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番茄新品种紫小可1号的选育

作者: 王宁东 邵桥 余芳洁 史鹏祥 吴新胜

樱桃番茄新品种紫小可1号的选育0

摘    要: 紫小可1号是以浙樱BC紫圆102为母本、以凤BCGZ4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樱桃番茄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表现为早熟,浙江早春栽培生育期135 d,主茎第9~第11片叶着生第一花序,花黄色,果实椭圆形、棕紫色,单果质量15.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9.0%,肉质细嫩,风味较好,667 m2产量3 892.1 kg。适宜在华东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采收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新品种; 紫小可1号; 杂交1代;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4)02-133-05

Breeding of a new cherry tomato variety Zixiaoke No. 1

WANG Ningdong, SHAO Qiao, YU Fangjie, SHI Pengxiang, WU Xinsheng

(Ningbo Weimeng Seed Industry Co., Ltd., Ningbo 3151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Zixiaoke No.1 is a new cherry tomato F1 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 Zheying BC Ziyuan 102 as female parent and inbred line Feng BCGZ411 as male parent. The variety belongs to infinite growth type, with early maturatio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s about 135 d in the Zhengjiang province protected areas in early spring. The first inflorescence is borned on the 9 th-11 th leaves of main stem, yellow flowers, brown-purple oval fruit, single fruit weight 15.0 g, soluble solids content is 9.0%, delicate meat, good flavor, the average yield is 3 892.1 kg of 667 m2. 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the eastern protected areas in spring, the harvesting period is from late April to early June.

Key words: Cherry tomato; New cultivar; Zixiaoke No.1; F1 hybrid

1 育种目标

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是番茄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其野生种大量分布在秘鲁、智利、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地,又被称为小番茄、迷你番茄、珍珠番茄和圣女果等[1]。樱桃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蔬菜兼用作物,不但可以鲜食、酸甜味美、营养丰富,还可以制作成罐头和果干等。由于这些突出优点,使其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种植,近年来我国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在逐年增加。目前消费者能买到的樱桃番茄果以粉果、红果为主,黄色次之,紫色较少,紫色果由于颜色奇特、营养丰富,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其他颜色的樱桃番茄,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区更是作为特色品种,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2-3]。但是国内紫色樱桃番茄商用品种存在较多问题,如优良的品种较少、进口种子价格高、供应量受控、种植品种单一、大部分品种风味略显不足等,制约着樱桃番茄产业的发展[4-7]。因此,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番茄育种课题组广泛收集国内外樱桃番茄种质资源,并制定了品质优、产量高与栽培适应性广的紫色樱桃番茄新品种的育种目标。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

母本浙樱BC紫圆102系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春季以黑珍珠为母本与浙樱粉1号杂交得到F1种子,秋季播种F1代,以浙樱粉1号为轮回父本回交1次,获得BC1F1种子,经过连续3年6代自交分离获得的自交系。无限生长类型,成熟后果实颜色棕紫色,果实椭圆形,单果质量15 g,植株高度140 cm(从基部到第4果穗高度),第1花序节位低,以复式花序为主,幼果有绿肩,该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9.0%,肉质水嫩。

父本凤BCGZ411系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春季以粉斑马与凤珠杂交获得F1代种子,秋季播种F1代种子,以凤珠为轮回父本回交1次,获得BC1F1代种子,连续3年6代自交分离获得的自交系。无限生长类型,成熟后果实颜色绿色,果实椭圆形,单果质量10 g。植株高度150 cm(从基部到第4果穗高度),第1花序节位低,复式花序为主,幼果有绿肩,该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品质细嫩、风味浓郁[8]。

2.2 选育经过

2019年秋季,以浙樱BC紫圆102、凤BCGZ411等10个番茄自交系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共24份组合。2020年春秋两季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从中挑选出浙樱BC紫圆102×凤BCGZ411组合,其表现为早熟、耐低温、结果力强、成熟后果实椭圆形、棕紫色,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细嫩等特点。2021—2022年在浙江省宁波鄞州、台州黄岩、嘉兴秀洲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区域试验,2022年春秋两季在多个省份进行多点生产试验。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登记编号为GPD番茄(2023)330019。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20年春秋两季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番茄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凤珠为对照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置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18 m2,双行定植,行距1.0 m、株距40 cm,吊蔓栽培,双秆整枝,第6花序后打顶。试验结果(表1)表明,紫小可1号属无限生长类型,果实棕紫色,肉质口感细嫩爽口,风味好。2020年春季紫小可1号平均667 m2产量为4 101.6 kg,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为135 d,比对照早15 d;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为1.5;单果质量约16.0 g,比对照增加1.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4%,比对照含量高。2020年秋季紫小可1号平均667 m2产量为3 682.6 kg,高于对照产量但不显著,且低于春季紫小可1号平均667 m2产量;成熟期为101 d,比对照早14 d,且比春季紫小可1号成熟期早34 d;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为1.3;单果质量约14.0 g,比对照轻0.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6%,比对照含量高。

3.2 区域试验

2021—2022年分别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台州市黄岩区、嘉兴市秀洲区进行品种多点区域试验,以凤珠为对照品种。各试点设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18 m2,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等统一安排。区域试验结果(表2)表明,紫小可1号2年多点试验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3%,较对照高0.47个百分点。6个试点紫小可1号产量均高于对照凤珠,且在台州黄岩试点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品种相比,2021年春季紫小可1号平均667 m2总产量3 786.5 kg,比对照高7.2%;2022年春季平均667 m2总产量3 895.4 kg,比对照高5.1%。

3.3 生产试验

2022年春秋两季在陕西西安、河南洛阳、上海嘉定、江苏扬州、福建漳州等15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试验设置3次重复,小区面积18 m2,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等根据试验基地种植习惯和土壤肥力自行安排。设施吊蔓栽培,双秆整枝,第6序花开始开花时进行打顶。试验结果(表3)表明,春季生产试验中,紫小可1号平均667 m2产量3 816.0 kg,比对照凤珠增产4.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除上海青浦试点外,其余14个生产试验点中,紫小可1号产量都高于对照,且有11个试点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秋季生产试验中,紫小可1号平均667 m2产量3 729.8 kg,比对照凤珠增产4.4%,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河南洛阳、江苏扬州试点外,其余13个生产试验点中,紫小可1号产量均高于对照,且有11个试点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2022年秋季福建泉州试点产量相比对照增产最多,为7.8%;以2022年秋季江苏扬州产量相比对照减产最多,达1.5%。

3.4 抗病性

2021年3—9月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对紫小可1号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4)表明,紫小可1号枯萎病基本没有或发病较轻,病情指数18.33;叶霉病发病较轻,病情指数31.33;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表现为中抗,病情指数分别为26.2、21.13、20.83;不抗根结线虫病,病情指数12.63。

3.5 品质

2023年委托浙江省宁波市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对紫小可1号和凤珠进行品质测定。品质鉴定结果(表5)表明,紫小可1号的维生素C含量为390 mg·kg-1,比对照高3.2%;番茄红素含量为47.68 mg·kg-1,比对照低3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2%,比对照高2.5%。

4 品种特征特性

樱桃番茄紫小可1号属于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坐果性好、耐低温、成熟期早;果实未成熟时有绿肩,成熟果椭圆形、棕紫色,单果质量15.0 g,667 m2产量3 892.1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肉质细嫩多汁、皮薄、风味浓郁(详见彩插2)。

5 栽培技术要点

经2年多点品种示范试验,紫小可1号适宜华东地区春秋季保护地栽培。春季播种期为上一年10—12月,秋季一般于9—10月播种。采用双行定植,垄宽1.5 m,株距0.4 m,667 m2种植1600~1800株。施足底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前期要控制长势,避免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在结果盛期,随水冲施磷钾肥,另外结合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并改善果实品质。在果实成熟期,该品种易发生裂果,需要控水。在低温弱光情况下,为促进其坐果,平衡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宜在植株花序上有2~3朵花开放时,使用番茄坐果灵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以提高坐果率。该品种耐高温性较差,七成熟时风味最好,环境湿度太大时易裂果。常见病虫害主要有叶霉病、灰霉病、棉铃虫等,叶霉病可以用25%嘧菌胺悬浮剂9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可以用42%唑醚·氟酰胺15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可以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 祖兆忠,张波,黄武强.樱桃番茄设施栽培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6): 136-140.

[2] 阮美颖,周国治,王荣青,等.紫色樱桃番茄品种紫晶的选育[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5): 884-885.

[3] 阮美颖.紫色番茄果实主要色素积累、果色遗传规律及种质创新研究[D].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2013.

[4] 李青山.不同樱桃番茄品种比较试验[J].湖北植保,2008(5):26-27.

[5] 吴保良,荣辉,吕路生.樱桃番茄新品种黄小可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22,35(5): 109-112.

[6] 郑锦荣,李艳红,聂俊,等.设施樱桃番茄产业概况及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2): 212-220.

[7] 杨新琴,杜叶红,林辉,等.浙江省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 1739-1742.

[8] 王宁东,邵桥,荣辉.一种高糖皮薄绿果番茄自交系的培育方法:CN114027175B[P].2022-11-2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