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上有泥 心中有爱
作者: 臧运佳背倚长白山,侧卧鸭绿江。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既是民族融合的前沿窗口,也是“一带一路”东北亚经济圈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
自2013年白山边境管理支队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揭牌成立以来,坚持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立足本职工作,做民族地区治理的“实践者”、驻地经济进步的“护卫者”、辖区群众青睐的“温暖者”。
民族地区治理的“实践者”
白山边境管理支队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地处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城乡接合部,借助所处区位优势,打造民族文化交流前沿阵地。
边陲小镇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每到重要节日,社区民警便借助警地联建共建平台——社区和村委会,作为文化融合的重要枢纽站,积极组织文体活动、技艺比赛、民俗展览等特色活动。同时,引导各族群众尊重彼此文化、互相学习语言、增进文化认同。在欢愉的氛围中,民族手工技艺得以传授,民俗节庆活动得以传承,边疆民族文化实现交融。民警们把这些活动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政策宣讲、慰问送温暖等方式,使民族团结言之有物、行之有效。
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始终把维护边疆民族团结稳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形成内外联合、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多层次、立体化开展民族地区群众工作,创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驻地经济进步的“护卫者”
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聚焦主责主业,厚植法治沃土,坚持“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机关就服务保障到哪里”的服务理念,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驻地经济蓄势赋能。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打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经营环境、法治环境。根据辖区商业分布面积、人车流量及社会治安情况,分类分级划定巡逻区,科学整合民警、辅警、护边员等巡防力量,加强商业区巡逻防控力度,做到“警力常在、警灯常亮”,切实提升经营者、消费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在经营场所出入口设置派出所报警电话指示牌,快速受理、稳妥处置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治安问题。针对食品安全、噪声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最大限度减少次生矛盾。针对性开展防盗防诈、防火防溺水等安全常识宣传,及时发布治安警示信息,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维护小稳定、促进大平安,建立全方位治安防控体系,为驻地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辖区群众青睐的“温暖者”
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在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辖区的自身特点,针对时代要求,顺应时代潮流,注入时代元素,探索“公安+N”的警务工作模式,打造懂群众疾苦、知群众冷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怀有深厚群众感情的爱民警队。
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立足辖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具有“偏远散”的特点,坚持“警地联创、警社联动、警军联勤”全方位整合资源,创新组建多元联动服务型警务工作队伍。民警以脚步丈量辖区土地,贴近百姓、与百姓站在一起,保证警力下沉、保障下设,民警主动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真心实意和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关键问题,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公安+N”的警务工作模式下,打破传统单打独斗的壁垒,探索跨部门、跨领域的通力合作,整合资源优势,高效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点对点、实打实、零距离温暖群众,真正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鞋上有泥,心中有爱,头上有汗,胸中有民。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画好一幅画,即民族团结之景;走好一条路,即助力经济进步之路;守好一群人,即温暖守护可爱之人。
(供稿单位: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