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新品种豫园皇后的选育

作者: 王志勇 赵艳艳 杨双娟 张晓伟 原玉香 魏小春 苏贺楠 王坐京 李林 牛刘静

芹菜新品种豫园皇后的选育0

摘    要: 豫园皇后芹菜是由河南开封1例实心芹农家品种优良变异株按照系谱选择方法选育而成的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南地区采用秋季设施栽培方式从定植到采收65 d左右,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浅绿,叶柄黄绿且平滑有光泽。平均株高75 cm,株幅37 cm,叶柄数12个,叶柄第1节长48 cm、厚度1.4 cm、宽度1.8 cm,植株基部粗3.9 cm,单株质量380 g。平均667 m2产量7 200.3 kg。维生素C含量(w,后同)22.2 mg·100 g-1,粗纤维含量0.6%,可溶性总糖含量1.38%,蛋白质含量0.80%。高抗斑枯病、软腐病和病毒病。适宜河南省及相邻同一类型生态区冬春、秋延后设施栽培及秋露地栽培。2022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

关键词: 芹菜; 新品种; 豫园皇后

中图分类号: S63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3)04-131-04

Breeding of a new celery cultivar Yuyuan Huanghou

WANG Zhiyong, ZHAO Yanyan, YANG Shuangjuan, ZHANG Xiaowei, YUAN Yuxiang, WEI Xiaochun, SU Henan, WANG Zuojing, LI Lin, NIU Liujing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 Henan, China)

Abstract: Yuyuan Huanghou celery is bred by pedigree selection method from a superior variant solid celery in Kaifeng of Henan province. Yuyuan Huanghou celery, erect and compact, with light green leaves and yellowish green, smooth and glossy petioles, takes about 65 days from transplanting to harvesting when planted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in autumn in Henan.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is 75 cm, the plant width is 37 cm, the number of petioles is 12, the total length, thickness, and the width of the first petiole is 48 cm, 1.4 cm, and 1.8 cm, respectively.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nt base is 3.9 cm and the weight of a single plant is 380 g. The average yield is 7 200.3 kg per 667 m2 according to more than two years experiments. The vitamin C content is 22.2 mg per 100 g, the fiber content is 0.6%,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is 1.38%, and the protein content is 0.8%. The cultivar is highly resistant to spot blight, soft rot and viral diseases. It is suitable for winter-spring and late-autumn protected cultivation and autumn open field cultivation in Henan and neiboring similar ecological regions.

Key words: Celery; New cultivar; Yuyuan Huanghou

1 育种目标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属伞形科芹菜属 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现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1-2]。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各地分布很广。芹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茎叶中还含有芹菜甙、佛手甙内酯、挥发油等药用成分,具有降压利尿、增进食欲、健胃、防癌等多种药理功效[3-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芹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芹菜具有适应性广、耐寒、抗病、栽培容易、产量高、品质优及耐贮运等优良特性,在我国蔬菜生产和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5]。

芹菜栽培几乎遍及全国,每年的种植面积约60万 hm2,高居世界首位,是较早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的蔬菜种类之一[6-7]。河南是芹菜生产和消费大省,芹菜的产量在叶菜类中位居前列,常年种植面积超过5.3万 hm2,目前有2个芹菜地理标志产品(封丘、鹿邑)。随着各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芹菜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开封、商丘、周口、中牟等地区芹菜生产都得到稳步发展。芹菜以秋冬季栽培为主,随着品种改良、设施栽培的发展及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春、夏反季节及露地生产形成规模,实现了芹菜多茬口生产,周年供给[8]。但由于在芹菜遗传育种与品种利用方面,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相关育种单位选育的芹菜品种较少,多以进口品种为主,价格昂贵,货源不足,适应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北方芹菜产业的发展[9-12]。为了提升菜农种植效益,满足周年化市场需求,大力推广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芹菜品种,笔者所在育种团队以选育优质丰产、商品性突出、抗病性强的芹菜为育种目标。

2 选育过程

2013—2017年按照系谱方法连续5代进行单株选择鉴定留种,获得稳定自交系13-2-9-4-1,再进行扩繁和品种试验,直至性状稳定。2013年秋季,在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马庄村一当地实心芹农家品种的生产田中,发现了株高及叶色等性状与原品种有明显区别的5株优良变异株。他们的显著特征是:植株高度为75~85 cm,比原始品种高6~11 cm,植株健壮,心叶鲜嫩,叶片绿色,叶柄黄绿且略长,实心;而原品种生长势略弱,叶片深绿色,叶柄深绿且略短。这5株变异株均未感病,2013年收获母根贮存;2014年春栽植母根套袋隔离繁殖,夏天分株系播种,秋天从优良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12株,淘汰不良单株贮根;2015年春单株栽植,隔离繁殖,夏天分株系播种,秋天在优良株系中选育19株贮根;2016年单株隔离采种,夏天播种,秋天从性状稳定、产量较高的优良株系13-2-9-4中鉴定筛选单株13-2-9-4-1~13-2-9-4-26;2017年母根单株留种,夏秋季进行株系比较试验,其中株系13-2-9-4-1性状稳定、表现优良,进行系谱选择,混合留种。2018—201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表现丰产、优质、抗病,植株比原品种高,叶柄比原品种长,定植后65 d可开始收获,将其命名为豫园皇后。2020—2021年进行区域试验和抗病性调查,以及大面积生产示范和推广。

2022年6月,河南省种子站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豫品鉴芹菜2022017。选育经过见表1。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8—2019年秋季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原阳基地塑料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玻璃脆。7月1日育苗,9月10日定植,定植行距20 cm,株距15 cm,小区面积9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由表2可知,豫园皇后芹菜生长速度快,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浅绿,叶柄黄绿且肥厚有光泽,口感脆嫩。2018年品种比较试验豫园皇后667 m2产量8 485.7 kg,比对照显著增加23.10%;2019年品种比较试验667 m2产量7 173.9 kg,比对照显著增加20.20%。

3.2 区域试验

2020—2021年秋季在原阳绿蔬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华佰农园种植合作社、虞城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汝南肖屯种植合作社、鹿邑保健西芹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区试点各2000 m2塑料大棚进行芹菜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分别为玻璃脆(CK1)、百利西芹(CK2),芹菜定植行距20 cm,株距15 cm,小区面积200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综合各区试点结果(表3)表明:豫园皇后芹菜生长速度快,长势健壮,叶柄黄绿且第一节较长,口感脆嫩且略甜,田间表现综合抗病性强,2020年和2021年产量分别为7 350.7、7 049.9 kg,比对照玻璃脆和百利西芹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从各试点2年平均产量结果看,豫园皇后芹菜667 m2产量为7 200.3 kg,分别比CK1玻璃脆和CK2百利西芹显著增产14.1%和14.4%,差异达显著水平。

3.3 抗病性评价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2020—2021年度河南省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各试验点田间病害进行鉴定(表4),豫园皇后芹菜斑枯病平均发病率为1.72%,病情指数0.35;病毒病平均发病率为0.14%,病情指数0.03;软腐病平均发病率0.54%,按照抗病性分级标准,该品种高抗斑枯病、病毒病和软腐病。

3.4 品质检测

2022年3月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表5),豫园皇后粗纤维含量(w,后同)0.6%,维生素C含量22.2 mg·100 g-1,可溶性总糖含量1.38%,蛋白质含量0.80%。从品质检测结果看,豫园皇后粗纤维含量最少,口感脆嫩;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玻璃脆(CK1)增加29.1%;可溶性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比百利西芹(CK2)增加43.8%、29.0%。

4 品种特征特性

豫园皇后属西芹系列,在河南地区采用秋季设施栽培方式从定植到采收65 d左右,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浅绿,叶柄黄绿且平滑有光泽。平均株高75 cm,株幅37 cm,叶柄数12个,叶柄第1节长48 cm、厚度1.4 cm、宽度1.8 cm,植株基部粗3.9 cm,单株质量380 g,2年多点试验平均667 m2产量7 200.3 kg。维生素C含量22.2 mg·100 g-1,粗纤维含量0.6%,可溶性总糖含量1.38%,蛋白质含量0.80%。高抗斑枯病、软腐病和病毒病。适宜河南省及相邻同一类型生态区冬春、秋延后设施栽培及秋露地栽培(见彩插2)。

5 栽培技术要点

豫园皇后芹菜适合河南省及相邻同一类型生态区中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冬春、秋延后及秋露地栽培。夏季育苗宜低温催芽,进行遮阴、防雨、保墒育苗,苗床整平耙细利于排灌。催芽后的种子拌土均匀撒播,苗期间苗1~2次,在3叶1心时定苗,每667 m2定苗800~1000株,60~75 d苗龄、5~6片真叶定植。定植前施足基肥,一般667 m2施商品有机肥800~1000 kg,三元素复合肥(N、P、K质量比为17∶17∶17)80~100 kg,旋耕耙平。定植行距20~25 cm ,株距12~18 cm,667 m2定植22 000~25 000株。定植后浇透水,缓苗后控制浇水,以中耕除草为主,心叶肥大期需保证充足水肥,浇水宜采用滴灌方式。一般667 m2生长期随水冲施3~4次高氮三元素复合肥(N、P、K质量比为21∶6∶13)10~15 kg。注意防治病虫草害,谨防斑枯病、软腐病和蚜虫危害。大棚秋延迟采收栽培和越冬种植在冬季注意防寒,进行多层覆盖。根据设施类型、保温条件和市场价格,当芹菜株高在70 cm 以上即可陆续采收。

参考文献

[1] 殷武平,袁祖华,彭莹,等.不同浸种和催芽处理对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J].中国瓜菜,2021,34(11): 100-103.

[2] 贾丽丽,沈迪,陈龙正,等.苏南地区秋冬茬移栽芹菜农艺性状的比较与评价[J].上海农业学报,2021,37(1): 1-7.

[3] 贾丽丽,刘惠吉,王华,等.3 种不同芹菜营养品质的比较与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 146-149

[4] 甄少华,付婷婷,李文光,等.天津地区设施芹菜秋冬茬品种筛选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2021,10(5): 24-25

[5] 高国训,王武台,吴锋,等.我国芹菜生产发展变化及育种策略[J].长江蔬菜,2014(2): 1-4.

[6] 汪天宇,徐全明,钟连全,等.北京地区秋冬茬芹菜品种筛选试验[J].北方园艺,2017(21): 68-70.

[7] 王会青,陶永红,陆春梅,等. 芹菜“温室育苗+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21,34(10): 136-138.

[8] 宋瑞生,李贺,李娟,等. 芹菜新品种唐芹2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21,34(8): 98-101.

[9] 王武台,吴锋,高国训,等.保护地高档西芹新品种“赛莹”的选育[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 130-132.

[10] 魏毓棠.蔬菜育种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9-54.

[11] 王武台,吴锋,高国训,等.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2(1): 177-180.

[12] 陈桂英,翟兆屯,王秀芝,等.芹菜新品种赤91-1的选育[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5): 20-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