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村:“小连翘”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
作者: 赵瑞 李智
仲夏时节,走进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洪水村,只见远山近陌、田间路旁,一株株连翘上,挂满了一颗颗指甲盖大小的果实,目及之处绿意盎然。
“再早来几天,就能看到连翘花海了,一片一片都是金黄色,特别好看。好多城里人都专门来俺们这里旅游,就是为了看这些连翘花呢!”洪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瑞全自豪地说。
近几年,洪水村以连翘种植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曾经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路决定出路
洪水村位于平定县东部,由前洪水、里洪水、沙果青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余亩。村庄周围植被茂密,有连翘、柴胡、黄芩、远志、山楂等20余种野生中草药,其中以野生连翘资源最为丰富,可达1000余亩。但由于山高沟深,交通不便,这些长在深山的宝贝“养在深闺人未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2016年,在阳泉市平定县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经过村领导班子外出考察、群众集思广益,洪水村村“两委”确定“靠山吃山”增收思路——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发展特色种植,在原有1000余亩野生连翘的基础上,利用荒山荒坡再种植1000余亩连翘,打造“双千亩”连翘种植基地。
“平定县盛产连翘,自古就有以连翘制茶的记载。我们如今种植连翘,可谓一举三得。”郭瑞全介绍,“连翘也叫‘一串金’。早春,连翘花开,满枝金黄,花期持续40余天,因此可以通过举办赏花节发展乡村旅游;仲春,嫩叶萌发,采摘后可制成连翘茶;盛夏,果实成熟,可入药或对外销售。我们下定决心,要把‘小连翘’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明确了思路,接下来就是甩开膀子加油干。洪水村把连翘种植按区域划分,安排专人管护,并成立合作社,免费向社员提供连翘苗,发放种植补助,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村民种植并采收连翘。同时,村里招商引进山西惠源四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连翘茶加工车间,村民可以在公司上班加工连翘茶,也可以自己种植连翘交由公司收购。
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适应市场,提高连翘的附加值,支持本村返乡青年创业。2017年,洪水村成立集连翘茶加工、连翘苗木培育、青翘烘干为一体的山西惠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该公司加工连翘茶5000公斤,实现产值约340万元、销售收入约150万元、纯利润4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采摘茶青收入60余万元。同年,村集体实现青翘销售收入3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000余元,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及乡村人口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梦想变成现实
郭有科是洪水村最早种植连翘的村民之一,以前,他靠种植玉米为生,一年到头辛苦劳累,收入不过一万元。村里第一年组织种植连翘时,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种了4亩,没想到收入可观。于是,第二年又增加了2亩。“现在,村里人都管我叫‘连翘经纪人’,村里生产的青翘和老翘由我来收,再集中卖给药商。这样,大家的收入有保障,也不用担心销路”郭有科笑着说。
郭有科不仅自己种植连翘,还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党的好政策让洪水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如今,不仅游客愿意走进洪水村,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也纷纷返乡。村民郭建军之前一直在北京一家公司当保安,留下母亲在村里生活。了解到村里不少人通过种植连翘实现增收,郭建军辞掉在北京的工作,返回洪水村种植连翘。“连翘满山都是,从前谁能想到还能指着它挣钱啊!现在好了,村里连翘已经形成产业,我回来一起种植连翘,还能照顾母亲。”正在山上的郭建军一边干活一边说道。
在党的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洪水村久久为功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业态、培养新农民。通村公路全部硬化美化,达到“四好”公路标准。全村接通网络,村民可网上直播销售农产品。日间照料中心运行正常,解决了65岁以上老年人中午就餐的困难,民生领域得到有力保障。
“我们还要加快实施前洪水村日间照料中心灶房改造工程和前洪水小学办公室、卫生所、便民服务中心的改造修缮工程,实施4公里田间道路硬化工程,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和卫生所的建设……今年,我们要争取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郭瑞全一项一项地介绍着村子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下一步,洪水村将充分发挥连翘“先开花后成叶”的特点,以此打造观赏通道和平台,并在每年4月中旬举办连翘花观赏节,充分发挥连翘花的观赏价值,带动本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文化兴村、产业富民。通过引水上山工程,打造200亩水浇连翘地,提高连翘的产量,以应对市场风险,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