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不同叶面肥对茄子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 宋远辉,明家琪,黄金香,夏侯健,胡文聪,胡蓉,周洋飞,肖光生,夏飞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茄子品质和产量的影响0

摘    要:为了探究微量元素、氨基酸和黄腐酸对作物生长的复配应用效果,以紫长茄品种春茄10号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不同叶面肥类型喷施对早春茬茄子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T1处理(喷施“生态源”系列叶面肥400倍液)结果期的茄子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单果质量、果长和产量较CK(喷清水)分别显著提高5.85%、28.57%、13.50%、21.33%、10.23%和17.31%,同时果形匀称顺直、光泽度好、畸形果率较低,商品率达到了98.42%。综上所述,施用叶面肥(微量元素型)可以有效改善茄子的生长状况,提高茄子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实现茄子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茄子;叶面肥;农艺性状;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6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4)06-154-05

Effects of spraying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ers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eggplant

SONG Yuanhui1, MING Jiaqi2, HUANG Jinxiang1, XIAHOU Jian1, HU Wencong1, HU Rong1, ZHOU Yangfei1, XIAO Guangsheng1, XIA Fei2

(1. Ganzhou Sub-Center of National Vegetable Qualty Standards Center,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2. Ganz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ce elements, amino acids and potassium fulvic acid compound on crop growth, the long purple eggplant variety Chunqie 10 was used as the material. A single factor random block design was adop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 of different kinds of foliar fertilization spraying on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yield and commodity of early spring eggpl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chlorophyll content, single fruit mass, fruit length and yield of eggplant under T1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5.85%, 28.57%, 13.50%, 21.33%, 10.23% and 17.31%,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CK. While fruit symmetry straight, good gloss, deformity fruit rate is low, the commodity rate reached 98.42%. I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oliar fertilizer (trace element typ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rowth, main agronomic traits, the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ggplant.

Key words: Eggplant; Foliar fertilizer;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Yield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作为一种重要的茄果类蔬菜,在全世界广泛栽培。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表明,中国为全球第一大茄子生产和消费大国,2021年茄子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3.9%[1]。茄子是“大水大肥”作物,生长过程中除必需的大量元素(C、H、O、N、P、K)外,中微量元素(Ca、Mg、S、Fe、B、Mn、Cu、Zn、Mo、Cl)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2]。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的追肥方式为根际追肥和叶面喷施2种,其中叶面喷施是营养元素通过角质层间隙或气孔被叶片表皮细胞吸收,因为叶片(特别是嫩叶)的表皮细胞相对薄而且生理活性高,因此通过叶面喷施作用效果更佳,同时也可弥补植物根系养分吸收的不足,促进植株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为作物优质高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2020年农业农村部关于《推广减肥减药新技术新产品在种植业上的应用》措施的提出,使施用方法简单、针对性强、价格较低廉、肥效好、能够快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增强抗逆性等特点的叶面肥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4]。市面上广谱型、专用型叶面肥产品越来越多,如氨基酸水溶肥、含黄腐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糖醇钙、磷酸二氢钾、葡萄糖和蔗糖等[5]。赣南地区因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297 d,自2017年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以满足市场周年化需求,特别是对冬、春季茄子的供应。然而,茄子起源于热带,对光照强度和温度要求较高,15 ℃以下生长缓慢,表现出落花落果;低于10 ℃时根系对养分吸收基本停滞,植株新陈代谢出现紊乱[6]。顶部竖式通风双膜连栋钢架大棚的运用恰好缓解了茄子冬季保温问题,然而双层薄膜的覆盖,容易造成弱光环境。弱光环境对茄子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茎粗和果实品质都会产生影响[7]。Ahmed等[8]通过对番茄施用锌肥和纳米锌,发现锌等中微量元素可以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增强光合性能和代谢酶活性、提升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Zhu等[9]在番茄上同时施用铜基叶面肥与控释氮肥,结果表明,番茄株高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产量较清水处理提高27.07%。因此,选择适宜的叶面肥料对茄子优质高产十分关键。然而,市面上广谱性、专效型叶面肥种类庞杂,往往由于菜农选择不当,或喷施方法不正确,导致茄子发育异常,影响产量、品质和商品性。笔者在以叶面肥试验的基础上,以紫长茄品种春茄10号为材料,选用市面上3种不同类型的叶面肥,探究不同叶面肥对设施栽培条件下早春茬茄子农艺性状、商品性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影响,明确各类叶面肥与茄子各个时期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茄子早春栽培低温寡照问题和制定合理施肥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万星试验基地(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标准化设施蔬菜大棚内进行。土壤类型为稻壳改良水稻土,土壤种类为沙浆褐土,地力均匀,肥力中上。种植方式为顶部竖式通风双膜连栋钢架大棚栽培,前茬作物为豆角,有机质含量(w,后同)21.2 g·kg-1、碱解氮含量232.7 mg·kg-1,速效磷含量43.5 mg·kg-1,速效钾含量196.4 mg·kg-1,全盐含量2.46 g·kg-1,pH值6.1。

供试品种为宜春市春风种子中心生产的紫红长茄春茄10号,果形匀称顺直、黑中透亮、单果质量150~250 g,抗寒抗病性强,在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广泛栽培。试验叶面肥分别为四川一源生态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生态源”系列微量元素叶面喷施水溶肥(Fe、Mn、Cu、Zn、Mo、B等13种微量元素含量(ρ,后同)≥100 g·L-1)、内蒙古晟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黑植”系列含腐殖酸(氨基酸)叶面喷施水溶肥(矿源黄腐酸含量≥80 g·L-1,动物源氨基酸含量≥80 g·L-1、N含量≥120 g·L-1、P含量≥45 g·L-1、K2O含量≥100 g·L-1、有机质含量≥280 g·L-1、微量元素含量≥50 g·L-1)和湖南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含腐殖酸叶面喷施水溶肥(矿源黄腐酸含量≥130 g·L-1,N含量≥45 g·L-1,P含量≥45 g·L-1,K2O含量≥80 g·L-1,壳寡糖含量≥500 mg·L-1,13种微量元素含量≥30 g·L-1)。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空白对照(CK):喷施清水;T1:喷施“生态源”系列叶面肥400倍液;T2:喷施“黑植”系列叶面肥350倍液;T3:喷施“绿丰源”系列叶面肥600倍液。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16个小区,小区面积208 m2(26.0 m×8.0 m),试验区四周设1.5 m宽的保护行。种植前每667 m2施用50 kg复合肥、2 kg硼肥、25 kg磷酸二铵。采用50孔塑料穴盘育苗,5片真叶后移栽,单行种植,起垄栽培(垄高35~40 cm,垄宽75~80 cm),行距70~100 cm,株距45~60 cm,1000~1200株·667 m-2,覆银黑色地膜保温。苗期试验从2023年3月1日开始,隔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结果期从4月25日开始,每隔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各处理除叶面肥喷施不同外,其余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相同。

1.3 测定方法

第一阶段施用结束后10 d,每个小区随机选10株茄子,分别调查株高、门茄和对茄坐果率、茎粗、叶绿素含量;第二阶段施用结束后10 d,每小区随机选10株茄子,分别调查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果长、果粗、果形、光泽度等果实性状及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株高采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茎粗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采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叶绿素含量(SPAD)。 每小区每次采摘时单独称质量并折算667 m2产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茄子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对茄子苗期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1)表明,喷施叶面肥可以改善茄子的主要性状。T1和T2处理的茄子株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13.38%、8.21%,T3株高大于CK,但差异不显著。T1和T3处理的茄子茎粗较CK分别显著增粗21.91%、10.96%,T2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T1、T2和T3处理的叶面积均显著大于CK。T1和T2处理的SPAD值较CK显著提高27.01%、15.32%。对门茄和对茄的坐果率调查表明,T3>CK>T2>T1,T1的坐果率仅为46.87%,显著低于CK和其他处理。以上结果表明喷施“生态源”系列叶面肥可显著增加进茄子光合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从而促进生物量积累,但坐果率显著降低。

2.2 不同处理对茄子结果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对茄子结果期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2)表明,喷施叶面肥可以改善茄子结果期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SPAD 值和果长均变化显著。T1、T2和T3处理的株高较CK分别显著提高5.85%、4.98%、3.23%;T1和T3处理的茄子茎粗较CK分别显著增粗28.57%和14.28%;T1、T2和T3处理的SPAD值较CK分别显著提高13.50%、7.78%、11.44%;T1处理的单果质量较CK显著提高21.33%,果长显著增加10.23%,但果径无显著变化;T2处理的单果质量较CK显著提高15.84%,果长显著增加26.98%,果径显著降低8.11%;T3处理除果长显著增加7.44%外,单果质量和果径均无显著变化。T1和T2处理的茄子果形匀称顺直、光泽度好、畸形果率较低;CK和T3处理的茄子果形匀称性和光泽度均一般,且部分果实呈弯曲状。

2.3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茄子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

从2023年3月25日茄子开始采收,6月25日采收结束,共采收16批次,每次采收各小区单独计算茄子产量。采收结束后汇总产量(表3),可以看出,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分别增产503.1、435.6和246.4 kg·667 m-2,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7.31%、14.97%和8.48%。此外,T1和T2处理的商品率均较CK显著提高,分别增加3.12和0.97个百分点。以上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有机水溶叶面肥有明显的增产效应,结合表2数据分析,T1和T2处理增产的主因是供试肥料显著地促进了果实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了单果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