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棚樱桃优质高产种植管理技术的优化和完善

作者: 姚佩萍

甘肃省天水市近年来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付出了显著努力,致力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樱桃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基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相关部门制定了“南果北移”的发展战略,旨在培育优质的南方果品,逐步替代那些不适合当地生长的传统果品。这一战略的实施,有望为当地农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这一目标,设施温室栽培成为关键途径。因此,应重点关注设施樱桃温室的技术细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樱桃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大棚樱桃生长特性

1、生长温度

樱桃喜温喜湿,喜肥,最适生长温度15~16℃,适合种植的地区年平均温度不低于10℃。

2、樱桃生长湿度

樱桃树对于环境湿度的适应性较为敏感,既不宜处于过度湿润亦不宜过于干燥的环境之中。在其整个生长周期内,对水分的需求尤为显著。特别是在收获阶段,水分的供给显得尤为重要。若此时缺乏适当的灌溉,可能会对果实的品质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因此,为确保樱桃果实的优质产出,于收获期间务必注意适时的浇水措施。

3、樱桃生长土壤

樱桃宜在土层较厚、土质较好、土壤较疏松、通风较好的砂壤土上种植, pH值以6~7.5为宜。

4、樱桃生长周期与过程

樱桃的花期是55~60d。其果实发育过程非常短暂,早中熟种30~40d,晚熟种40~50d。

二、园地选择

樱桃园选址需考虑光照、土质和排灌条件。樱桃喜光,良好光照可促进其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土壤要求疏松、透气、深厚,砂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中到微酸,有机质含量至少1%。灌溉方面,滴水法节水且有助于树木生长,排水系统需保持畅通。樱桃成熟度高,不耐贮藏,因此园址宜靠近销售地且交通便利。

三、大棚设施

在植株生长至一定程度后,再着手进行温室的建设工作。这时,相关的基础设施将更为完善,以确保温室的顺利运营。在温室的构建中,主要选用热镀锌管作为骨架材质,拱杆则通过1.2mm的钢丝精细焊接而成。在覆盖薄膜时,将特别留意防止膜的撕裂,以维护温室的密封性并防止漏风现象的发生。此温室设计独特,具备高透光率、卓越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此外,强调在扣棚前后对整个棚体进行全面的检测工作。一旦发现任何损坏,将立即采取修复和补强措施,确保温室结构的稳固与安全。在搭建温室支架时,将充分结合樱桃品种的特性以及立地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主蔓的生长方向。一般而言,主蔓应由北向南延伸,首先由东向西,然后由西向东,最后按照第二条、第三条线的方向平行排列。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进出和操作,将在铁丝上每隔1m插入一根竹竿。为了满足樱桃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建议在棚房内安装滴灌和渗灌系统。此外,为了实现对大棚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控,还将在温室内装备温湿度计、CO2浓度计等精密仪器,以确保樱桃生长环境的优化与控制。

四、品种配置、砧木选择

我国南方地区的主栽樱桃品种以果实大、色泽艳、风味独特、耐贮运而备受关注。在设施栽培中,应优先选择冷量需求低、早熟的品种,如“红灯”和“早大果”。同时,为了延长供应期,可引入早、中熟优质品种,如“先锋”和“美早”,进行巧妙的品种组合。

砧木作为樱桃树幼苗的基础,对生长势、寿命和果实质量有重要影响。在设施栽培中,砧木需具备良好的嫁接亲和性、广泛的适应性、抗病性强和早熟的特性,以保持树木矮小紧凑,便于管理。

尽管大多数樱桃都是自花自果的,但是,如果配上适当的传粉树,则能明显地提高坐果率和产量。选择授粉品种时,应选与主栽品种相似或相近的品种,并具备出色的经济性状和互交结实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大部分品种花粉量丰富且开花时间相近,应选择能正常开花并具备异花授粉结实能力的品种。推荐配置至少30%的授粉品种,以3个主要杂交种为宜,每个品种占比约为1/3。在小型果园中,最佳配置是传粉树与主栽品种交替种植。为确保最佳生长环境,建议南北向栽植,并挖掘沟渠、施入有机肥后彻底浇透。

五、栽植准备、密度与树形

在秋末至初春,为确保幼苗存活与健康,假植工作至关重要。假植时,挖掘深约40cm的沟渠或土坑,将幼苗平置于坑内,以湿土覆盖,从根部至叶尖均需得到保护以防脱水。种植前,筛选苗木品质,剔除病弱苗,修剪受损部分。用石硫合剂和生根粉浸发,保持根的活力,加速生根,增加存活率。

一般在春季播种,即土融后至苗出芽前,通常为三月中上旬至下旬。温室内种植时,株高差异不超过2m可适当放宽间距。各地需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调整种植策略。栽种时,确保根系舒展,覆土深度与原深度相当。踩实土壤,浇水至充分渗透,以土封闭穴口,形成高约30cm的土墩,保持土壤湿度。建议采取由南至北的栽植方式,纺锤形树形,株高2~3m,干高50~60cm。

六、温度、湿度管理

落叶果树是一种典型的天然休眠植物,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才能保证其正常的休眠。在低温条件下,樱桃树适宜的低温是0~7.2℃,并需维持这一温度范围达26~60d,才能顺利完成自然休眠过程。

1、温度管理

①催芽期

在起始阶段,要避免过快和过高的温度提升。若温度提升过快或过高,会导致萌芽迅速开花,进而降低坐果率,影响小果发育和膨大,最终可能引发早花落果。升温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前两天温室气温维持在20~30℃之间。其次,日间拉开纱帘,棚内的气温维持在13~15℃,晚上6~8℃,连续2~3d。再提高到日间16~18℃,晚上7~10℃,持续2~3d。最后,日间完全拉开棉帘,若棚内温度过高,可开启通风孔降低温度,使白天温度维持在20~23℃之间,夜间温度维持在7~10℃之间。

②萌芽期

在幼苗生长阶段,为确保其健康发育,必须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日间气温应维持在28℃以下,而夜间则不得低于0℃。为实现这一目标,推荐采取以下温度调节措施:首先,确保大棚密闭性良好,通风孔均处于关闭状态。日间,拉开棉帘,让阳光充分照射至室内,以提高室温。至夜间,重新覆盖棉帘,以维持室内温度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塑料温室内的气温主要依赖于阳光照射,因此,通过适时开关和揭开棉帘等方式,可有效调节室内温度。

③开花期

始花期:白天人工传粉,温度19~21℃;蜂媒传粉温度22℃,不超25℃;晚上5~7℃。

盛花期:日间气温20℃,晚上5℃。上午10:00~15:00,温室内气温最高,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为确保樱桃生长环境的舒适度,应启动通风设施以降低棚内温度。若降温过程较为缓慢,可采取临时措施,如调整纱幕的位置以遮挡部分阳光,确保光照和热量分布均匀。在樱桃生长过程中,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是相互关联的关键因素。此外,稳定的地温对植物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需予以充分重视。

④坐果后

结果后,大棚内的气温应维持在24~28℃之间,最高不能高于33℃。

2、湿度管理及控制

①催芽期

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75%,有利于幼苗的萌发;如果湿度太高,可采取通风、控水或盖塑料薄膜等措施;如果湿度太低,可以通过喷水、喷水或浇水等方法来提高土壤的湿度。

②萌芽期

大棚内水分由土壤和大气水分组成。因大棚常封闭,室内湿度可能过高,可通过浇水和换气调整土壤湿度。湿度大于80%时,可通风降温,不影响室温。浇水也可降湿。缺水时,灌水后盖膜或分次轮换穴灌,膜下滴灌为佳。

③开花期

花卉生长需要稳定的湿度环境,需精确控制空气湿度。花期时,湿度应保持在50%~60%,落花期则控制在60%以下。通过放风排湿来调节湿度。花卉开花前浇水后需覆盖薄膜以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则避免浇水以免影响花朵开放。这些措施有助于花卉健康生长。

④坐果后

在樱桃树完成坐果之后,必须逐步调整棚内的湿度至70%。当进入硬核期,若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以满足果实的生长需求,则应及时进行浇水并补充肥料,以促进果实的快速膨大。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樱桃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七、花果管理

1、提高坐果率

开花前10d左右,晴天时打开通风孔,让花朵自然接受光照,不影响温度管理。光照有助于花器官的发育,必要时可采用人工或蜜蜂授粉。芽后梢变软时,拉枝调节生长角度,剪除过密和过旺生长的枝条。新梢长至15cm时,保留8cm摘心,持续对背面强生长枝摘心。

2、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的效用:

增大果实,提升色泽与品质,加速成熟,提高商业价值。集中营养供给,降低非生产性消耗,增加挂果数量。合理控制负载量,保持树体健壮,奠定连续高产和稳定产量的基础。处理过程中,选择性疏除树冠内部的弱小枝条和多年生簇状果枝上的弱小和畸形花朵。若花芽充足,可优化营养分配。疏果工作应在生理落果后进行,针对体积小、形态异常、光照不足、色泽不佳、品质低劣的果实进行疏除。

3、提高品质

①改善光照

果实着色初期,应摘除遮挡阳光的叶片,但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果树生长。为提高着色效果,采果前15d左右,建议在树冠下方铺设反光膜,增加果实光照强度,促进均匀着色。

②增加昼夜温差

在果实从着色到成熟的过程中,为确保糖分的有效积累,白天应维持适宜的高温,而夜晚则应将温度适当降低,使昼夜温差保持在大约12℃的水平。这种温度调控措施有助于优化果实的糖分积累过程。

③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硬核期后,为优化果实生长环境,可提高棚内温度。此举降低空气湿度,加快果实蒸腾速度。蒸腾作用增强,提升糖分运输效率,进而提高果实含糖量。此系列措施旨在确保果实品质,为收获优质果实奠定基础。

④加强水分管理

为了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要保证土壤的最大持水率为60%~80%。尤其是从膨大到成熟期间,必须采取小水勤浇的策略,以预防土壤湿度的剧烈波动。这种稳定且细致的灌溉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果实采前出现裂果现象,从而确保果实的品质与产量。

⑤根外追肥

花后两周,叶幕形成初期,为保证果实正常发育与提升品质,施肥宜间隔10~15d一次。这一措施能为水果提供必需的矿物营养,尤其是钾素,对提高水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适宜的肥料可以增加果大,增加糖含量,确保产量与品质。

八、后期管理

1、整形修剪

①塑造树体结构

针对1~3年生的樱桃树,主要目标是营养生长,几乎不产生果实。为达到此目标,推荐采用树冠疏层型整形法。主干高度保持在0.8~1m,第1、2、3层分别保留3~4个、2~3个骨干枝。层间间距为0.7~0.8m和0.5~0.6m,整体树高控制在2.5~3m。整形时,辅助枝培育也关键,幼树期可通过侧枝辅助实现。

②拉枝

一年生新梢长0.2~0.3m,枝干软,便于软化开角。操作时先捏软底部,再用牙签撑开。两年生树应在萌芽前拉枝。若第一年未成功开枝,次年更易操作。主枝和辅枝离地0.5m以上,均匀分布伸展。拉枝角度为主枝70~80°,辅枝90°。处理硬枝先软化再牵引,以防断裂。第一层第三,四支主干抽枝后,短截中央主干丰满春枝,促发二次主干。第三级主干培育同第二级。

③刻芽

通过对主干进行合理的短截处理,可以有效提升侧枝的出芽率。为确保侧枝在垂直方向上生长或出现,需对主干两侧的饱满枝杈进行精确刻芽。此操作旨在消除垂直方向或垂直生长对侧枝生长的潜在干扰。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确保主枝交错排列,实现均匀分布,并维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条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