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作者: 乔立娟 郭佳晧 赵帮宏 侯加林

山东省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0

摘    要: 在山东省大蒜主产区种植户、农机合作社与农机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单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对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的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土地产出率进行测算与比较。结果表明,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中播种与收获环节的劳动生产效率是人工作业的50倍;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投入产出率是人工作业的1.944倍,土地产出率是人工作业的1.5倍。受大蒜种植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机械适用性差等因素制约,我国大蒜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积极推广大蒜标准化种植模式、提升大蒜播种与收获机械性能、加强机械化生产宣传培训等,提高蒜农机械作业意愿,加快大蒜机械化进程。

关键词: 大蒜; 全程机械化; 劳动生产率; 投入产出率; 土地产出率

中图分类号: F323+S633.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2)07-110-06

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whole mechanized operation in garlic produc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QIAO Lijuan GUO Jiahao ZHAO Banghong HOU Jialin

(1.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 Hebei, China; 2.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farmer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nterprises in the main garlic producing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single factor productivity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rate, input-output rate and land output rate of whole mechanized operation and manual operation in garlic produc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garlic whole mechanized operation and manual operation was compare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garlic mechaniza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the average labor productivity of garlic mechanical sowing and harvesting is 50 times than that of manual operation.The input-output rate of garlic mechanized operation is 1.94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manual operation.The land output rate of garlic mechanized operation is 1.5 times that of manual operation.However, garlic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due to factors such as small garlic planting scale, low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poor mechanical applicability.We should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planting mode of garlic,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garlic sowing and harvesting machine,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training of mechanical production.

Key words: Garlic; Whole mechanized operation; Labor productivity rate; Input-output rate; Land output rate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大蒜生产国与出口国,大蒜种植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65%左右,中国大蒜出口量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80%左右[1]。前几年国内大蒜种植面积与产量持续上升,自2016年开始国内大蒜市场便处于供应过剩状态[2],大蒜市场价格下降与高人工成本导致大蒜种植收益持续下滑。大蒜产业应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普及推广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大蒜种植的综合效益,实现产业发展从粗放式扩张向标准化、集约化、优质化方向转变。山东省是我国大蒜种植第一大省,年种植面积约21万hm2,约占全国的30%[1]。通过对山东大蒜主产区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探寻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优势与推广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大蒜全程机械化推进策略,对提升大蒜生产效率、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增加蒜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便意识到农业机械化在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成熟,蔬菜机械研究与推广也取得较大进展,美国、意大利、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侧重于大型蔬菜生产机械研究,而日本、韩国等则侧重于小型蔬菜生产机械的研发[3-4],并通过实践证明,机械化能够大幅度提升蔬菜种植效率[5]。国内学者也将农业机械化作为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给予重点关注,从宏观角度测算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对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影响[5-6],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带动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与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7-9]。但我国蔬菜产业机械化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落后于其他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10]。2018年我国设施园艺机械化水平为35.9%,露地蔬菜受到的关注度更低,“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的现象普遍存在[11]。近年来,人工成本在大蒜总体种植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劳动力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12]。我国大蒜播种与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足5%与20%,而机械化是提升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必由之路,大蒜机械化具有广阔发展空间[13-14]。由于大蒜种植标准不统一、多作物套种以及机械作业可靠性差等因素制约了大蒜机械的应用与推广[15]。因此,对机械作业效率、蒜农经济收益进行测算分析,将有助于明确大蒜机械化发展优势,探明未来发展方向。现阶段,大蒜机械化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技术角度进行播种与收获技术的创新与机械研发,未对大蒜机械化尤其是全程机械化效率进行深入系统的实证分析与测算。通过对山东省大蒜主产区大蒜机械制造企业、农机合作社与与大蒜种植农户的实地访谈与调研,测算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与土地产出率,比较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的效率差异,探究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优势以及推广的制约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大蒜全程机械化推进策略,将为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路径支持。

1 山东省大蒜机械化现状与推广制约因素

为全面掌握山东省大蒜机械化应用情况,于2020年5—8月对金乡县高河屯村、苏楼村、杨集村、周庄村4个主产村的183位大蒜种植户进行实地调研,对大蒜机械化推广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1.1 金乡县大蒜机械化作业推广现状

大蒜农艺操作复杂,包含施底肥、土地整理、起畦、播种、灌溉、覆膜、施药、蒜薹收获与大蒜收获9个主要环节,各环节机械化作业情况差异显著。现阶段金乡县大蒜灌溉环节已全部实现机械化,除蒜薹收获环节仍为人工作业外,其他环节均实现机械化作业,但受地块分散、机械作业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人工作业仍占有较高比重。大蒜种植施底肥、土地整理、起畦等可采用与其他作物通用的农机具进行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大蒜覆膜环节由于机械作业可能造成蒜种压伤也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施药环节适用于2 hm2(30亩)以上集中地块,而小面积的分散地块仍采用人工喷药方式。而大蒜机械化播种与收获仍处于起步阶段,调研的183户蒜农中大蒜机械化播种率为8.74%,机械化收获率仅为3.8%(表1)。

山东省在大蒜机械研发推广中具有引领作用,现有大蒜机械制造企业十余家,以山东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与济南华庆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2家公司占山东省大蒜机械市场份额的90%以上。通过表2可以发现,大蒜播种机销售增长速度较快,玛丽亚农机公司与华庆农机公司2019年年增长率分别为40.90%与36.75%。

1.2 大蒜种植户机械化作业意愿

通过对山东省183位蒜农的调研发现,种植面积在3.33 hm2(50亩)以下的蒜农占比为90.10%,而种植面积为6.67 hm2(100亩)以上的蒜农仅3户。大蒜种植户普遍存在大蒜种植面积少且部分蒜田地块狭小、位置偏僻、形状不规则的问题,使得需要规模连片作业的大蒜生产大型机械难以推广。调研发现80.3%的蒜农在覆膜、耕整地等环节采用机械作业,但全程使用机械化作业的农户仅为3.8%。15.8%的蒜农除灌溉外均为人工作业,而“地块狭小不方便”“种植规模小不需要”是蒜农不采用机械作业的主要原因。

1.3 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推广难度

由于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蒜农种植模式差异较大,大蒜品种、种植的垄距、行距各不相同,金乡部分产区大蒜种植还套作辣椒、棉花等经济作物,因此难以使用需要固定作业间距的大蒜播种与收获机械。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品种大蒜的蒜瓣大小与鳞芽长短等形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对温度、湿度、覆土厚度等生长环境要求不同,增大了大蒜播种与收获机械研发难度。此外,大蒜生产机械的购置与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山东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2BUX-11型大蒜播种机每台购置成本为99 000元,4DSQ-135A型1.35 m宽幅大蒜收获机每台购置成本为9000元,农户租赁大蒜播种与收获机械作业667 m2费用约为480元,远高于小麦等粮食作物机械作业费用。

2 山东省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测算与比较

2.1 调研对象与数据来源

选择山东省济宁金乡、临沂兰陵、菏泽成武、济南商河等大蒜主产县作为调研地点,以大蒜机械制造企业、农机合作社与蒜农作为调研对象。农户调研以济宁市金乡县的高河屯村、苏楼村、杨集村、周庄村4个主产村蒜农为主,4个村均以大蒜为主导产业,自然条件相仿,种植大蒜品种与农艺标准相同,都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提供大蒜机械作业服务,可以进行大蒜种植机械作业效率与人工作业效率比较。共调研蒜农183户,大蒜机械制造企业2家与农机合作社4家。

描述性统计与比较分析所用数据主要来源包括:我国大蒜平均成本与单产数据来源于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固定观测点成本收益数据库;大蒜不同作业方式下成本收益基础数据来自于2020年5—8月对山东省金乡县大蒜种植户与农机合作社以及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济南华庆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核心为大蒜播种与收获环节,为统一机械作业效率评价标准,最终选择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机械作业数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