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大豆种子质量情况广泛调研、统计和分析

作者: 肖长文

东北地区大豆种子质量情况广泛调研、统计和分析0

国家相关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制定“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品质”的两扩两提目标,攻坚克难扩面积,千方百计提单产。大豆种子质量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关乎到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为了解大豆种子质量基本情况,本文对东北地区近几年大豆种子质量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统计和分析。

一、大豆种植基本情况和形势分析

作为传统农作物,大豆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对满足我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需求侧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步从以谷物为核心的传统消费结构向以肉蛋奶等动物类食物为核心的现代消费结构转变,导致豆类饲料需求不断提升。从供给侧看,我国大豆表现出进口快速攀升、自给率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曾经是世界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快速攀升趋势,导致目前国内约85%的大豆消费被进口占据,大豆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波动较大,单产水平大约为国际平均水平的70%。生产区域高度集中,产量总体呈增加态势。

1、大豆种子生产情况

2023年,全国大豆繁种面积639万亩,同比增加128万亩、增幅25%,新产大豆种子约11.4亿公斤,同比增加2.6亿公斤、增幅30%。东北地区制种落实488万亩、较上年增加95万亩、增幅24%;黄淮地区制种落实128万亩、较上年增加22万亩、增幅21%,山东面积略降。

2、大豆种子品种推广情况

近年来,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215个,推广总面积8552万亩。其中,前10位品种有黑河43、黑农84、合农95、绥农52、中黄13、齐黄 34、合农69、蒙豆 1137、合农85和黑河 45号,年推广面积2693万亩,占大豆品种推广总面积的31.49%。

3、大豆种子生产、技术管理方面

黑龙江、内蒙、山东、安徽等省是大豆种子生产大省,其中黑龙江省的大豆种子生产量占据绝对多数,全国18个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黑龙江就有9个,大豆种子生产量占全国总量50%以上。

黑龙江大豆种子生产以早熟品种偏多,种子生产地理条件较好,土地平坦、连片、地力肥沃,便于规模化、集约化管理。播种、施肥、除草等多为机械化操作;大豆摇铃期收获后,无需特殊处理,水分即能达到13%左右;籽粒成熟度较好,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但因大豆种子主产区也是大豆大田生产主产区,较难实现倒茬、轮作,对大豆种子品种纯度有一定影响。黑龙江大豆种子生产气候条件一般,秋季易发秋涝、早霜等特殊气象灾害,对大豆生产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大豆种子水分、发芽率指标的影响。山东、安徽等黄淮海区域大豆种子生产地理、气候条件较黑龙江好,但南方空气较北方湿度大,种子水分处理不好容易导致霉变,影响种子质量。

二、我国现行大豆种子质量标准

我国现行大豆种子质量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月14日发布,2012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GB 4404.2-2010)。

标准中规定:大豆原种品种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2.0%(长江以北和高寒地区允许高于12.0%但不能高于13.5%);大豆种子大田用种纯度不低于98.0%,其余指标要求与原种相同。

三、大豆种子近年抽检及部分企业自检数据分析

在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下,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不断强化,种子质量监管工作成效显著。监督抽查力度不断加大,连续开展种子质量抽检,基地全覆盖专项检查等行动,侵权套牌行为得到遏制,种子基地治理有序,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目前共统计到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内蒙等省(区)近几年抽检、委托检验以及部分重点企业自检(毛粮入库自检和成品出库自检)等10103份样品检测数据,其中抽检样品954份、委托检验样品80份、企业毛粮入库自检样品6476份、 企业成品出库自检样品2593份;按检测项目计,其中净度检测数据3179份,水分检测数据9768份,发芽率检测数据10055份,品种纯度检测数据4700份;按种子类别计,其中原种检测数据595份,大田用种检测数据9508份。

因大豆原种检测数据较少,且原种一般为企业生产用,很少用于大豆大田生产,所以,以下数据分析中,仅对9508份大田用种检测数据进行统计。9508份大田用种检测样品中,抽检样品901份、委托检验样品77份、企业毛粮入库自检样品6175份、 企业成品出库自检样品2355份;净度检测数据2982份,水分检测数据9268份,发芽率检测数据9463份,品种纯度检测数据4629份。抽检数据、委托检验数据、企业成品出库自检数据计入成品种子检测数据,企业毛粮入库自检数据计入毛种子检测数据,各项数据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净度检测数据分析

毛粮入库种子因未经过加工,无法开展净度检测,统计到的2982份净度检测数据均为成品种子数据。从数据统计分析看,平均值为99.5%,其中净度检测值99.0%及以上的2978份,占比99.9%,有0.1%的样品未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净度检测值99.1%及以上的有2649份,占比88.8%;99.2%及以上的有2491份,占比83.5%;99.5%及以上的有1445份,占比48.4%。各省检测数据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绝大部分样品净度在99.0%以上,只有少数样品净度能达到99.5%以上。具体情况见表1。

2、水分检测数据分析

成品种子情况:从数据统计分析看,3127份成品种子水分平均值12.4%,其中水分检测值14.0%及以下3117份,占比99.7%;13.5%及以下3101份,占比99.2%,有0.8%的样品未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要求;13.0%及以下2477份,占比79.2%;12.0%及以下3397份,占比36.7%。各省检测数据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绝大部分样品净度在13.5%以下,只有三分之一的样品水分能达到12.0%以下。具体情况见表2。

毛种子情况:6141份毛种子水分平均值12.4%,其中水分检测值14.0%及以下5739份,占比93.5%;13.5%及以下5499份,占比90.0%,有10%的样品未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要求;13.0%及以下4624份,占比75.3%;12.0%及以下2226份,占比36.2%,具体情况见表3。虽有10%的样品水分值不符合国家标准,但在企业生产加工时,水分不合格毛种子可以通过非种用处理解决。

3、发芽率检测数据分析

成品种子情况:从数据统计分析看,3319份成品种子发芽率平均值92.5%,其中水分检测值85%及以上3289份,占比99.1%,有0.9%的样品未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要求;88%及以上3128份,占比94.2%;90%及以上2822份,占比85.0%;92%及以上2147份,占比64.7%。黑龙江、吉林两省检测数据分布基本相同,内蒙古自治区检测数据稍低。具体情况见表4。

毛种子情况:6144份毛种子水分平均值91.5%,其中发芽率检测值85%及以上5655份,占比92.0%,有8%的样品未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要求;88%及以上5366份,占比87.3%;92%及以上4958份,占比80.7%;92%及以上3768份,占比61.3%。虽有8%的样品水分值不符合国家标准,但在企业生产加工时,水分不合格毛种子可以通过非种用处理解决。

4、品种纯度检测数据分析

成品种子情况:从数据统计分析看,876份成品种子品种纯度平均值98.7%,其中品种纯度检测值97.5%及以上851份,占比97.1%;98.0%及以上838份,占比95.7%,有,4.3%的样品未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要求;98.5%及以上624份,占比71.2%,具体情况见表5。

毛种子情况:3754份毛种子品种纯度平均值97.9%,其中品种纯度检测值97.5%及以上2816份,占比75.0%;98.0%及以上2481份,占比66.1%;98.5%及以上1950份,占比51.9%。虽有8%的样品品种纯度值不符合国家标准,但在企业生产加工时,品种纯度不合格毛种子可以通过非种用处理解决。

综上所述,大豆作为我国主要油料及豆类饲料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居民消费向以肉蛋奶等动物类食物为核心的现代消费结构转变,导致大豆需求不断提升,大豆进口快速攀升、自给率不断下降,为此,应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种子质量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大豆主产区东北地区种子质量的现状,旨在为大豆种子质量标准修订提供数据支持,挖掘种子质量提升潜力,进而增加大豆单产,提升我国大豆自给率,保障粮食安全。

(作者单位:150000黑龙江省种业技术服务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