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河南文化使命
作者: 王春亮开栏语: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本刊特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栏,刊发专家学者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文章,以期为广大读者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参考。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赐稿。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河南文化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压实使命担当,凝聚磅礴力量。河南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肩负神圣文化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提质升级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协同发力,不断完善文化体制机制;秉持开放包容,提升河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担负起新时代河南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河南;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河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时代河南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了世界思想文化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发展规律,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就河南来说,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推进河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肩负起和践行好新时代河南文化使命。
(一)为河南文化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思想文化宣传工作是党的时代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河南作为文化大省,需要强有力的文化影响力相匹配,必须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优势,建成具有全国引领力的文化强省,让河南文化更加出圈出彩。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坚持河南文化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重点践行好“七个着力”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书写新时代河南文化发展绚丽篇章。
(二)为河南文化发展压实使命担当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实践,同时也要指导文化实践活动。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国文化发展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也赋予了新时代河南文化发展的神圣使命。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开创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河南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文化的先行者,前人的披荆斩棘和不懈创造,汇集成一条波澜壮阔的文化长河。河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贡献者,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寻求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征程中展现了河南担当,谱写了无数催人泪下的红色文化篇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河南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推进河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河南文化当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继续为河南文化增光添彩,书写无愧于前人和无愧于时代的文化新篇章。
(三)为河南文化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必须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目标,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践行新时代河南文化使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的文化浸润百姓心田,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满腔热情和磅礴力量。
二、践行新时代河南文化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华文明的长河涓涓流淌,河南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脉动。河南建设文化强省,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优势明显。深厚的文化积淀,庞大的人口规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等奠定了河南文化发展的深沉力量。但是,河南文化大而不强的现状依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也不容忽视。
(一)公共文化服务仍需加强
文化的生命在于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文艺创作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民群众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但是,河南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文化品牌仍需加强。河南已培育一定数量的文旅文创品牌,但文旅文创产品同质化、低品质问题依然存在,依然缺乏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创意突出、贴近生活需求、旅游吸引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粉丝量超高的文化产品,能够在国内外打得响、打得久的文化品牌产品仍需加强。
文旅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文旅龙头企业的数量与质量是一个省份文化实力的真正彰显,但河南尚没有一家上市的本土文旅企业。打造河南文旅旗舰劲旅,提升龙头企业数量、质量与韧性,依然是河南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仍待加强。数字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标准化,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但是,河南各类线上文化资源存在针对性不够强、实效性不够好,整合度不够高、互动性不够强等问题。
(二)相关文化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河南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河南推进文化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仍不够完善。
资金扶持有待加强。河南文化的蓬勃发展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见效,构建长效投资机制是必然要求。尽管《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有不少举措,但是投资规模、资助额度、支持时限、投资渠道等方面仍需加强。
相关管理机制有待提升。文旅融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一体化运作,文化遗址保护利用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不匹配,文艺团体等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生机活力未得到有效释放。相关区域、部门存在各自为政的制约,难以形成整体与集约开发局面。
人才队伍亟待完善。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文化创意创新的核心,但河南从事文旅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存在储备不够充足、队伍不够健全、结构不太合理等问题。
(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迫在眉睫。河南作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担负文化使命,讲好中华文化、中原文化、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但是,河南文旅国际综合传播影响力及各项单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热度指数排名都较为靠后。作为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厚文化资源的文化大省,河南应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力建设,提升河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科学安排文化发展的格局与架构。
三、践行新时代河南文化使命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展望未来,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因创新而精彩,文明因赓续而辉煌。古老厚重的中原大地,肩负着沉甸甸的文化使命,必须薪火相传、再谱新篇。
(一)坚定文化自信,肩负神圣文化使命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要的力量源泉。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河南文化使命,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深入挖掘河南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脉络中梳理出反映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与普遍特质的文化基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性与延续性,使文化传承与传播在历史与现代、本土与世界之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河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要盘点自身文化资源,从文化脉络中梳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开放包容等文化基因,为建构新时代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出应有的贡献。
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是人类始终不懈的追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求,从文明发展的高度指出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方向,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前行的热情和动力。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要求我们把中华文明的新篇章不断地书写下去,而且要写得更精彩,使中华文明继续焕发新光彩。河南有充分的理由以厚重的文化积淀而自豪,同时也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书写新的文化篇章,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
(二)坚持人民至上,提质升级公共文化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起点上,河南应坚持人民至上,在文化发展上开新局、探新路,提质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需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积极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推进河南文化高质量发展,应以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等品牌体系作为重点任务,形成多元化的文旅文创融合项目,打造多样化的文旅文创产品,在解决文旅文创产品同质化等问题的过程中带动文旅产业的高水平发展,并凸显中原文化影响力。积极强化河南文旅文创品牌的市场印象,打造更多具有河南标识的文化品牌与名片。
提升文旅企业整体影响力。应重视文旅企业整体实力,着力打造企业集群,全力培育数个上市文旅企业,鼎力培育一批龙头文旅企业,强力带动一批骨干文旅企业,孵化一批潜力巨大、生长力较强的新业态文旅企业。文旅企业一旦形成完整的梯度和规模集群,河南文旅整体品牌的影响力必然能实现质的飞跃。积极引导文旅龙头企业以文化服务和产品质量为核心发展壮大,延长生命周期,紧跟时代发展,及时转型,提升文化创新力,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实现转型发展上发挥头部企业示范作用,带动全省文旅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