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种植技术理念与应用研究

作者: 徐顶峰

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种植技术理念与应用研究0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05.029

近两年,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国家对油菜机械化的大力推广,油菜种植模式逐渐由人工种植转向全程机械化种植。随着种植模式的改变,也面临着机播油菜如何夺得高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油菜机械化种植全过程综合分析,探讨油菜高产途径。

我国是油菜种植大国,近年来全国油菜种植面积均超过一亿亩,菜籽油占食用油的40%左右。随着双低(低硫苷、低芥酸)优质油菜的推广,菜籽油已成为“最健康的食用植物油”。

一、油菜的生长特点

江苏里下河地区种植的油菜多为甘蓝型杂交种,直播油菜播期为10月中下旬,翌年5月底收获。全生育期在215天左右。与禾谷类作物相比,油菜对氮磷钾的需求要高很多,此外,所需的微量元素也很高,特别是硼肥,如果缺少会引起花而不实,造成减产。此外,油菜营养元素还田率高,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大部分钾和一半的氮储存在秸秆中,因此油菜秸秆是很好的绿肥,长期还田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并有利于下茬作物壮苗高产。

二、油菜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技术问题

虽然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我国,油菜全程机械化的技术问题仍然突出。一是技术装备的先进性不足,大部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指标无法满足高产高效的需求;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新型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够;三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不够。

2、设备问题

设备是实现油菜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机设备的配套性不强,设备之间的协同性不足;二是农机设备的质量问题,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周期长,影响了生产效率;三是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慢,新型设备的推广应用困难。

3、管理问题

在油菜全程机械化的实施过程中,管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是农机使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二是农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不高,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不足;三是农机使用的成本管理问题,如设备购置、运行、维修等成本高,影响了农机的广泛应用。

三、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现状和挑战

1、我国油菜机械化种植现状

在我国,油菜的机械化种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一些地区开始引进和应用农业机械,但由于地块分散、机械投入大等问题,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的油菜机械化种植正在逐步发展。

2、种植环境的挑战

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对机械化种植的要求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具体的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和机械设备,是全程机械化种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例如,在排水性较差的地区,可能需要选择垄播方式和适合湿地作业的机械。

3、技术设备的挑战

尽管农业机械的种类和性能在不断提升,但如何选择适合油菜种植特点的机械设备,如何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精度,仍是全程机械化种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经济效益的挑战

全程机械化种植需要较大的初期投入,包括购买和维护设备的费用,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费用等。对于许多农户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如何通过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使机械化种植成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全程机械化种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油菜种植技术探讨

通过设置小区试验,筛选出直播油菜适宜群体,并通过对油菜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及播种、群体、肥料运筹、病虫害防治及机械联合收获等方面综合试验,以达到油菜高产的目标。

1、种子处理及播种

在播种之前,油菜的种子需要在阳光下晾晒1—2天,提高种子发芽率。若播期偏迟,亦可以采用浸种催芽的处理方式,缩短油菜出苗时间。油菜采用机械播种,要做到播种均匀,播量精确可调,播深一致,出苗均匀整齐。为达到上述要求,油菜播种机的排种机构也一直是我们探讨的课题。从最初的外槽轮式排种机构,到中期的窝眼式穴播排种机构,到最新的拨齿后排式精量排种机构。在演变过程中,油菜播种质量也有了跨越式提高,从最初的播量不精确、播种均匀度不可控,到现在所用的新式下种装置,已经完全可以做到播量精确可控。

2、科学施肥

根据油菜的生理特点,油菜对磷、硼的反应较敏感,油菜缺硼易引起花而不实。以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为目的,油菜施肥整体方针是“施足基肥、补施硼肥、重苗肥、轻腊肥、重薹肥”。底肥一般每亩地施用复合肥25kg、硼肥0.75kg,有秸秆还田的田块增加尿素7—10kg。越冬前,在油菜5叶期施用尿素7kg,利用高温晴好天气,促进油菜长叶发棵,促进根系生长,为安全越冬和油菜高产奠定基础。根据苗情酌情施用腊肥和返青肥。油菜抽薹期是决定角果数的关键时期,重施薹肥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手段,一般施用尿素15kg。为防止油菜倒伏,可以调节薹肥施用时间及施用量,以达到控制株高的目的。

由(表1)可以看出,相同的施肥量,不同的施肥时间,株高相差15cm;同样的施肥时间,薹肥施用量减半与正常施用量相比,株高降低14cm。为了防止油菜“花而不实”,可以在盛花期结合病虫害的防治喷施硼肥,以提高坐果率。

3、及时防治病虫害

在里下河地区,油菜的主要病害是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主要虫害是蚜虫、菜青虫、菜蛾等虫害。菌核病是油菜大敌,及时有效防治菌核病是油菜夺得高产的关键,每年的3月份,菌核开始萌芽放出孢子,中下旬温度达到15℃以上时,孢子开始产生大量菌丝,这时候油菜正处于花期,在盛花初期结合调查的虫害数据,可亩用40%菌核净40g或40%菜菌乐80g,对油菜进行病虫害防治,控制菌核病的危害,为油菜稳产、高产创造条件。

4、适时收获

油菜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我国油菜机械收获技术仍不算完善,收获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油菜收割过早,脱出物含水率高、粘性大,容易夹带籽粒,造成收割浪费。②油菜收割过晚,角果易炸裂,机械收获过程中籽粒飞溅,浪费很大。③油菜植株分枝交错缠绕,导致分禾撕扯、成熟角果炸荚。针对前两个问题,一是要选择抗裂荚的品种,二是在收获时选择合适的收获期,通过观察发现,在角果层成熟度达到90%时开始收获,可以把浪费降到最低。针对第三个问题,在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了改装,割台一侧安装竖切割器对其进行物理分割,降低了撕扯,减少了收割浪费。

针对人工收获和联合收获的浪费情况进行试验对比,A为人工收获,B为机械联合收获。

由(表2)可知,A1和B两种收获方式产量差距不大。如果在油菜成熟度高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收获如A2,产量反而比B更低,这也说明人工收获过程中的浪费更大。

五、全程机械化种植的高产途径

1、优质种子的选择

优质种子是决定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的基础。选择抗病、抗虫、抗倒伏、适应性强、生长周期适中的种子,可以有效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考虑到机械化种植的特点,种子的均匀度和生育力也需要特别关注。优质种子可以保证播种后的种苗质量,减少田间管理的难度,提高机械化操作的效率。

2、种植密度的调整

种植密度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过低的种植密度会造成土地浪费,过高的种植密度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影响产量。对于全程机械化种植,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操作的效率和精度,从而提高油菜的产量。

3、播种方式的选择

机械化播种方式主要有直播和垄播两种。直播方式适用于土壤湿度适中、排水性好的地块,可以实现均匀播种,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垄播方式适用于土壤湿度偏高、排水性差的地块,可以防止种子在播种后的积水和病害。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播种方式,可以提高播种效率,提高出苗率,进而提高产量。

4、施肥技术的优化

在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的优化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途径之一。为了实现高产,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施肥技术优化:首先,精准施肥。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如遥感、GIS和GPS等,实现对土壤肥力的精确监测,从而为油菜种植提供精准的施肥建议。结合智能化农机设备,如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调节施肥量的施肥机等,可以实现精准施肥,既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又避免了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其次,分期施肥。根据油菜生长的不同阶段,科学的分期施肥,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通过全程机械化的管理,实现播种、追肥等各个阶段的精确施肥。最后,合理配比施肥。针对油菜的生长特点,合理调整施肥比例,确保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供应平衡。通过全程机械化种植的自动调节和控制,实现各种肥料的合理配比,从而提高油菜的产量。

5、病虫害的防控

病虫害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机械化防治病虫害,可以提高防治效率,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机械化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是选择适合机械操作的防治技术和药剂,以及根据油菜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安排防治时间和频率。

6、田间水分管理

适宜的田间水分条件是保证油菜生长的重要因素。机械化灌溉可以实现田间水分的精确控制,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分浪费。机械化灌溉的关键是选择适合地块条件的灌溉方式,以及根据油菜的生长需求和天气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用水量。

7、收割时间的确定

油菜的收割时间对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早收会导致产量不足,晚收会导致籽粒脱落,影响产量和品质。机械化收割可以减少收割时间,提高收割效率,但需要准确把握油菜的成熟期,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8、机械化收割技术的优化

在全程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机械化收割技术的优化是提高油菜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机械化收割技术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收割效率,也可以减少收割过程中的损失,从而提高油菜的产量。首先,机械化收割技术的优化需要考虑到收割机的选择。例如,对于种植面积大、作物成熟度高的地块,可以选择大型收割机,这种收割机的收割效率高,可以节省收割时间。而对于种植面积小、作物成熟度低的地块,可以选择小型收割机,这种收割机的收割精度高,可以减少收割过程中的作物损失。其次,机械化收割技术的优化也需要考虑到收割方式的选择。例如,对于作物成熟度高、果实紧密的油菜,可以选择直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割下作物,减少收割过程中的损失。而对于作物成熟度低、果实疏松的油菜,可以选择摇脱割方式,通过摇脱机的作用,可以将果实摇脱下来,减少收割过程中的损失。最后,机械化收割技术的优化还需要考虑到收割时间的选择。例如,对于气候温暖、降雨稀少的地区,可以选择在早晨收割,这时的气温较低,作物的水分含量较高,可以减少收割过程中的损失。而对于气候寒冷、降雨频繁的地区,可以选择在中午收割,这时的气温较高,作物的水分含量较低,可以减少收割过程中的损失。

六、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1、技术进步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种植技术不断涌现,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例如,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可以根据田间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播种、施肥、灌溉等操作参数,提高操作精度和效率,减少浪费,提高油菜的产量。此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田间环境和作物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测,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在未来,科技的进步将会进一步推动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

2、政策引导的作用

政策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农民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提高油菜的产量。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标准、提供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业机械,提高操作技能,保护环境。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研发支持、市场推广等方式,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在未来,政策引导将会在推动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提高农民的机械操作技能

农民的机械操作技能是决定全程机械化种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新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农民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正确使用。因此,建议在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推广过程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讲座、示范、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机械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新的农业机械,正确应用新的种植技术。

4、建立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农业科技的推广是决定全程机械化种植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建议建立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将科研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农民。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平台、设立科技示范基地、举办科技推广活动等方式,将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效率,提高油菜的产量。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工作。

整体来讲,油菜机械化种植是时代的需要,在这个道路上才刚刚起步,只能结合当下现有的条件做到优质高产。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从培育新品种、种植技术改进、收割机革新等多方面考虑,解决机械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政策引导、农民技能提升和科技推广等手段,推动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实现油菜高产。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作者单位:224153上海市光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大丰分公司)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