警官。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社区警务工作的总要求,也是敖日格拉的工作努力方向。“敖警官,我们听你的”,群众这句话他最爱听,让他感到很有“面子”。三年来,他处理的两百多起矛盾纠纷没出嘎查。
今年初,敖日格拉在一次走访过程中,发现辖区居民武平有些“不对劲”,感觉他想说点什么,但几次欲言又止。经过一番劝说,武平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半年前他与叔叔发生一些利益上的争端,因为是亲叔叔,有些事情“轻得重不得”,想请派出所和嘎查帮忙解决,又怕家族中说自己不懂事,不解决又实在憋屈,有时候还真想与叔叔“干上一架”。听了武平的倾诉,敖日格拉当即联系村委,将其叔叔请过来,大家围坐一堂,仅半个小时时间,双方心里都敞亮了,叔侄之间互不计较前嫌,关系重归于好。
辖区的都林与来兄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在一次放牧过程中,矛盾激化,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接警后,敖日格拉与巡防队员一同对双方进行调解,耐心倾听了二人这些年的生活琐事后,对每个矛盾点逐一剖析、逐一释法说理、逐一化解。听完大家的一番解释后,双方和解,并互相道歉。
“我俩原本就是朋友,这些年为了争面子、赌气产生了一些误会。敖警官用生动的案例进行释法明理,让我们更加意识到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都林说。
“社区民警在走访过程中,细心是必须的,群众会因一些小事产生矛盾,发现之后就地解决,决不能让矛盾纠纷‘捂’着。”敖日格拉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矛盾激化就是因为懈怠而导致的。
社区的警务工作繁杂琐碎,事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谈起自家丢羊的经历,虽然时隔半年之久,牧民巴雅拉仍然记忆犹新。“那是2022年12月26日11点左右,突然发现场里的52只羊不见了,急得我满头大汗,赶紧报警了,民警很快就来了。”由于该案件时间跨度长,遗留线索少,给调查工作着实带来不小的难度。经过一周的走访摸排,很快就锁定嫌疑人五某与张某。当家里丢失的52只羊被追回后,巴雅拉高兴坏了,直说“没想到,没想到啊,太快了”。去年来,辖区发生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2.9%。
检查重点场所、调解纠纷、维护社区秩序、了解社情民意……现在,包括乌兰毛都社区在内的6个警务队民警,有8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在自己负责的警务区巡逻走访。在辖区走访巡逻,可不只是走走看看。化解多少矛盾?摸排多少线索?基层治安管理工作做得扎实与否……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细化的考核指标。
“别看这些工作很琐碎,只要群众工作做实了,重要案情线索就会自己找上门。”去年4月,据巡防队员可靠线索,连续1周内有数十名男子驾车聚集至辖区,形迹十分可疑。敖日格拉带领巡防队员经过数日外围侦查、分析研判,基本摸清了这伙人的出入规律和聚集地点,该地点路口有专人“放哨”,疑似聚众赌博。待抓捕时机成熟,12日22时许,派出所民警与巡防队员兵分两路,一举将现场22人抓捕归案,现场缴获一批赌博工具、赌资1.5万余元。
一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对老百姓来说却是大事,背后关联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今年3月,居民彩霞报警求助,自己的手机在中心街某商场附近遗失,敖日格拉通过监控视频了解到捡拾人的外貌特征后,挨家挨户走访,最终在肉制品加工厂附近找到捡拾手机的人。看到遗失的手机完好无损地交到自己手中,在拿回手机的第二天,彩霞就给敖日格拉送去锦旗。“民警这份为群众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深地打动了我,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有安全、有温度的社区中,我很幸运。”彩霞说。
平凡的工作,换来了平安,这并不平凡。敖日格拉当选“十佳社区民警”,连续三年获评“全苏木先进工作者”,荣立三等功1次……他手机上的运动数据显示,但凡下辖区,一天走的路最多有十三公里,最少也有七公里,日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