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园艺学会第七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在郑州召开
6月11—15日,以“瓜类作物营养和人类健康”为主题的“第七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在郑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获得了科技部高水平合作交流活动项目资助。
第七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由国际园艺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共同主办,承办单位有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园艺学会、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有河南科技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河南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南亚瓜果学国际联合实验室。
会议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形式进行,国际园艺学会蔬菜分会主席Ferdinando Branca教授、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邓秀新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金轲、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刚、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晓永教授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所长方金豹研究员主持开幕式。来自法国、意大利、印度、美国、西班牙、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各界代表400余人参加大会。
会议共展示瓜类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采后和果实品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4个研究方向的49个学术报告、68个墙报和83篇摘要,其中瓜类作物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调控网络解析、分子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T2T基因组和泛基因组的应用等最新研究热点引起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大会报告、墙报和摘要展示了世界瓜类作物的最新研究动态,所有会议报告均编入葫芦科作物最新研究进展的会议论文集。
会议共征集并展示了来自全国107家单位的瓜类作物新品种866个,其中西瓜342个、甜瓜274个、黄瓜79个、南瓜58个、冬瓜37个、苦瓜29个、丝瓜17个、节瓜12个、野生瓜类5个、蒲瓜3个、蛇甜瓜2个、菜瓜2个、瓠瓜2个、角瓜2个、西印度瓜1个、赞比亚瓜1个。学术委员会评选出了优秀瓜类作物新品种38个,其中小果型西瓜新品种9个、大果型西瓜新品种6个、甜瓜新品种11个、黄瓜新品种4个、南瓜新品种3个、其他瓜类作物新品种5个。这些瓜类作物新品种展示了我国瓜类作物育种的最新动态,参会外宾对本次展示的瓜类作物新品种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我国瓜类作物新品种走向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会上,国际园艺学会蔬菜分会主席Ferdinando Branca教授组织召开国际园艺学会工作会议,选举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刘文革研究员为下届国际园艺学学会葫芦科分会主席。
闭幕式上,国际园艺学会葫芦科分会主席顾兴芳研究员代表国际园艺学会授予刘文革研究员第七届国际瓜类作物大会执行主席证书和奖牌;授予来自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的Siqi Zhang ISHS优秀青年口头报告奖,授予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赵永ISHS优秀青年墙报奖。
本次会议聚集了全球瓜类作物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和年轻学者,是瓜类作物研究领域的一场盛会。通过本次大会为世界从事瓜类作物科研、生产、教学、销售等从业者及研究生搭建一个广泛合作交流的国际平台。通过本次会议的展示,国外参会代表纷纷表示,中国在瓜类作物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生产发展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期待未来与中国开展合作。
本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国际园艺学会秘书长Kelly Van Dijck女士和国际园艺学会蔬菜分会主席Ferdinando Branca教授的高度评价。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是由国际园艺学会发起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瓜类作物学术大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朱红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