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香菇生产与出口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贺靖 文军
摘 要: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香菇生产和出口国。全面客观地评价新冠疫情对我国香菇生产与出口贸易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2019—2021年期间,由于疫情导致劳动力流动受限、物流运输受阻等问题,使得我国香菇生产总量保持持续增长,但年际间增速波动明显、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但劳动力匮乏问题依然突出。与此同时,由于疫情导致国际香菇市场短期供求急剧失衡,使得我国香菇出口贸易规模大幅减少、出口贸易价格持续低迷、出口集中度也出现窄幅波动。最后,从加快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创新产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大香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力度等方面提出新冠疫情背景下促进我国香菇生产与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香菇; 新冠疫情; 生产与出口;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46.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3)03-130-0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Lentinus edodes production and export tra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VID-19
HE Jing, WEN Jun
(Agriculture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Lentinus edode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main impacts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on China’s Lentinus edodes production and export trad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from 2019 to 2021, the epidemic led to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labor flow, blocked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which made the total amount of China’s Lentinus edodes keep growing, but the inter annual growth rate fluctuates significantly. Some main Lentinus edodes production areas continued to innovat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ls, but the problem of labor shortage was still prominent. Meanwhile,the epidemic led to a sharp imbalance between short-term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international Lentinus edodes market, which led to a great reduction in the scale of China’s Lentinus edodes export trade, a continued downturn in export trade prices, and a narrow fluctuation in export concentration.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entinus edodes production and export tra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pidemic situation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tinuously optimizing the innovativ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and increas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Lentinus edodes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 Lentinus edodes; COVID-19 epidemic; Production and export; Recommendations
香菇以肉质肥厚、香气独特、味道鲜美以及较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素有“菇中皇后”的美誉[1]。香菇产业则具有生长周期短、产出效率高、投资见效快、市场效益好等显著特点,已经发展成为助推广大菇农就业增收、共同致富的“朝阳产业”。中国食用菌协会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脱贫摘帽的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约有70%以上的地区把发展香菇产业作为实现当地脱贫攻坚的支柱性产业。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印发了《贫困地区香菇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以期进一步推进贫困偏远地区香菇产业的健康发展[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香菇主产国。2021年我国香菇产量达到1 295.7万t,约占世界香菇总产量的95%以上[3]。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香菇的国内外市场将会日益扩大,对香菇及其加工品、保健品的需求量也将会持续增加。
随着2019年全球新冠疫情的暴发流行,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总需求萎缩成为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主导因素。一方面,疫情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失灵势必会干扰到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全球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的持续扩散势必会拖累世界经济增长,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活动造成影响,导致中国农产品海外需求急剧下降,国际贸易成本大幅增加[4]。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已有一些业内学者针对疫情(非典疫情和新冠疫情)对我国香菇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王保华[5]利用人民银行全国物价监测系统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了非典疫情对我国香菇产业及其市场前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从金融支持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的作用、促进香菇产业健康发展。曹斌[6]利用对我国部分香菇主产区相关市场主体的调研结果,从经营主体、生产供给、市场需求、菇农增收等视角出发分析了新冠疫情长期化对我国香菇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对未来我国香菇产业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研判。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笔者通过比较分析法对2019—2021年我国香菇生产和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新冠疫情对我国香菇生产与出口贸易产生的主要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对于充分保障我国香菇产业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如何实现保供稳价、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冠疫情对我国香菇生产的影响
1.1 生产总量持续增长,但年际间增速波动明显
2019年,我国香菇产量为1 155.9万t,同比增速10.81%,约占食用菌总产量比重的29.38%。但由于前期受到疫情防控因素影响,劳动力人员流动困难,物料跨地区运输受阻,导致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加之企业防疫成本上升以及香菇生产季节性较强的特点,使得国内香菇生产加工企业经营成本显著上涨、经营风险大幅提高、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20年,我国香菇产量为1 188.2万t,同比增速仅为2.79%,占食用菌总产量比重也下降到29.26%。但后期随着疫苗接种的广泛普及、防控措施的不断完善,外部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香菇生产也逐步恢复正常。2021年,我国香菇产量达到1 295.7万t,同比增速达到9.05%,占食用菌总产量比重也提高到31.34%(表1)。
1.2 生产模式不断创新,但劳动力匮乏依然突出
香菇生产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大。为了有效缓解香菇生产的用工压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灾害对香菇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部分香菇主产区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逐步发展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购置成套智能化机械装备集中进行菌棒生产、菇农负责出菇管理的“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的两段式生产经营模式,该模式既可以提高香菇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又可以整合产业链条、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出菇品质[7]。但即便如此,由于目前在日常出菇管理、采收、分拣、包装等环节仍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而疫情导致劳动力人员流动受阻,使得我国香菇生产劳动力匮乏问题依然突出。
2 新冠疫情对我国香菇出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香菇出口国,因其所产的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地区消费者的青睐[8]。其中,鲜或冷藏香菇和干香菇是目前我国香菇出口贸易的两种主要商品形式。但自疫情暴发流行以来,由于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出口成本大幅增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和负面因素的叠加效应影响,我国香菇出口贸易受到巨大冲击。
2.1 出口贸易规模大幅缩减
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对疫情防控手段逐渐加码,陆续出台了限制同餐人数或取消堂食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导致海外餐饮市场香菇消费量急剧下降,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此外,甚至也有部分西方国家以疫情防控、提高检验标准为由限制来自中国香菇的进口,使得我国香菇出口贸易规模出现大幅缩减。从不同商品形式来看:我国干香菇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由2019年的9.44万t和159 452.65万美元逐步缩减到2021年的5.35万t和86 007.45万美元,减少幅度分别高达43.33%和46.06%。鲜或冷藏香菇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则先是分别由2019年的1.82万t和4 654.66万美元下降到2020年的1.71万t和4 148.26万美元,虽然2021年出口量和出口额又分别增加到1.85万t和4 990.06万美元,但如果将干香菇出口量以1∶10的比例折算成鲜香菇后与鲜或冷藏香菇出口量合并来计算香菇出口量的话,我国香菇的出口量则是由2019年96.22万t逐步缩减到2021年的55.35万t,减少幅度高达42.48%(表2)。
2.2 出口贸易价格持续低迷
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使得我国香菇出口贸易活动受到强烈干扰,在海外市场香菇需求大幅萎缩和国内香菇产量持续增加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国际香菇市场出现短期供求急剧失衡现象,香菇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低迷。我国干香菇出口平均价格由2019年的16.89美元·kg-1逐步下降到2021年的16.08美元·kg-1,下降幅度达到了4.80%(表2)。鲜或冷藏香菇出口平均价格则先是由2019年的2.56美元·kg-1下降到2020年的2.43美元·kg-1,虽然2021年后价格又回升到2.70美元·kg-1,但由于目前我国香菇出口仍是以干香菇出口为主,鲜或冷藏香菇受运输条件和保存时间的限制而出口量一直相对较少,导致我国香菇出口价格整体依然表现持续低迷。此外,如果考虑到同期物价指数上涨、企业出口成本增加等其他外在影响因素,实际上我国香菇出口平均价格的下降幅度应该更大。
2.3 出口集中度呈现窄幅波动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的香菇出口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以及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9]。但由于商品特性和贸易形式的不同,使得鲜或冷藏香菇和干香菇在世界主要出口市场的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其在具体出口市场的表现也自然有所不同。鲜或冷藏香菇出口方面: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泰国、日本是我国鲜或冷藏香菇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五大出口市场约占我国出口总量的80%以上(表3)。根据CR指标计算结果,2019—2021年期间我国鲜或冷藏香菇出口集中度整体呈窄幅波动的发展态势;干香菇出口方面:越南、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是我国干香菇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表4),五大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量的80%以上。根据CR指标计算结果,2019—2021年期间我国干香菇出口集中度整体呈逐年小幅缩减的发展态势(表5)。其中,对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出口量缩减幅度较大,减幅分别高达74.68%、59.44%和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