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强化的思考
作者: 樊云荣 孔园园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05.040
农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畜牧业则是农业的重点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农业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同时人们对农业要求越来越高。对此,为满足新时代需求,相关部门应不断建设,并强化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本文将围绕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强化展开研究,阐述其重要意义,分析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意义
首先,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兽医新技术的重要性也在随之提高。并且,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推动当地畜牧业发展,以助益整体农村经济进步。因此,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其具体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形势已发生重大的变革,与之前截然不同。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只有当我国的农业经济转型完毕后,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发挥其自身的经济作用。在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能有效助益农村经济的转型。当养殖户、兽医接受新技术时,其专业素养也会得到加强,并转变其思维模式,让其具备现代化生产意识,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因此,相关部门应以促进当地农业转型为着力点,加强兽医新技术的推广。最后,农民的生活质量与科技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当科技水平提升后,农民的生产效能将显著提高,其经济收益也会随之增加。农村畜牧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畜牧兽医新技术体系建立,并取得理想推广效果后,当地畜牧业生产效能将随之提升。同时,当地与畜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也将同步发展,比如食品产业、皮革产业等,当地的总体经济水平都将获得发展,长此以往,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将逐步缩小,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二、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农村畜牧兽医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非常高,其对于农村畜牧业乃至整体农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落实中效果并不理想,而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支持力度不足:任何一种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工作都必须要相应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若缺少此类物质基础,在后续的工作中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经调查,很多基层兽医站的物质条件极差,其所使用的设备老化情况严重,根本无法应对当前的兽医问题,更难以运用新技术。同时,有关部门用于此方面的扶持资金较少,基层兽医站难以自行更新设备,也无法吸引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阻碍兽医新技术的推广与落实。第二,管理不足:在农村地区由于区域限制,导致很多基层地区并没有针对兽医工作的法规。即使有,其落实程度也相对较低。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很多兽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够规范,无法有效解决疫病问题。同时,基层地区的管理力度较低,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各种工作都无法达到理想标准,影响实际推广效果。第三,人员素质不足:在农村地区,不仅兽医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足,当地养殖户的相关素质也有明显不足。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兽医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足,导致具体工作的落实效果不理想。同时,农村养殖户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低,导致相关部门在开展推广工作时,会遇到很强的阻力。第四,宣传效果较差:在实际的宣传过程中,很多地区的宣传部门并没有合理运用各种宣传渠道,仅仅运用单一渠道进行宣传,宣传范围十分有限。同时,宣传形式过于单一,在工作中,相关人员并没有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建立实际的示范点,导致众多养殖户并不能深度理解新技术的内涵与实际意义,无法有效消除推广阻力。此外,相关部门在宣传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养殖情况适时优化自身的推广模式,导致宣传效率与理想效益间差异显著。
三、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强化策略
1、加大建设力度
对于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强化工作中,足够的资金、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扶持性政策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具备这些外在条件,才能建设并强化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以达到理想的推广效果。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相关部门应给予该工作足够的重视,并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针对各地区的具体工作内容,为其提供专业化设备与技术。同时,还应加强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奖金,让此项工作有更强的吸引力。通过资金的投入,该项工作将具备充分的物质基础。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病原学检测室等,并配备相关配套设施,如恒温箱、超声裂解仪等。最后,相关部门应建立与本工作相关的专项支援补贴,并推出扶持性政策,切实建设并强化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体系,达到更加理想的推广效果。
2、完善相关法规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农村畜牧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所开展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对于畜牧兽医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很多兽医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都相对较低。当此类兽医工作人员在面对病害时,将难以有效处理,甚至有可能出现错误操作或是不规范操作扩大危害,对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产生重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在农村地区制定并推行兽医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兽医行业做出严格的法律规范。对于兽医工作人员,应要求其具备专业资格证书,只有具备职业资格后才能进行兽医工作。同时,对于兽医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也应制定严格的法律规范,让其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疫病有效防治,降低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此外,兽医工作人员也应不断加强当地兽医站的专业技术,并加以推广,以强化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效果。
3、加强人员素质
由于农村地区的地域因素,很多基层的兽医专业素质较低,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充满阻力,更无法适应推广体系。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强兽医相关人员的素质,助益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相关部门应定期召集当地的从业者,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新型兽医技术展开培训,以加强基层兽医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与对新型兽医技术的理解程度。并且,相关部门还应在培训内容中添加适当的职业道德内容,让其在培训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时刻保持较为端正、严谨的工作态度,妥善解决疫病问题。同时,针对兽医新技术中一些较为专业的内容,相关部门应聘请专业能力较强的从业者,让其开展新兽医技术专题讲座,或是对基层兽医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指导,使众多兽医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新兽医技术,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切实运用,达到更好的疫病控制效果。其次,完善职业评定制度。对于农村中一些有较高专业能力的兽医工作人员,乡镇的兽医站在对其充分考核后,应给予其相应的高级职称。同时,基层有职称的兽医工作人员,相关部门应对其开展定期考核,若其专业能力长期达标,应适当升级其职称。针对一些多次考核不达标的兽医工作人员,应适当降低其职称或是取消其职称。此外,相关部门在总体评定职称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基层名额,并给予其技术推广补贴。最后,相关部门应从源头上加强兽医工作人员的素质。乡镇兽医站应合理调整人员招聘制度,让一些专业素质较强且具备职业道德的人员投身于此项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给予从事此项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相应的政策性福利。这样一来,该项工作将具备更高的吸引力,使更多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人员自愿参与到此项工作中,从源头上提高了人员的素质。当人员素质提高后,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阻力将显著降低,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强化也将获得助益。
4、强化宣传培训
在强化并建设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过程中,由于众多基层人员的相关素质都相对较低,其对于新技术的理解都不够深刻,导致新技术难以有效推广,难以真正落实。因此,为强化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相关部门应对当地农民展开宣传性培训,让众多养殖户对新型兽医技术产生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相关部门应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与众多养殖户面对面讲解,对于其不理解的问题,应详细讲解,让其了解推广兽医新技术的重要意义。同时,基层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学习新型兽医技术,在其实际工作中应与养殖户深入交流,让养殖户对兽医工作人员产生强烈的信任感,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消除阻力。此外,当兽医工作人员工作完毕后,还要对养殖户说明在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防疫要点,尽量避免疫病发生。
5、加大管理力度
为建设并强化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相关部门应通过加大管理力度以提高基层兽医站的专业性。在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为保障基层兽医站的工作质量,切实提高农村疫病的防治效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建立并完善兽医工作与管理体系,并让当地的各地区的兽医站妥善落实,以加强兽医工作人员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在工作中通过无形的工作氛围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基层兽医站与当地相关部门应建立较为深入的联系,互相交流信息,为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信息保障。在具体建立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充分结合当地具体发展状况以及当地的需求,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管理制度。当管理制度制定完毕后,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发展、变化,定期调整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保证管理制度切实符合当前本地的发展需求。最后,当地的相关部门应针对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兽医工作实施专业化管理,加强管理成效。在这种兽医工作有序展开的情况下,兽医工作的质量将获得显著提升,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也将逐渐建立并得以强化。
6、建立生产基地
在建设并强化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在宣传地区建设畜牧生产基地,以范例的方式引导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并不断发展新型兽医技术。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与专业的科学研究院建立深度合作,运用研究院的专业能力以及相关部门的实践能力,切实建立起具有完善功能的畜牧生产基地,以促进当地畜牧业不断进步。比如,为有效加强某地肉猪养殖,相关部门可以在当地建立畜牧生产基地,为当地养殖户树立典型,达到范例效果。在此过程中,生产基地可以与当地养殖户交流相关经验,明晰当地特点,然后运用新技术展开养殖,在得到较为显著的成果后,养殖户将能够自愿接受新技术。养殖运用时,畜牧生产基地的相关人员应针对其中要点做出关键性指导。此外,当地相关部门在建立畜牧生产基地的过程中,还应与更高级别的科研院所交流、合作。让其派遣专业的研究人员到生产基地中进行专业化指导,以加强畜牧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以及专业化程度。
7、拓展宣传渠道
为强化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相关部门应不断拓展宣传渠道,以加强宣传效果。在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相关部门应重点运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性,以加强宣传效果。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录制兽医新技术的宣传视频,上传到当地的视频网站中;撰写相关的宣传文章,配合以合适的图片,将其上传到相关部门的微信公众号上。其次,虽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有很多明显优势,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是新媒体技术可以比拟的,相同的内容,在传统媒体上发布后,往往比在新媒体上发布更容易让人相信。因此,相关部门还应合理运用传统媒体,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将新技术的推广与宣传内容放置到传统媒体上,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相关内容。同时,其他宣传渠道也应合理利用,比如墙体广告、海报等。总体而言,相关部门应将各种宣传渠道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每种渠道的具体特点,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助益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强化,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
8、优化推广模式
若想建设并强化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相关部门应优化并完善兽医新技术的推广模式,在妥善的推广模式之下,推广工作的实效性将进一步加强,推广体系的作用也会得到强化。在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相关部门在推广的过程中,应深度理解当地畜牧业的基本模式,根据实际内容出发,保证新技术推广模式科学性与适应性。在工作中,相关部门应不断总结当前工作模式中的问题,并根据当地的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加强当前宣传模式的效果。其次,应重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兽医新技术的推广模式。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建立当地的宣传信息平台,将新技术相关的各种信息上传到平台中,当养殖人员或是基层兽医工作人员想要了解相关信息时,能够通过信息平台实时掌握最新的兽医新技术。
综上所述,为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必须将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重视起来。建立并加强其推广体系,强化宣传效果,使该技术能够真正落实于基层,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此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加大建设力度、加强人员素质、强化宣传培训、建立生产基地、拓展宣传渠道、优化推广模式。通过以上策略,将能使兽医新技术在农村地区获得良好的推广,切实建立了推广体系,并加强其总体成效,助益我国畜牧业发展。
(作者单位:273110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吴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7201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