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新品种驻茄16号的选育
作者: 闫东林 翟新然 王勇 姜俊 赵红星 李艳 张彦杰 李玉明
摘 要: 驻茄16号是利用自交系驻ZQ-08-08作母本、自交系驻ZQ-10-05作父本,采用杂种优势育种方法选育出的优质、抗病、抗逆、中晚熟、丰产性好的杂交1代茄子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强,连续坐果能力强。河南省春季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全生育期169 d,定植至始收56 d左右,平均单株结果数9.11个,果实纵径22.0 cm、横径7.0 cm,平均单果质量0.39 kg。果皮紫色,果肉绿白色,肉质硬度中等,果面有光泽,平均667 m2产量5400 kg左右。田间对青枯病、绵疫病、黄萎病的抗性强,适宜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设施和露地种植。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
关键词: 茄子; 新品种; 驻茄16号; 杂交1代
中图分类号: S6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4)08-184-04
Breeding of a new eggplant cultivar Zhuqie No. 16
YAN Donglin1, ZHAI Xinran2, WANG Yong2, JIANG Jun2, ZHAO Hongxing2, LI Yan2, ZHANG Yanjie3, LI Yuming4
(1. Zhumadian Agriculture Foreig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Center,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2. Zhumad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3.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China; 4. Laiz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Laizhou 2614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Zhuqie No. 16 is a new hybrid eggplant variety with high quality, disease resistance, stress resistance, middle-late maturity, and high yield, which was bred using the inbred line ZQ-08-08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the inbred line ZQ-10-05 as the male parent using the dominant hybridization breeding method. This variety has strong growth vigor, strong resistance to adversity and continuous fruit-setting ability.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in spring in Henan province was 169 days, and the planting period was about 56 days. The average number of fruit per plant is 9.11, the length of fruit is 22.0 cm, the diameter of the fruit is 7.0 cm, the average mass of fruit is 0.39 kg. The fruit skin is purple, the flesh is green and white, the flesh hardness is medium, the fruit surface has luster, the yield per 667 m2 is about 5400 kg. It has stro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wilt, cotton blight, and yellow wilt in the field. This variety is suitable for facility and open field planting in Henan province and surrounding areas.
Key words: Eggplant; New cultivar; Zhuqie No. 16; F1 hybrid
1 育种目标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茄科茄属作物,在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是我国及东南亚等地区的重要蔬菜,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茄子列为第四大蔬菜作物[1]。中国的茄子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最大的茄子生产国,也是最大的茄子消费国[2]。茄子营养价值十分独特,除了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磷、钙、铁等矿物质外,还特别富含维生素P,据测定,100 g茄子当中维生素P的含量高达750 mg,是维生素P含量最高的蔬菜[3]。维生素P具有增强人体细胞间的黏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脆性及渗透性、防治微血管破裂的特殊生理功能[4]。最新医学研究发现,茄子中含有一种“龙葵碱”的物质,该物质具有抗癌效果,尤其是对消化道肿瘤及盲肠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5]。茄子味美价廉,烹制方法多种多样,是一种可以鲜干结合、周年供应、经济实惠的大宗蔬菜[6]。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健康消费的需求,对茄子品种多样性和四季供应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保护地、露地茄子生产中,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茄子品种比较缺乏,存在产量低、品质差、抗病性弱等问题[7]。近年来,也在积极引进国外茄子品种,但引进的国外品种在果形、果色上不适合本地的消费习惯,适应性较差,且进口种子价格昂贵,生产投入成本加大。为满足我国茄子市场需要,促进茄子产业的发展,兼顾生产和消费的区域性[7-8],特以优质、丰产、多抗为目标选育茄子新品种。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的来源及特征
2.1.1 母本的选育及特征 母本驻ZQ-08-08是2006年从四川引进的地方品种三月茄,2006—2013年经连续4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该自交系植株生长势强,坐果能力强,果皮紫黑色,果实长卵形,果面有光泽,单果质量350 g左右,果实纵径23.2 cm、横径6.5 cm,果实硬度中等,抗青枯病。
2.1.2 父本的选育及特征 父本驻ZQ-10-05是2006年从陕西引进的地方品种单选浅紫,2006—2013年经连续5代的单株选择和单果留种选择而成的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植株长势中等,果皮紫色,果实长卵形,果面光泽度强,单果质量450 g左右,果实纵径20.6 cm、横径8.0 cm,果实硬度中等,抗绵疫病。
2.2 选育过程
2014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试验基地采用半轮配法配置杂交组合共179个,2015年进行配合力测定,初步选育出28个优良的组合。201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最终选育出优势最强、农艺性状最好的组合驻ZQ-08-08×驻ZQ-10-05,原代号为16101,该组合果皮紫色、长卵形、丰产、抗病、品质佳,被命名为驻茄16号。2016—2017年进行区域试验,2018年进行生产试验,同年11月,驻茄16号通过了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证号:豫品鉴菜2018004。目前已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开展示范推广,已有一定的累计推广种植面积。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6年春季在驻马店市和周口市两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紫茄品种郑研早紫茄。采用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2月12日育苗,育苗采用日光温室加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4月20日定植,定植采用宽窄行方式,6月12日始收。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50 cm,每小区定植60株,采用四秆整枝法。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1)表明,驻茄16号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果数9.11个,果实平均纵径22.0 cm、横径7.0 cm,平均单果质量0.39 kg,果皮紫色,光亮度高。驻茄16号平均667 m2前期产量(6月25日前采收的产量)1 393.59 kg,比对照显著增产4.47%;平均667 m2总产量5 417.65 kg,比对照极显著增产18.5%。
3.2 区域试验
2016—2017年在驻马店、周口、郑州、平顶山进行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郑研早紫茄。采用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于2月12日育苗,4月20日定植,6月12日始收。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50 cm,每小区定植60株。试验结果(表2)表明,驻茄16号各试点平均667 m2前期产量1 481.52 kg,比对照极显著增产16.05%;总产量5 430.83 kg,比对照极显著增产17.56%。
3.3 生产试验
2018年进行生产试验示范,采用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以郑研早紫茄作对照品种,于2月12日育苗,4月20日宽窄行定植,6月12日始收。小区面积40 m2,周围设保护行,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50 cm,每小区定植120株,四秆整枝。试验结果(表3)表明,驻茄16号平均667 m2前期产量1 557.55 kg,比对照极显著增产15.52%;平均667 m2总产量为5 418.44 kg,比对照极显著增产15.61%。
3.4 抗病性
2016-2017年在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按照《不同茄子品种田间病害调查及其抗病性鉴定》[9]方法,采用全样本调查,同时参考了李兆龙等[10]、谭智勇等[11]、贲海燕等[12]茄子病情分级标准和鉴定的方法。检测结果(表4)表明,驻茄16号田间青枯病、绵疫病、黄萎病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0.03、1.79、0.88,均低于对照品种郑研早紫茄,表明驻茄16号田间对青枯病、绵疫病和黄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郑研早紫茄。
3.5 品质
2018年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驻茄16号进行了品质检测,驻茄16号果实鲜样维生素C含量(w,后同)74.5 mg·kg-1,可溶性总糖含量2.96%,粗纤维含量0.58%,铁含量6.5 mg·kg-1,品质优于对照郑研早紫茄(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粗纤维、铁含量分别为65.6 mg·kg-1、3.03%、0.63%,5.9 mg·kg-1)。
4 品种特征特性
驻茄16号定植至始收56 d左右,全生育期169 d左右,中晚熟,抗逆性强,植株平均高度92.0 cm,开展度91.0 cm,生长势强,果实长卵形,果皮紫色,光泽度好,商品性好,果实纵径22.0 cm,横径7.0 cm,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株坐果9.11个,平均单果质量0.39 kg。维生素C含量74.5 mg·kg-1,营养丰富,口感绵软,品质佳。一般667 m2前期产量1500 kg左右,667 m2总产量5400 kg左右,丰产稳定。田间表现对青枯病、绵疫病、黄萎病的抗性强,适宜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保护地和露地种植(详见彩插2)。
5 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育适龄壮苗。采用基质穴盘育苗,黄淮地区春露地栽培苗龄为65~70 d,早春保护地栽培苗龄为70~80 d,苗出齐后提前喷施72.2%霜霉威盐酸盐1500倍液,防治苗期猝倒病。(2)施足基肥。茄子坐果能力强,喜肥水[13],一般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4 t、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N、P、K质量比为15∶15∶15)55 kg。(3)采用宽窄行半高垄种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50 cm,667 m2定植2000株左右。(4)露地采取四秆整枝法,保护地种植采用双秆整枝法。门茄坐果后去掉下部老叶片,对茄以上去掉两秆之间遮阴的叶子,以利于通风透光,保进果实着色。(5)后期露地高温干旱时加强水分调控,夏天雨季到来时,应提前预防绵疫病,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
参考文献
[1] 徐大众,王勇,梁宝萍,等.河南省茄子杂交制种技术规程[J].中国瓜菜,2021,34(3): 123-125.
[2] 刘娜,李蕾,王永,等.嫁接茄子不同器官丙酮浸提液对黄萎病诱导抗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2(7): 16-22.
[3] 王勇,姜俊,赵红星,等.河南省春露地紫茄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瓜菜,2017,30(7): 31-34.
[4] 滕竹竹.茄子平衡含水率与热风干燥模型及工艺研究[D].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5] 汪文兴.茄子的营养价值与设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4(6): 38.
[6] 连勇,刘富中,田时炳,等.“十二五”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17(2): 14-22.
[7] 姜俊,赵红星,王勇,等.驻茄9号新品种的选育策略及茄子育种问题的探讨[J].北方园艺,2015(5): 177-180.
[8] 李植良,黎振兴,黄智文,等.我国茄子生产和育种现状及今后育种研究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1): 24-26.
[9] 朱丽梅,崔群香,蔡元琴,等.不同茄子品种田间病害调查及其抗病性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 96-98.
[10] 李兆龙,曹翠文,乔燕春,等.茄子种质资源青枯病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34(5):1002-1006.
[11] 谭智勇,谌潇雄,韦海霞,等.茄子绵疫病的病原分离及鉴定[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 129-130.
[12] 贲海燕,曲红云,霍建飞,等.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的优化及抗源筛选[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2,44(1): 62-73.
[13] 王利英,石瑶,刘文明,等.茄子杂交组合126bd×43-h的选育[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 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