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露梅生长特点和价值效益及栽植管理技术的经验探讨

作者: 周成珍

新形势下,随着林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金露梅作为观赏性植物类型之一,具有根系发达、耐干旱、耐严寒等特点。当前,在开展金露梅栽植与管理过程中,涉及多方面技术要点内容,倘若一旦出现技术使用不到位,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栽植质量及成效。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围绕金露梅的生长特点及价值效益进行有效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栽植与管理技术要点,并结合常见病虫害类型进行全面防治工作,从而为其他种植户开展好金露梅的栽植与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

一、金露梅的生长特点和价值效益

1、形态特征

金露梅作为灌木类植物之一,生长高度居于0.5~2m之间,在植株茎秆上出现许多红褐色或灰褐色的分枝与小枝,叶柄偏短上面还存在柔毛。植株叶片呈现长圆形,长宽尺寸约为1cm×0.5cm。在开花期间,在植株顶枝开出数朵花,其中花瓣呈现出黄色、萼片呈现出卵圆形,长度为1.5mm。

2、分布特点

当前,在许多国家与区域均分布有金露梅,通常生长在高山区域。这类植物具有较强的外界环境适应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即便是在零下低温环境条件下也可以正常生长,最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6~25℃。一般情况下,金露梅生长在海拔1500~3500m位置,主要生存于灌木丛、山坡、高山草甸等,特别是处于湿润的土壤环境条件下可以快速生长,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等特征。

3、价值效益

从金露梅的生态价值来看,具有耐干旱、耐严寒等优势,植株根系发达,可以在保持水土、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一植株具备较强的生长力、抗病性,可以选择在退耕还林区域进行栽植工作,这也成了这一区域的主要灌木树种类型。金露梅枝叶繁茂,呈现出金黄色的花朵颜色,生长周期长,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可以选择在花园、公园等区域开展广泛栽植,受到广大种植户的追捧与喜欢。与此同时,金露梅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其中花朵、叶片等部位均可以直接用来入药,可以发挥出健脾化湿、消暑等功效。此外,金露梅的茎叶可以作为茶饮的主要原料,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从金露梅的应用范围来看,相对比较广泛,实际需求量稳步增加,采取科学合理的栽植管理模式,可以切实促进金露梅植株的健康生长,更好发挥好金露梅的综合价值与经济效益。

二、金露梅栽植技术要点

1、选择苗圃地

在开展苗圃地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从自然环境因素来看,要尽量选择地形平整、浇灌方便、土壤肥沃、运输便捷的地块,以沙壤土为主要类型,保持pH微酸性或中性,避免选择地势低、易积水的地块,不然就会出现湿度过大而产生植株烂根的问题。从经济发展因素来看,苗圃地的实际种植面积需要满足经营需求,种植地周边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在3年内未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通常情况下,一般不要将菜地改成苗圃地,特别是前期种植过茄科和土豆等农作物的土地,这类地块发生根腐病的概率偏高。

2、采集和处理种子

①采集种子

初秋,金露梅种子逐渐成熟,要掌握良好的采集时机,如果采集过早会导致种子成熟度不够,如果采集过晚会导致成熟过度而出现脱落情况。在实际开展采集种子过程中,要坚持轻拿轻放的基本原则,可以在地面上进行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再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振落处理。此外,要及时将采集好的种子放入容器中,及时搓掉果实上的果皮,并将其放入清水中剔除漂浮杂物,并从水底捞出果实进行晾晒。

②处理种子

在处理种子环节,可以采用清水浸润的方式挑选出颗粒饱满、外表完整、无病害的种子,为了提高金露梅种子的实际出芽率,可以将种子直接放置于层积沙中进行催芽处理。在上冻前期,可以将种子放置45℃水中进行浸泡2d,再使用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h,再从中捞出来用清水洗净并放置到长宽1.5×1.5m的沙坑中。结合种子放置的实际数量,在沙坑底部进行铺设厚度30cm的鹅卵石或砖块,这样更有利进行排水处理。在中间位置进行放置沙子与种子的混合物,每间隔1m进行扦插农作物秸秆,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种子的通风性能。在春天开展播种前期,可以提前2d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及时浇灌水分,等到20%的种子开裂以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3、整地与做床

在开展播种前期,要提前做好土地的平整、深耕、施肥、消毒剂做床等各项工作,及时清理干净苗圃地内的石块、枯草等杂物,将不平整的地表进行整平处理,然后再进行翻耕控制35cm深度。在进行底肥施加过程中,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要肥料、以化学肥料为辅助肥料。为了更好地提高施肥效率,降低氮元素的损耗情况,在提前堆肥处理环节要适当进行混入浓度为4%的过磷酸钙。少数区域在实际整地环节,还要适当进行添加硼、锰、锌、铜等微量元素。此外,在开展土地翻耕、施肥过程中还要同步进行消毒工作,这样可以实现地下病菌、虫害的全面灭杀。在具体消毒环节,可以将硫酸亚铁干粉与细土按照1:50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并将其直接撒在苗床上。在完成浅耕以后再进行细耙,直接翻出地块中的石块、树根等,再将土壤进行整平。在做床过程中,可以采用高床育苗方式,禁止过量浇水出现水涝问题。其中在进入秋季以后,地块土壤相对比较干旱,这个阶段苗床一般高于地表10~15cm。

4、及时播种

在完成前期的整地与做床等各项工作以后,要着手准备播种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年5月上旬,可以沿着苗床进行播种混合物5行,播种幅度为12cm,播种量15kg/hm2,在完成播种以后及时开展镇压工作。此外,可以选择用细沙进行覆盖种子,用水进行苗床喷洒。在实际催芽过程中,维持苗圃地温度20℃,每天进行翻动种子2~3次,等到1/2种子咧嘴露芽以后就可以开展播种工作。如果在春天时节开始播种,在播种前期要对种子进行轻轻揉搓,采用撒播、条播等手段。在出苗前期,要保障苗床湿润,从而可以降低由于环境干燥而导致种子实际出苗率大幅度下降。一般情况下,外界温度控制在20℃,10d就可以出苗,20d以后出苗齐整。在出苗前期,还要坚持少量多次的浇水原则,保证苗床不干燥。与此同时,还要选择透光率70%、高度2m的遮掩网,避免太阳直射晒伤苗木。在种子出苗2周左右,要及时做好温湿度的调控工作。

5、播种后管理工作

等到金露梅幼苗长到3~4cm的时候可以开展间苗、补苗及定苗工作。一般条件下,可以选择在下雨天借助移苗器进行打孔移苗,控制好实际留苗数量,在完成补苗工作以后要立即进行水分浇灌。在苗期,还要及时做好松土除草工作,特别是在每年5~6月及时开展追肥2~3次,其中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完成浇灌工作以后可以用草直接进行覆盖。在春季、秋季两个时期,可以采用分麋繁殖的形式加强管理,确保苗木分株以后还带着土坨,避免出现根系伤害的情况,直接用塑料袋进行包裹根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在小苗长出针叶以后,就可以开展追肥处理,每间隔10d进行追肥1次,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但是在每年7月下旬要停止施加氮肥,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比例,这样可以有效杜绝出现苗木徒长的情况。

①培育实生苗

等到金露梅苗木生长到30~60cm的时候,在第二年开春前夕就可以进行移栽工作,保持株间距为20×30cm,在完成栽植工作以后要进行开展浇水、施肥、除草等各项工作,连续开展喷洒尿素2~3次,等到生长2年以后就会开花结果。少数植株种植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下,当年就能正常开花,5年左右就可以结果。

②培育大苗

在早春时节,针对定植苗要及时开展浇水、除草等工作,还要加强施肥管理,选择浓度为0.5%的尿素作为叶面肥料进行喷施,在进入夏天的时候金露梅植株就会开花。在快速生长时期,要连续进行施加肥料2~3次,促进花芽分化,从而可以更好实现植株的开花与生长。除此以外,还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在进入秋季可以施加有机肥、钾肥等,促进植株生长与木质化,这样的方式可以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需求。

6、整形修剪

在具体育苗环节,为了保障金露梅植株的健康生长,要对植株株型进行修剪与美化。在具体修剪环节,要注意侧枝短截,通过短截的形式可以保障植株树冠形状饱满,从而更好地开花枝条。如果不开展种子采集过早,那么需要及时清理干净残花,如果枝条密度过大也要及时进行疏除。为了维持植株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在实际培养环节要进行短截长势过旺的枝条。

三、金露梅嫩枝扦插技术

1、扦插前准备工作

在开展嫩枝扦插前期,要充分考虑到金露梅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合的种植地块,一方面要确保地块的土壤疏松,另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在选择好育苗地块以后,及时开展石块、杂物的清理工作,选择1m×10cm×10m的苗床,这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还要选择五氯硝基苯800倍液及时开展土壤消毒工作。

2、选择嫩枝和剪穗

为了开展好嫩枝采集工作,往往选择树龄5年的金露梅作为采集树种,这样可以更好提高成活率。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嫩枝达到半木质化的状况,就可以选择在上午或晚上两个阶段开展采集工作,如果在午后阳光直射下进行采集会出现水分大幅度流失的状况,从而直接影响到实际成活率。在完成前期采集工作以后,要将根部放置在水中浸泡处理,避免阳光直射产生危害。为了更好提高实际成活率,要剪成5~15cm的剪穗,每一段上保留3个以上的叶节。

3、扦插生根剂

在实际开展扦插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生根剂,当前市场上生根剂的种类多样,要结合实际生长情况科学选择,在生根剂中进行浸泡2h后就可以进行扦插。

4、插穗后管理

在实际开展生根环节,要严格控制温度20~30℃,如果温度低于20℃那么生根相对困难,而且生长速度缓慢。如果外界温度过高,可以采用遮阳保护的方式进行降温,这样可以直接遮盖掉一半的光照,而且每天要进行喷水3~5次,从而实现温湿度的合理有效控制。一旦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外界温度低、湿度大,那么这个阶段就不需要开展喷水处理。在实际插穗环节还要严格控制好光照强度及时长,否则会影响到插穗的实际成活率,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出现蒸腾作用变强的情况,进而影响到生根情况。在完成插根光照以后,可以在其上方进行覆盖遮阳网,这样可以杜绝太阳光的直射。一般情况下,扦插生根周期为25d,在这个时期要及时加强日常观察各种,合理控制好水分,从而维持苗床的湿润度,这样可以促进金露梅幼苗更好生长与发育。

5、后期管理工作

在完成扦插工作以后,要经常性开展苗床检查工作,观察遮阳网上覆盖的薄膜是否已经被破坏,有没有被风吹开。在后期管理工作中,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可以提高幼苗的实际成活率,为扦插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金露梅作为灌木品种类型之一,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特点,在苗期生长时期对干旱比较敏感,要及时开展水分浇灌工作,确保苗床不出现积水情况,促进幼苗更好生长与发育。

四、金露梅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白粉病

在金露梅生长过程中,一旦感染白粉病就容易出现叶片卷曲、枯焦甚至枯死的情况,进而直接影响到花朵的正常开放,这会大大降低实际观赏价值。在嫩叶感染病害以后,少数叶片会呈现出紫红色的圆形水渍状病斑,与健康位置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叶片背面会产生白色状物,严重情况下会产生叶片枯萎脱落的问题。这类病害比较容易发生在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如果长时间降雨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此外,通风不当、管理不良等因素也会导致发病概率大幅度上涨,从而直接影响到金露梅植株的抗病性。

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在种子还未发芽前期,可以选择石硫合剂喷洒3~4次,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生长环境,可以采用多菌灵与百菌清进行交替轮流使用,每间隔1周开展一次喷洒。一旦发现病害的时候,要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可以选择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以1500倍液进行连续喷洒2~3次,每次间隔1周,从而有效实现白粉病的控制,保障金露梅植株的健康有序生长。

2、根腐病

在金露梅幼苗阶段,经常性会出现各类病害,其中以根腐病最为常见,通常情况下在播种半个月之后采用浓度为0.5%的代森锌溶液进行喷洒,每间隔1周连续用药5~6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根腐病的发生概率。在出苗以后,还要关注根茎腐病与猝倒病的发生情况,采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提前预防与有效灭杀。

3、小绿叶蝉

在金露梅植株出现小绿叶蝉虫害以后,要及时采用浓度为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以1000倍液进行全面防治,在出现虫害初期阶段,要连续开展3次用药,每次间隔1周。同时,还可以采用浓度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剂以10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处理,从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4、白粉虱

在出现白粉虱虫害以后,可以选择浓度为10%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以1000倍液进行喷洒,也可以选择浓度为10%的毗虫咻可湿性粉剂以1000倍液进行喷洒,连续开展用药2~3次,每间隔1周进行防治。

5、古毒蛾

在金露梅生长发育过程中,古毒蛾作为较为常见的虫害类型之一,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可以采用药剂防治为主,在出现虫害初期阶段,可以选择浓度为20%的除虫碾悬浮剂以7000倍液进行有效防治。

新形势下,随着林业种植的现代化发展,林木栽植与管理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在金露梅种植过程中,要全面加强与研究栽植与管理技术要点,从而推进金露梅的生产效益最大化。在具体开展栽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明确不同时期的栽植要点,根据实际生长状况,加强全面管理,还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各类病虫害类型,采用针对性、有效性的具体措施进行全面防治工作。特别是对于广大种植人员来说,要科学规范栽植与管理工作,从而推动金露梅种植产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林业经济稳步提高。

(作者单位:810500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林草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