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视域下新疆特色果蔬产业形成新格局研究
作者: 赵向豪 任雪文 玛依拉·米吉提 于月恒
摘 要: 农业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新格局是实现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根据新疆特色果蔬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现状和生产格局的系统分析,探寻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表明,新疆特色果蔬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显著提升,且水果产量增速快于蔬菜产量;特色果蔬产业专业化水平整体较高,且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市、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以及和田地区;地理集聚不断加强,并越来越集中于优势生产区域。为促进新疆特色果蔬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新格局,立足“五边形”模型,推进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集群化发展,即强化产业集群生产基础;完善产业集群组织体系;打造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构筑产业集群网络体系;健全产业集群保障机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特色果蔬产业; 新格局; 新疆
中图分类号: F327+S6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4)10-191-10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mergence of a novel pattern in the characteristic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 within Xinji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ZHAO Xianghao, REN Xuewen, Mayila·Mijiti, YU Yue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830012, Xinjiang, China)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ke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basic advantag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duction pattern of Xinjiang’s characteristic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path was fou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special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Xinjiang ha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growth rate of fruit output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vegetable. The overall specialty level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urpan city, Aksu region, Kashgar region and Hotan region. The degree of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continued to strengthen, and was increasingly concentrated in the advantageous production area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Xinjiang’s characteristic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 based on the ‘Pentagon’ mode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Xinjiang’s characteristic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that is to strengthen the production bas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mprove the industrial cluster organization system, build industrial cluster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 industrial cluster network system, establish a sound mechanism to safegurad industrial clusters.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s; Characteristic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 New pattern; Xinjiang
收稿日期: 2024-03-04; 修回日期: 2024-06-2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GL165)
作者简介: 赵向豪,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农业经济问题。E-mail: 709007878@qq.com
随着全球化加速推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争先恐后寻找自己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而形成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组织,反映产业技术前沿和重大问题,具备发现和掌握突破路径的能力。由于卓越的资源配置效率,集群能迅速增强地方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并助力地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1-2],助推它们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质的飞跃[3]。然而,我国农业产业面临创新力度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政策制度不健全以及区域品牌建设不完善等问题[4-7]。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经济发展升级的重要策略[8-10]。产业集群能够优化生产力的商业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激发创新活力、助力区域品牌的形成,并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11-13]。形成产业集群,为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路径[14]。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战略中下足了功夫,各地区积极响应。2023年新疆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并在新一轮对口援疆推动下,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致力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助力新疆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然而,经过理论分析与现实观察,发现新疆绿色果蔬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集群化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新疆果蔬产业区域分布不均衡、链条联动协同不完善、内部结构不合理、中低端果蔬产品供给过剩,满足不了优质化、健康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的相互竞争使本就呈离散型分布的新疆果蔬产业企业间的联系更加疏散。市场端对安全、绿色、营养、健康果蔬产品的刚性需求对新疆供给端的果蔬产品生产与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现实困境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分析新疆特色果蔬产业生产格局,探寻新疆特色果蔬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新格局的发展路径,对新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产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1 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1.1 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集群基础与优势
第一,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果蔬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进步和显著成绩。新疆果蔬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和林业生产总值不断攀升,分别从2000年的360.54亿元和8.3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 753.98亿元和53.50亿元,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截至2022年,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41万hm2,产量达1300余万t[15],苹果、香梨、红枣和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农机总动力达到2531万kW,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5.7%,果蔬产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16]。新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攀升,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新疆有88家企业上榜[17],较2003年增加了29倍。2021年新疆家庭农场数量已超11万个,其中种植业、畜牧业、种养结合、渔业和其他类家庭农场分别达到87 400、26 464、3 766、286、609个。截至2020年底,新疆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71万hm2,其中流转入家庭农场的有10.1万hm2,占流转总面积的14.2%[18],家庭农场已成为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速度最快、体量最大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疆农民合作社数量不断攀升,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等7部门公布的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单中,新疆(含兵团)有72家农民合作社上榜[19]。
第二,新疆特色果蔬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新疆不断推进和完善“两张网”(指疆内收购和疆外销售)的建设,使得新疆各种特色果蔬产品走向国内、走出国门,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提高了新疆特色果蔬产品市场认可度,让新疆特色果蔬产品成为人尽皆知的“明星”产品。根据新疆林业和草原局的统计数据,新疆已经在全国各地援疆省市设立了60个果品销售分仓,并拥有超过1万个销售网点,每年外销的果品数量已达到了总产量的80%[20]。同时,优越的口岸环境对促进新疆特色果蔬产品走出国门提供有利条件。作为新疆首个批准的特色农产品快速通关口岸,塔城地区巴克图口岸致力于发展特色果蔬产品出口,2022年前7月,巴克图口岸农产品出口总值高达2.92亿元,其中,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2 631.6%,对哈萨克斯坦出口同比增长145.7%[21]。新疆出口特色果蔬产品种类多样,品牌名声在外,成为人尽皆知的“明星”产品,这无疑为新疆发展特色果蔬产业集群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特色果蔬产业带、发展特色果蔬产业集群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先决条件。
第三,新疆特色果蔬产业产值稳步提升。近年来,新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开展6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即新疆葡萄产业集群、新疆褐牛产业集群、新疆薄皮核桃产业集群、伊犁马产业集群、库尔勒香梨产业集群、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均突破100亿元,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链。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围绕全产业链环节,坚持把建立联农带农惠农利益联结机制作为重点,推广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契约式机制,推动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广大小农户从事产业经营。2023年,6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吸引270多家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和45家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建设,累计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投资30余亿元[22]。联农带农惠农利益联结机制的日趋完善以及6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成功经历,给新疆其他特色果蔬产业形成新格局提供了丰富经验。
1.2 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集群发展现实困境
第一,产业基地规模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新疆特色果蔬生产基地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布局零散且规模较小,难以形成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同时,在产品层面存在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失衡等问题。此外,企业在发展规模和层次上急需进一步升级和完善。目前,多数企业尚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规模相对较小,整体实力尚显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市场上从事特色果蔬产品初加工的企业占比较大,而专注于精深加工的企业则相对较少。这导致缺乏大规模、实力强劲、科技含量高、具备强竞争力的大型领军企业。
第二,生产科技水平较低。新疆在特色果蔬产业领域的开发进程相较于其他省份而言稍显滞后,导致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发达产区相比,新疆在生产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具体而言,其基础设施供给相对滞后,未能跟上现代化生产步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创新和先进性;同时,科技研发能力也较为薄弱,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
第三,产业相关链条融合程度不高。新疆特色果蔬产业尚未建立集完整产业链、充足资金链、深化科技链、畅通民生供应链、完善食品监管链于一体的集群合作网络体系。一是产业链条短,各主体之间关系不紧密。各地区受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特色果蔬产品生产种类呈现多样化特点,但也导致生产模式相对单一、技术规程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且经营管理与种植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缺乏有效的主体间联系和紧密的协作机制[23]。二是资金链不充分。当前,特色果蔬产品领域的企业大多停留在档次较低、规模较小阶段。由于资金短缺,企业在果蔬加工环节中依赖大量人工操作,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三是科技链动力不足。目前,新疆相较于其他地区仍深受传统农业观念影响,过度聚焦于果蔬产品的生产环节,忽视了将科技力量有效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机制建设,导致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阻碍新疆特色果蔬产业现代化进程。四是民生供应链畅通性不足。目前,在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基础建设方面,新疆相较于沿海发达地区显得较为滞后,完备、先进的冷链设施体系尚未建立,许多果蔬产品的贮藏和运输过程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中,导致果蔬产品在运输和低温保存方面难以满足,进而影响果蔬品质和保鲜效果。五是食品监管链不完善。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急需加强与完善。当前,地方政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仍存在监管力度薄弱、监管体制不成熟等问题,导致一些未达到质量标准的果蔬产品流入市场,对消费者健康带来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