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村的“幸福密码”
作者: 张磊果园村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长白山南麓,鸭绿江源头,总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总人口86户219人,其中朝鲜族68户192人,是朝鲜族聚居的典型村落。
这是一个清幽静谧的乡村,保持了最具特色的朝鲜族民俗,一车、一亭、一桥……每处建筑都有美好的寓意和动听的故事。风格鲜明的建筑,温暖舒适的传统火炕,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当地群众,味道独特的美食、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这里处处弥漫着朝鲜族民俗文化气息。
近年来,果园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规划先行、格局不变、修旧如旧、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初步探索出一条富有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的文旅发展之路。
“一体式”联动 提升群众幸福感
早年间,因这里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常住人口以老人、小孩为主,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村民文化水平偏低,生活条件相对落后,治安隐患问题较多。如今,果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目前已是集休闲、观光、娱乐、民俗体验、餐饮、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白山边境管理支队马鹿沟边境派出所作为果园村平安建设的守护者,在助力驻地各族人民群众脱贫攻坚道路上,一代代戍边人帮助村民抢修道路、开梯田、种粮食、防疾病,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条件,紧紧围绕美丽、和谐、富裕、平安建设这条主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积极为人民群众致富出谋划策、铺路搭桥,提高群众的增收本领,使警地共同培育的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只有不断提高群众的‘造血’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脱贫。”眼下,正是李子上市的好时节,村里迎来了各地客商。果农李延兴心情不错,一家企业刚刚和他签订了购销协议。别看现在他沉浸在李子丰收的喜悦中,前些年还在为生计一筹莫展。当时,村里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大家靠天吃饭,仅能满足温饱。结合长白山的地域特点,马鹿沟边境派出所积极协调驻地农业、林业、水产等部门,派遣技术专家一起深入边境村屯种植养殖作业点,为群众传授各种果树、农产品的种养技术和防虫防病知识。为了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民警们还通过开展电商培训、直播带货等活动,助力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走进果园村,一排排房舍整齐排列,如一只只仙鹤展翅欲飞,别具风情。木质水车、迎门而建的喜鹊桥、以朝鲜族成年男子佩戴的帽子为原型建造的士帽亭……这些生动有趣的建筑,把果园村装饰成一幅特色风景画,游客每每来到这里,目之所及皆是新奇有趣,行之所至皆是别样风情。
物质生活的改善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与日俱增。在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新时代“枫桥经验”得到较好传承。针对辖区点多、线长、面广、群众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在程序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充分依托“边陲千里党旗红”警地党组织联建共建活动,探索支部联建、品牌联创、人才联育、阵地联用、难题联解的“五联共治一体式”工作机制,推行“社区+网格”“邻里+亲缘”“园区+产业”“商户+行业”“4+N”的调解模式,依托百姓说事点、警务流动服务站、警民微信服务群、旅游“110”和“互联网+公安”等载体,推出了一站式、延时、上门、网络等便民利民的服务举措。围绕民生小事,深化“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格局。
“民警小韩人真好,别人都看不起我,他却没有,还鼓励我、帮助我,使我重新找回自信,让我们家过上了幸福生活。遵纪守法,踏实做人,只有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才对得起派出所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村民金某经常和左邻右舍说。
金某曾因赌博欠下了很多外债,回村后经常酗酒,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亲朋好友都躲得远远地。民警小韩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引导帮扶,建议金某做特色小吃、开民宿,在所领导的帮助下,金某开起了特色朝鲜族民宿小吃店,渐渐地,来金某小店吃饭住宿的人越来越多,收入由最初一个月2500元涨到了一个月6000元以上,欠款也都还清了,还一跃成为了全村的致富带头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村里修建了电商馆、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演艺馆。旅游发展起来了,很多在外务工的村民回来创业,外地前来旅游的人也多了,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乡村旅游长足发展,使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生活条件好了,干劲更足了,派出所真是功不可没。”果园村书记崔日贤说。
“点单式”服务 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张小木桌、几条小板凳、一场宣讲会,邻里乡亲团团围坐在一起,听民警讲讲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学学实用的生活技能,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常识,聊聊家常、说说诉求,共话发展、其乐融融……
“幸福板凳宣讲团,故事多得说不完,今天来到果园村,开讲!”9月15日,一场新颖、接地气的宣讲会在果园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吸引了茶余饭后、乘凉休闲的村民前来聆听,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将学习课堂“搬”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身边。
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每次宣讲前,民警们都要阅读大量相关资料,用红笔勾画重点,认真分析宣讲要点,确保对党的科学理论、国家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和社会万象都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确保每一次宣讲都深入透彻。
在宣讲现场,民警韩靖、杨振、李津同、王媛依次登场,讲述了《我眼中的中国精神》《非凡十年 青年有为》《我们的新时代》《我的家风故事》4个精彩故事。面对面倾听百姓心声、心贴心回应群众关切,一对一解决群众所需所求,派出所民警以“板凳宣讲会”为载体,以“人物+故事+互动”的新模式,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用朴素生动的语言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送入寻常百姓家。
短短1小时的宣讲交流,现场掌声一次次响起。村民崔京熙开心地说:“以前没事就打麻将、闲聊天,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现在坐在家门口就能听一场宣讲会,这种形式真接地气,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大家都听得懂,也愿意听、记得住。”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为了丰富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马鹿沟边境派出所还在果园村组建了农家书屋、“双语之声”广播站、“农村夜校”等,定期为村民送去科技致富书籍,传播新信息、新知识,武装头脑的同时,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民警们都会在果园村与朝鲜族群众一起载歌载舞,还会举办诗朗诵、写春联、猜灯谜等趣味活动。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与群众互动,围绕提升文明素养、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等重点内容,让村民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去民俗广场唱歌、跳舞已成为村民们的主要文化生活,民俗演艺活动已成为村民创收的第二职业,打造“民族风情旅游品牌”。
目前,马鹿沟边境派出所联合长白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文化旅游局、马鹿沟镇司法所等部门,在果园村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开展活动13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受教育群众3000余人次。近年来,果园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法治示范村”和“法治模范村”。
“一站式”服务 提升群众安全感
游客可以在果园村品尝朝鲜族特色美食——辣白菜、黑包子、冷面、拌饭、打糕……还能观赏朝鲜族舞蹈、婚庆表演,亲手制作现压冷面、现场打制打糕、腌制辣白菜等,感受乡村独有的古朴天然。果园村家庭民宿负责人李明峻介绍:“现在每周都能接待5个团队的游客,收益非常可观。”
果园村依托民俗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游客,每年接待量近2万人次,为村民创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果园村逐渐成为边境地区民俗旅游的“新名片”。近年来,果园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爱民固边模范村”和“全国文明村镇”。
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游客张先生,一直对鸭绿江文化和朝鲜族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今年,他驱车1000多公里,带着全家老少体验民俗风情、人文历史,了却了自己的夙愿。8月6日中午,张先生在朝鲜族居民的热情款待下喝了点酒。14时许,才发现随身携带的挎包不慎遗失,马鹿沟边境派出所接到张先生的报案,称可能在果园村游玩时不慎将自己的挎包遗失,包内有银行卡、现金、身份证、金项链、照相机等贵重物品,希望民警帮助寻找。了解到情况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一边安抚报警人,一边组织民警调取周边监控,经过走访寻找,不到半小时,就在一休息的石凳子下方将张某遗失的挎包找回。
“真的太感谢了,帮我找回了遗失物品,你们的工作效率太高了,特别负责任!”8月7日,张先生特意将一面绣有“人民警察 热心为民”的锦旗送到派出所的民警手中表示感谢。有找回游客遗失物品的,有找回走失孩子的,有救助不慎受伤群众的,有扶贫帮困解忧愁的……这样的暖心事在马鹿沟边境派出所还有很多。仅今年,就先后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为民解困230余次,做好事400余件,自发捐助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3万余元,助力群众创利增收30余万元,群众满意率达100%。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李鹏深有感触地说。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的态度,也是我们移民管理警察的职责和使命。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探头站岗,鼠标巡逻”。今年7月的某天晚上,巡逻队员发现一农户家大门口留下了一辆摩托车和一把一米多长的大剪钳,判定这是一起盗窃未遂案。巡逻队员立即将情况报告给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民警刘国威迅速调取案发现场及周边的视频监控。通过视频追踪,不到20分钟的时间便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作案轨迹,并将其成功抓获。
“近年来,我们所全面推进‘数字边境、智慧警务’建设,现在鼠标一点,边境辖区情况尽收眼底。身处指挥室,便可指挥所有警力。年初,我们所充分依托‘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治边管边控边机制,先后救助遇险、迷路群众40余名,成功破获各类案件29起,可防性案件实现零发生,辖区连续10年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去年8月,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马鹿沟边境派出所所长潘福伟说。
如今,果园村美景如画、产业兴旺、生活如诗,文明的种子正在这里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寒来暑往,马鹿沟边境派出所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金达莱”任务却从未间断,他们和村民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