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谷子栽培关键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方法应用
作者: 关奎 文峰 马玉宝 崔海红 吴建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并且国家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出台了相关意见。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做好农村经济建设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
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广泛种植基础。谷子作为中小作物的代表,在满足人民膳食健康需求以及推动种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谷子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我国谷子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一、当前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谷子的栽培情况
谷子产业是通辽市奈曼旗的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奈曼旗的气候、地理条件独特,昼夜温差大,是良好的优质谷子生产基地,因此种植谷子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在当地,谷子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缺乏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生产方式传统、经营主体单一、规模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谷子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下对当前奈曼旗谷子的栽培情况进行介绍:
1、土地经营模式创新
奈曼旗生产基地,例如新镇山嘴村,实行了谷子合作社经营模式,农户只需负责谷子播种,其他相关管理事宜由合作社负责或者全程合作社托管的经营模式。
2、谷子种植情况
奈曼旗常年谷子播种面积25万亩左右,主要以青龙山镇、新镇、土城子镇、沙日好来镇等4个优质谷子种植基地为主,有充足的优质原料供应链。
二、谷子栽培关键技术
1、做好轮作
轮作是一种农业管理措施,通过在不同年份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对于谷子而言,轮作可以有效预防一些常见的病虫害。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中某些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通过轮作,可以打破这种连续性,减少病虫害的累积。
2、深翻整地
①深翻
在上茬作物收获后谷子种植之前,进行土壤深翻处理。在深翻时,要保证土层深度达到20cm左右,并做到无漏耕、无裸露地表。在进行土壤深翻时,要保证耕深、耕匀、耕透。通过对土壤的深翻,能够将深层的土壤翻上来,并且疏松土壤中的土质,为谷子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②整地
一般情况下,要在谷子播种前5—7天进行。整地作业时,要将耕层内的杂草和秸秆全部清除掉,避免杂草与谷子争夺养分和水分。整地是谷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为谷子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还能够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进行整地工作时,需要做好整地工作时的精细处理,提升整地效果。
3、选种
谷子品种的选择对于谷子栽培的质量和产量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选择品质优良、高产、抗病的谷子品种进行种植。在选种过程中,需要对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验,并通过精选操作进行筛选。需要保证种子大小均匀、饱满、色泽鲜艳、没有霉变和虫蛀等现象。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谷子品种进行种植。
4、种子处理
在谷子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采用拌种和包衣两种方法,其中拌种是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将种子与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等拌种剂混合,可以预防病虫害,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种子包衣是将种子用药剂浸泡之后再进行包衣处理。在实际生产中,谷子可采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处理。
另外,浸种是谷子种子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指的是将种子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以促进种子吸水,激活种子内部的生命活动,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吸水可以激活种子内部的酶活性,促进种子内部的生化反应,为种子发芽做好准备。浸种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杀菌剂或杀虫剂,以预防种子携带的病原菌和虫卵。
5、适时播种
播种时要根据谷子生长情况选择最佳的时间进行播种,一般在5月上旬,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增多,有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当地温稳定在15℃时即可进行播种,选择适宜的土壤湿度可以提高谷子的出苗率和保苗率。
谷子播种方式有多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播种方式。其中条播和点播是两种主要的播种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土壤墒情选择合理的播种方式。为了保证谷子的产量,在实际生产中要选择最佳的播种方式,以便使谷子更好地生长。
6、合理密植
为了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密植。在谷子种植过程中,要根据谷子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密植,一般采用条播或点播(穴播)的方式,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可以采用机械直播的方式。
7、田间管理
①间苗
当谷苗3—4叶期,应进行间苗,将其生长空间内的杂草、残株、病株、虫株、弱小株及过多的分蘖及时拔除。对于播种深度不均匀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补苗,保证谷苗生长的连续性。
②中耕除草
在谷子整个生长过程中,要进行3—4次中耕除草工作,促进谷子根系的生长。尤其是在孕穗期和抽穗前要进行中耕除草工作,在谷子生长初期,使用浅耕工具(如锄头)进行浅耕,以去除表层杂草和疏松土壤,但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谷子根系;在谷子生长中期,使用深耕工具(如犁)进行深耕,以进一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展,同时去除深层杂草,也可使用专门的除草机械,如中耕除草机,进行中耕除草,这种方法效率高,但需要根据谷子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机械。在谷子播种后,还可使用覆盖物(如塑料薄膜、草席等)覆盖地面,以抑制杂草生长,同时保持土壤湿度。
③做好水肥管理
在抽穗扬花阶段和灌浆阶段要做好灌溉工作。如果田间出现干旱的情况,可以采取地面喷水的方式进行灌溉处理。如果田间出现积水情况,则需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谷子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做好施肥工作,尤其是在孕穗期和抽穗前要做好肥料施用工作。在灌浆阶段,需要做好叶面喷肥工作,通过叶面施肥的方式来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在抽穗扬花阶段可以对其进行叶面喷肥处理,可以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另外,在抽穗扬花阶段还要做好灌浆期的管理工作,保证谷子有充足的水分。如果田间出现缺水的情况,需要及时做好灌溉处理。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采用化肥、农家肥和尿素等方式来进行施肥处理。此外还需要做好除草和追肥工作,保证谷子有充足的养分进行生长。
在谷子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做好追肥工作。对于幼苗期来说,不需要追肥,在谷子幼苗长出5—7片叶子时进行第1次追肥。如果在谷子长到30cm以上时,可以进行2次追肥。在施肥过程中,要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对于杂草较多的地块需要先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同时要注意,如果在施完肥后3—5天内遇大雨,需要对土地进行灌水处理。
④防倒伏
谷子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防倒伏的工作。在谷子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对田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并通过及时灌溉和施肥的方式来预防倒伏情况的发生。如果谷子出现倒伏情况的话,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扶直处理,或者是使用生长调节剂对谷子进行喷施处理。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耕培土等方式来预防倒伏情况的发生。
8、收获
收获是谷子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关系到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如果不能及时收获,会造成谷粒发霉、发芽,从而降低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要及时收获,避免因晚收造成损失。
①适时收获
谷子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不能等到籽粒变成灰白色后再收割,否则会降低谷子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当谷穗的颖壳变黄、变硬时,谷穗籽粒变得干燥坚硬时即可收获。谷子适时早收可以增产10%—15%。所以应根据种植地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品种特性以及产量指标来确定适宜收获期。
②清选和晾晒
清选是把脱下的谷粒、谷糠和秕谷分离开来;晾晒是指把谷子晾晒干燥,使其达到合适的含水量。
③脱粒和筛选
脱粒前要将谷穗和谷粒分开堆放;筛选时要把瘪谷、杂质和秕谷分开堆置。
9、贮存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贮藏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合理地选择贮存方式,避免谷子出现霉变等问题。在实际贮存过程中,需要做好通风和防虫等工作,以保证贮存的效果。此外,在储藏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防潮工作,防止谷子出现发霉等问题。
三、谷子常见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谷子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对其产量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1、谷子常见的病害
①纹枯病
纹枯病在谷子植株上的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或灰色的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形成不规则的白色或灰色斑块。在严重的情况下,病斑会融合成一片,导致叶片枯死。在茎秆上,病斑通常呈灰白色,有时呈环状或条状,严重时会导致茎秆腐烂。
防治方法: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醇粉剂拌种。选种抗病品种。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合理稀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谷子收获后及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田间菌源。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可用三唑酮、戊唑醇、井冈霉素等药剂喷雾防治,注意不同药剂要轮换施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②叶枯病
叶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它从叶缘或叶尖开始侵染,初期病叶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色或褐色斑块。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扩大并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可达叶片的1/3到1/2,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病害更易发生,且发展迅速。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适当施加有机肥,提高谷子的抗病力。还可采取65%代森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实施防治,每隔7天—10天喷1次,连喷3—4次。
③谷瘟病
谷瘟病,又称为稻瘟病,是一种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影响谷物作物。这种病害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谷子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谷瘟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原菌可以在空气中形成孢子,通过风传播到新的谷子植株上。病害的症状通常在谷子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出现,表现为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谷子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为了防治谷瘟病,在播种前可采用药剂拌种,规格为每50kg种子拌西力生活赛力散0.15kg。
④白发病
谷子白发病,又称为灰背、枪杆、看谷老、刺猬头等,是一种由谷子白发病菌引起的系统性侵染性病害。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谷子的幼苗时期,粪肥、土壤及种子表面的卵孢子随谷子的发芽而萌发,后从中胚轴、胚芽鞘及幼根表皮直接侵入,逐渐蔓延至生长点,随生长点分化进行系统侵染,各种症状得以表现。幼芽时未接触到土壤表面就变色,扭转弯曲,最终完全腐烂,称为“烂芽”,使谷田缺苗断垄,降低产量。主要症状是:病株上部2—3片叶片不能展开,卷筒直立向上,叶片前端变为黄白色,称为“白尖”。白尖变褐,枯干,直立于田间,形成“枪杆”。病叶叶脉分裂成细丝,形似白发。
防治方法:为了防治白发病,应在发现白发病症状的时候,及时拔除病株。在种植阶段,可将40%浓度的敌克松粉进行拌种,也可将种子进行反复冲洗,避免种子带菌。
⑤黑穗病
黑穗病,又称为黑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谷物病害,主要影响谷物的穗部。黑穗病在谷物穗部上的症状表现为穗部出现黑色或深褐色的粉末状物质,这些粉末实际上是病原菌的孢子。随着病情的发展,穗部会逐渐干枯,最终导致穗部变形或死亡。
防治方法:为了有效防治黑穗病,可选择三唑类(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拌种,通常比例为种子重量的0.1%—0.2%。
⑥谷子锈病
谷子抽穗后的灌浆期,在叶片两面,特别是背面散生大量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可散出黄褐色粉状孢子,像铁锈一样,是锈病的典型症状,发生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当病叶率达1%—5%时,可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第一次喷药,隔7—10天后酌情进行第二次喷药。
2、谷子常见的虫害
①蚜虫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蚜虫的种类繁多,它们可以寄生在各种植物上,包括谷物、蔬菜、果树等。蚜虫在植物上的主要症状是叶片卷曲、变形,生长受阻,植株生长缓慢。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吸引蚂蚁和其他昆虫,进一步加剧植物受损。
为了防治蚜虫,可释放蚜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这些天敌可以捕食蚜虫。也可在谷子周围铺设防虫网,阻止蚜虫进入,或者在田间悬挂粘虫板,利用蚜虫对颜色的趋性,粘捕蚜虫。
②粟灰螟
粟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谷子钻心虫,谷子粟灰螟是一种寄生在谷子(粟)上的害虫,以幼虫钻蛀谷子茎基部,苗期造成枯心苗,拔节期钻蛀茎基部造成倒折,穗期受害遇风易折到造成瘪穗和秕粒。主要危害谷子的叶片和穗部,造成叶片枯黄、穗部干瘪等症状。
为了防治粟灰螟,可采用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等,在粟灰螟的成虫产卵高峰期前施药,以减少卵的孵化率。
综上所述,谷子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种子处理、合理轮作、科学施肥、适时播种、合理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这些技术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研究谷子的生长规律和病虫害发生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栽培方案,从而实现谷子生产的可持续性。
(作者单位:1.028300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3.028324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治安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