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优质小麦种植技术规范应用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

作者: 祝清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环保、可持续生产,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是绿色优质高产小麦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而且能够保证小麦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对有关技术要点展开论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播种

1、选用品种

为了实现绿色优质高产的小麦生产,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至关重要。在选择品种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譹?訛品种的高产性是关键。选择那些在类似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品种,可以确保在单位面积内获得更多的收获。品种的稳定性也是高产的重要保障,稳定的产量可以减少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譺?訛品种的优质性也不容忽视。优质的小麦品种可以生产出更优质的面粉和食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例如,选择蛋白质含量适中、硬度适中、色泽好的品种,可以制作出更加美味可口的面食。

?譻?訛对品种抗逆性的考量。抗逆性强的品种能够在各种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生长和产量,如干旱、洪涝、盐碱等。这样的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小麦生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在选择品种时,必须要选用经过审定并推广的品种。经过审定的品种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减少生产风险。同时,推广的品种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表现。

2、种子处理

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这一环节的工作对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作物的生长以及防治病虫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选种:选种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病虫害粒和瘪粒,提高种子的纯度和品质。通过选种,可以将不饱满、有病虫害的种子剔除出去,保留健康、饱满且外表有光泽的种子。选种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风选、筛选、水选等。在进行选种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种子特性选择合适的选种方法。

②晒种:在晒种的过程中,种子会受到阳光的照射,这有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种子的新陈代谢。此外,晒种还可以有效地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进行晒种时,需要注意晒种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暴晒导致种子的损伤。通常控制最高温度不超过30℃,在自然光下晾晒1天即可。

③药剂拌种:药剂拌种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通过将农药与种子混合搅拌,可以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这层药膜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对种子的侵害。在进行药剂拌种时,需要注意药剂的种类、浓度和用量,避免对种子造成损伤或对环境造成污染。一般来讲,可以选用辛硫磷作为拌种药品,每100kg种子,配以0.2kg药剂,并倒入4-6L的水,持续搅拌4-6h为宜。

3、适时播种

在选择播种时期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如果土壤墒情适宜,早播通常是更好的选择,可以为小麦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而提高产量。以山东菏泽地区为例,通常选择秋末冬初播种,以保证小麦能够提前完成分蘖,为植株提供足以度过寒冬的养分。

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来说,早播和肥力较高的田块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然而,对于晚播或肥力较低的田块,则要适当稀植,以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生长不良。衡量山东菏泽地区的普遍种植密度,通常在每公顷55000-65000株之间。

除了种植密度,播种深度和行距也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合适的播种深度和行距可以保证小麦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防止倒伏,并提高整体的生长质量。在山东菏泽成武县的种植基地中,一般种植者会选择将行距控制在20-25cm,株距则为15cm左右,既能保证作物产量,又可避免小麦植株之间发生恶性竞争。

二、土地整理

1、地块选择

?譹?訛地块的土壤质地对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是最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类型。这样的土壤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有利于小麦根系的发育和植株的生长。

?譺?訛地势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了便于排水和灌溉,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地块较为适宜。这样可以避免积水导致的涝害和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保证小麦生长的水分需求。

?譻?訛种植人员需要兼顾对前茬作物种类的考察。小麦的种植地块最好为休闲地或种植绿肥的地块,这样可以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在选择地块时,还应尽快避开污染严重的地区。工业排放、农药残留等污染源都会对小麦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尽量避免在这样的地块上种植小麦。

2、土壤改良

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基石。为了确保小麦的优质高产,必须关注土壤环境的改善。对于瘠薄、盐碱、砂质等不良土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良土壤质量。

增施有机肥是一种有效的改良方法。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而且有机肥中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逐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种植绿肥也能够有效改善不良土壤。绿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的植物,将其翻压入土中,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同时,绿肥还能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和释放。在盐碱地种植绿肥,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盐碱状况。

除此之外,秸秆还田也是一种实用的改良措施。小麦收割后,将秸秆覆盖在田面,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同时,秸秆在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秸秆还田还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和小麦的生长。

三、田间管理

1、灌溉

考虑到小麦增产和资源节约两大核心目的,在应用小麦种植技术时,需要根据其生长需求和土壤墒情,适时进行灌溉。

小麦是一种需水量较大的作物,整个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小麦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小麦需要更多的水分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因此,在这些关键时期,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以满足小麦的需求。

土壤墒情是指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在灌溉之前,需要对土壤墒情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灌溉以及灌溉的量和时间。如果土壤水分含量过低,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如果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土壤通气性变差,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甚至引起根部病害。因此,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适时灌溉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在进行灌溉操作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农田排水问题。在小麦生长期间,如果田间积水过多,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因此,需要及时排除田间的积水,保持土壤通气性好,防止土壤湿度过高,引起病害和烂根等问题。

2、施肥

施肥是小麦高产和优质的重要保障,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基肥、种肥和追肥等不同类型的肥料,以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①基肥

基肥是在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主要作用是为小麦的生长提供持久的养分供应。基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的需肥量来确定,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在施用基肥时,要注意均匀施肥,避免施肥过多或过少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②种肥

种肥是播种时施用的特殊肥料,其旨在为小麦苗期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种肥的施用量并非越多越好,如果施用量过大,会导致肥料浓度过高,产生烧苗现象,对小麦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减产。因此,在选择种肥时,需要特别注意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吸收率。为了确保种肥的养分含量高且易于被小麦吸收,可以选择一些高效肥料,如磷酸二铵等。

③追肥

追肥是在小麦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主要是为了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养分供应。追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应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在追肥时,应选择易吸收、效果快的肥料,如尿素等。同时,要注意适量施肥,避免造成养分过剩或不足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施肥方式。在施肥时,应将肥料均匀撒在小麦行间,并立即覆土,以免肥料流失或烧伤小麦根部。同时,要注意保持田间的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3、除草

在小麦的生长期间,除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作业。杂草的生长,不仅会与小麦争抢养分,还会争夺光照,从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因此,种植农户需要时时关注田地中的作物生长情况,发现杂草的长势过快或数量过多,则应立即进行除草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除草时,可以采用人工除草或机械除草两种方式。人工除草虽然费时费力,但它可以更加细致地清除杂草,避免误伤正常作物,主要适用于小范围种植区域内的精耕细作。而机械除草则以农机设备代替人工,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杂草,但需要注意避免对小麦植株造成机械损伤,更适合在大规模农场或种植基地中使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可以更好地平衡除草效果和生产效率。

此外,利用化学药剂清除杂草,也是现如今主流的除草方法。该方法不仅效率高,且针对性强,农户可以根据麦田中杂草的主要种类,科学选择药品。比如,以播种娘蒿、荠菜为主的田地,可以选用苯磺隆,以每亩1.0g有效成分加水30g的用量喷洒,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甚至直接将其杀死。如果田中杂草以野燕麦为主,则可以用6.9%骠马水剂加20%的溴苯腈乳油100ml加水喷雾。

四、病虫害防控

小麦病虫害防控是保障小麦高产和优质的关键。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以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

1、对于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等,可以在小麦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使用药剂进行拌土或喷雾,以减少土壤中的虫口密度。在生长期间,如果发现有地下害虫危害,可以使用药剂进行灌根或喷雾防治。

2、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真菌病害,注意通过合理施肥、控制种植密度和通风、及时排水等措施,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如三唑酮、丙环唑等。

3、针对小麦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种植者需要定期检查、人工捕杀或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在使用药剂时,尽可能选择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像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或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4、为了更好地进行病虫害防控,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通过定期检查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增强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五、收获与贮藏

1、适时收获

在小麦成熟期,收获工作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必须根据天气情况和品种特性,适时进行收获。过早或过晚的收获都可能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收获时机的选择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判断。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下,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通常会更高。因此,在收获前应关注天气预报,尽量选择在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收获。如果天气预报显示即将有降雨或潮湿,应及时调整收获计划,以免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

不同品种的小麦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在选择收获时机时,需要考虑品种特性。比如,某些品种的小麦在成熟期时对湿度的敏感性较高,如果收获时湿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小麦品质下降。因此,对于这些品种的小麦,应选择在湿度较低的时段进行收获。

收获后的小麦需要及时晾晒、干燥,以防止霉变和腐烂。晾晒和干燥的过程需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以促进空气流通。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曝晒或潮湿,以免影响小麦品质。在晾晒和干燥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检查小麦的情况,如发现有霉变或腐烂的情况,应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小麦的质量进而造成更大损失。

2、安全贮藏

在贮藏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是关键,因为适宜的温湿度能够延缓小麦的陈化和霉变过程,从而保持小麦的品质和口感。同时,防虫防霉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因为虫害和霉变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和安全。

为了实现小麦的安全贮藏和品质的稳定,除了控制温湿度和防虫防霉等基本措施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例如,在收获后要及时晾晒,降低小麦的水分含量,以提高其耐贮性。此外,对于长期贮藏的小麦,需要定期进行通风和翻动,以防止小麦结块和陈化。

除了对贮藏条件的控制,定期检查也是保证小麦安全贮藏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升高、湿度过大、虫害滋生等,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已经出现异常情况的小麦,需要及时进行晾晒、熏蒸或使用其他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以防止问题扩大和影响小麦的品质和安全。

综上所述,绿色优质高产小麦种植技术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品种等条件,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做到科学种植、精细管理。通过推广和应用绿色优质高产小麦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274200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九女集镇人民政府(成武县九女集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