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胡萝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作者: 周建华 张黎 张晓静 方娜 郑军伟 熊爱生 梁毅 赵英凯
摘 要: 近年来,河南省胡萝卜产业已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指导河南省胡萝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胡萝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设施规模化种植及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胡萝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指出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高品质种源“卡脖子”、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经济效益不稳定等,提出了加强高品质种源创制、发展加工业、发展优势茬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胡萝卜; 河南省;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3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4)10-185-06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carrot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ZHOU Jianhua1, ZHANG Li1, ZHANG Xiaojing1, FANG Na1, ZHENG Junwei1, XIONG Aisheng2, LIANG Yi3, ZHAO Yingkai1
(1. Zheng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15, Henan, China; 2.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 Jiangsu, China; 3.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arrot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ustries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enhance agricultur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arrot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rot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carrot 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ull mechanization, the specialization degree of employees,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facilities and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and point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high-quality germplasm source ‘stuck neck’, insufficient extension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unstable economic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reation of high variety provenance, developing processing industry, developing advantageous stubble, and cultivating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ies.
Key words: Carrot; Henan province; Industry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收稿日期: 2024-02-22; 修回日期: 2024-07-15
基金项目: 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项目(HARS-22-07-Z1)
作者简介: 周建华,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蔬菜栽培技术。E-mail: 13647033512@qq.com
胡萝卜是一种维生素C含量高,营养丰富,可鲜食、蒸煮、腌制、榨汁的蔬菜,被誉为“菜蔬之王”“土人参”[1]。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统计,2021年全球胡萝卜种植总面积为110万hm2,其中中国达到40万hm2,其他分布在俄罗斯、美国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庄飞云研究员介绍,2023年中国种植胡萝卜面积是40万hm2,基地专业化种植面积4.7万hm2,种子主要选用国外杂交种,国外杂交种依赖率在90%以上;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统计,2023年河南省胡萝卜种植面积为4.27万hm2,产量256万t,仅次于第一大省山东[3]。近年来,胡萝卜出口市场受阻,造成胡萝卜外销出口面临很大风险;再加上河南省胡萝卜加工企业较少、深加工产业薄弱、出口产品农药残留不达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河南省胡萝卜生产销售陷入了困境。为了促进胡萝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河南省胡萝卜生产优势和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1 河南省胡萝卜产业发展现状
1.1 河南省胡萝卜生产现状
河南省胡萝卜主产区集中在开封市祥符区、通许县、尉氏县,焦作市温县,南阳市宛城区,商丘市民权县,濮阳市南乐县,周口市扶沟县,驻马店市等地。开封市祥符区种植面积较大,常年种植胡萝卜达1万hm2(表1)。目前种植分为夏秋茬口、早春茬口,类型为橘色三红胡萝卜,品种主要是中誉1749、中誉1877、郑参丰收红、雷肯德,春晖系列、日本黑田系列,规模化种植大多选择进口品种,一些地区有当地的特色类型。河南省胡萝卜产业发展由于受深加工企业少、出口产品农药残留不达标等因素的影响,外销量较少,鲜食目前仍是河南省胡萝卜的主要消费方式。
1.2 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逐步替代传统人工种植技术
胡萝卜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种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如人工播种、人工间苗、人工除草)等[4]。而近些年兴起的机械化种植技术主要包括种子编绳、机械化种绳播种、机械化铺设滴灌带等环节,实现机械化操作[5]。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重点推广胡萝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大大降低了种子用量和人工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正常情况下,机器起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0倍,机械化播种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20倍[6]。
1.3 从业人员专业化、产业发展市场化的局面正在形成
河南省胡萝卜产业从业人员中,有一部分为专业种植管理销售团队,他们利用河南气候优势和土地优惠政策,率先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周口市扶沟县等地开展专业胡萝卜种植与销售,把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引入到当地,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河南省土地流转政策、乡村振兴政策、产业兴旺政策的支持,也逐步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种植大户,他们既是种植者又是优秀的销售者,不仅在县内发展胡萝卜种植,而且还扩大到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种植。在销售环节上,专业团队不仅开通电商进行网络销售,还在北京、郑州、沈阳、合肥和广州等各大市场设有销售窗口进行终端销售。他们掌握市场行情,熟悉客户需求,为河南省胡萝卜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开封市祥符区农委统计,目前祥符区有豫东最大的胡萝卜市场1个,各乡镇有规模较大的收购市场和收购网点19个;全区共有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0多个,村集体经济组织330多个。他们采取代收代购、自收自销等灵活方式,开辟“线上+线下”双运营模式,方便了当地农民对胡萝卜的销售。
1.4 设施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目前河南省设施胡萝卜种植逐步在商丘市民权县、开封市祥符区和通许县、周口市扶沟县等地小规模发展。有大棚、中棚、小棚等3种模式(表3),大棚为主要栽培模式[7]。栽培品种主要为孟德尔3号、嘉红1号、丽合3号、雷红春等耐抽薹杂交品种。4月上旬开始陆续上市销售,价格稳定,效益较好。
1.5 品种日益丰富
河南省胡萝卜种植品种2015年前多为常规品种,如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郑参一号、郑参丰收红,日本品种黑田五寸等,2015年以后,杂交品种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并大面积推广,其中进口杂交品种雷肯德、红金川、孟德尔系列等成为主导品种,而国产杂交品种如中誉1749、京誉388、郑研道尔红等则作为各地搭配品种栽培。河南省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引种、筛选、推介工作,特别是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每年安排引进近百个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筛选推荐,以期进一步丰富河南省胡萝卜生产用种,其中筛选出的水果型、榨汁型胡萝卜新品种中誉1877、郑研道尔美等品种就值得试种推广。
1.6 标准制订工作已见成效
我国出口胡萝卜因为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而屡遭国外通报,严重影响了胡萝卜的出口和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8],2023年安阳市发布实施了《胡萝卜编绳直播栽培技术规程》[9],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近几年组织体系专家制订了《胡萝卜轻简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标准》《胡萝卜绿色防控标准》,目前该两项标准均已通过省级立项,预计2024年将通过并颁布实施。
1.7 主导产业区域发展的规模逐步扩大
开封市祥符区、濮阳市南乐县、商丘市民权县、周口市扶沟县等胡萝卜核心种植区,形成了以专业种植村为核心的胡萝卜种植基地,专业村带动附近村庄规模发展胡萝卜种植,使得胡萝卜种植面积大大扩展,质量效益得到提高。以开封市祥符区为例,胡萝卜主要集中在范村乡、万隆乡和半坡店乡等3个乡镇,辐射兴隆、陈留、朱仙、袁坊等乡镇,形成的基地面积超过1万hm2,逐步实现了“几村一品”“几乡一品”的胡萝卜生产格局。
2 机械化种植新技术应用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发展
2.1 不同的机械化播种方式满足不同的种植方式
播种器械有简单的小型人力播种机、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人工播绳机、小型自走式汽油播绳机、大型起垄铺滴灌播绳一体机[10]。人力播种机简单便携,可单行或双行播种,但播种速度慢,播种量和距离不精准需要间苗;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可多行同时播种,但深度控制不均,出苗不整齐;数控种子编织机将种子按需要的株距和穴粒数编织成种绳,根据情况选用人力、小型、大型播绳机播种,能实现精准化,并且基本不需间苗,节省大量人工间苗成本[11];为保证编绳更加精准,同时促进出苗,可对种子进行丸粒化后编绳,这在春播种植模式中普遍采用[12](详见表4)。
2.2 机械化种植技术在主产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机械化种植相对传统种植具有高效、标准、高产、节约成本的优势,目前胡萝卜机械化种植技术有种子丸粒化、数控定量编织机编织种绳、滴灌水肥一体化、大型机械起垄铺滴灌播种绳一体化、无人机飞防、中耕培土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等技术,特别是最近3~5 a(年)机械化种植方式发展迅速,《河南省胡萝卜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为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技术标准。在主产区不论规模化种植和农户种植机械化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表5以河南省主产区开封祥符区为例,介绍了机械化种植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