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孙叶

摘    要: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菌罐头出口国,食用菌罐头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菌类产品和罐头产品中最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通过对当前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发展现状的深入论述,深刻剖析食用菌罐头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发展形势整体良好,具体出口商品结构持续改善,出口商品来源地和出口目标市场相对集中的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但与此同时,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还面临着国际市场贸易壁垒制约影响明显、国内出口企业无序恶性竞争突出、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被削弱等一系列矛盾问题。基于此,从加快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注重加工企业自主品牌培育、强化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用菌罐头; 出口贸易;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746.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4)01-156-05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nned edible fungi export in China

SUN Ye

(Wolong District Plant Protection Plant Quarantine Center,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the largest exporter of canned edible fungi in the world, and it has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port products among China's fungi and canned products. Through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anned fungi exports in China,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ir root causes in the export trade process of canned edible fungi we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nce“The 13th Five-Year Plan”perio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anned edible fungi exports in China has kept good, and the specific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has continued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export commodities sources and export target markets remains unchanged.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canned edible fungi export also faces a series of prominent problems, such as significant trade barri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tensified disorderly and vicious competition among domestic export enterprises, and the gradual weakening of low-cos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ased on this,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nned edible fungi export from aspects, such as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aw material standardization demonstration bases,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brands of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process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 Canned edible fungi; Export trad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对膳食结构科学性的愈发重视,食用菌罐头作为一种速食产品,以质地柔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便于贮藏、方便携带等优点而成为国内外餐桌菜肴中的助菜佳品。目前,食用菌罐头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菌类产品和罐头产品中最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根据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相关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罐头出口量为312.5万t,出口额为68.9亿美元。其中,食用菌罐头出口量为30.3万t,出口额为16.6亿美元,分别占我国罐头出口规模的9.70%和24.09%。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新时期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依然还面临着诸多新困境和新问题。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危机的“双重”冲击下世界经济发展增速急剧放缓,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不断恶化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全球通胀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我国食用菌罐头产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被削弱。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笔者在全面阐述“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当前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并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深度激发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活力、持续促进食用菌产品出口、进一步推动食用菌罐头出口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发展现状

1.1 出口贸易发展形势整体良好

我国是世界最大食用菌罐头出口国[1],常年约占世界食用菌罐头出口总额的50%~60%。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特别是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驱动下,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这也间接促进了国内食用菌罐头产业的稳步发展,出口规模也整体保持相对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2016—2019年,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量、出口额分别由23.9万t、4.1亿美元增长到26.0万t、9.0亿美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8.79%和119.51%。虽然此后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国际货物运输成本上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转弱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影响[1],导致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规模一度出现小幅缩减,但进入2022年,由于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导致其当地食品价格大涨,这使得我国出口的罐头食品在海外多国热销,食用菌罐头出口又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下近年来历史新高。2022年,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量、出口额分别达到了30.3万t和16.6亿美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了24.69%和55.14%。与此同时,自“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平均价格总体也呈出逐年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由2016年的1 698.3美元·t-1逐年增加到2022年的5 482.2美元·t-1,价格增长幅度达到了222.81%,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1.57%(表1)。

1.2 具体出口商品结构持续改善

目前,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的品种主要有蘑菇、草菇、滑子蘑、香菇、金针菇、平菇、白灵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牛肝菌、鸡油菌、真姬菇及2种或2种以上食用菌混合的“什锦菇”等。按照商务部对于食用菌罐头出口的相关统计口径,主要包括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其他蘑菇罐头和盐水小白蘑菇罐头等四大类。从具体商品出口数量来看,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一直是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的主要商品,虽然近年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也一直保持在50%以上的比重水平。2016年,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出口量为18.03万t,占食用菌罐头出口数量比重高达75.34%。但到了2022年,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出口量则是缩减到16.36万t,占食用菌罐头出口数量比重也下降到54.62%;从具体商品出口金额来看,其他蘑菇罐头已经取代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成为新的出口创汇主力。2016年,其他蘑菇罐头出口额仅为0.92亿美元,仅占食用菌罐头出口总额比重的22.66%。但随着国际消费市场对木耳、银耳等其他蘑菇罐头需求的增加[2],平均出口价格大幅提升,出口创汇能力也随之不断增强。2022年,其他蘑菇罐头出口额达到11.23亿美元,占食用菌罐头出口总额比重高达69.49%,平均出口价格年均增长率达到17.44%(表2)。目前,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已经形成了以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和其他蘑菇罐头为主导、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和盐水小白蘑菇罐头为重要补充的发展格局。

1.3 商品来源地和目标市场相对集中

一方面,从出口商品来源地来看,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省份大部分集中在河南、福建、湖北、辽宁、广东等食用菌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全行业深刻领悟并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和产业振兴工程,使得我国食用菌生产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湖北、云南、江西等省份的食用菌罐头加工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比较迅猛。2022年,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河南、湖北、福建、云南和江西,分别为8.92亿美元、3.64亿美元、1.92亿美元、0.72亿美元和0.34亿美元,合计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3.61%(表3)。另一方面,虽然目前随着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目标市场的不断扩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已经向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食用菌罐头,特别是近几年逐步开拓了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等市场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整体出口目标市场的分布情况来看,高度依赖亚欧市场的出口格局依然没有改变[3-5]。2022年,我国对亚洲、欧洲出口食用菌罐头出口额分别为13.5亿美元和1.9亿美元,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比重的92.77%(表4)。其中,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香港、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韩国,分别为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1.0亿美元、0.7亿美元,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0.36%。

2 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2.1 国际市场贸易壁垒制约影响明显

虽然食用菌罐头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留菌菇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顺应国际消费市场的高品质需求而受到国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但由于受到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开始抬头、国际贸易壁垒日渐增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针对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所设置的国际贸易壁垒也呈现出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损害涉及面日益扩大的特点,包括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在内的国际贸易壁垒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食用菌出口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6]。诸如:美国所谓的多菌灵检测、日本的乙霉威检测、意大利的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检测等明显是以选择性执法为手段、区别性对待的技术壁垒。欧盟至今为止对我国食用菌罐头依然实行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抬高了我国食用菌罐头的进入门槛和成本,排斥了其他无记录进口商的进口尝试。美国、澳大利亚的反倾销调查,虽然最终大多是以中国企业的胜诉为终裁,但由于生产出口企业期间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结果往往也得不偿失[7]。同时,西方国家高额的农产品贸易补贴,也对我国食用菌罐头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构成巨大威胁[8]。总而言之,集中的出口目标市场、多变的贸易摩擦形式、苛刻的进口限制条件导致我国食用菌罐头失去了许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不仅直接阻碍了生产加工企业的出口,还间接损害了广大食用菌种植户的利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