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玉米施肥现状对高产施肥技术应用的研究分析
作者: 杨卫军在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施肥作为栽培种植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玉米品质和效果的关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受市场监管不力、技术体系建设不完善、技术推广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玉米栽培种植中的施肥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以至于影响玉米栽培种植的效果。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针对玉米施肥现状,对高产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高产玉米栽培种植技术中的施肥技术管理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玉米栽培种植技术发展迅速,而施肥环节作为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一环,如何针对玉米生长时期特点与养分需求,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路径成为高产玉米栽培种植技术发展的关键。因此,针对玉米施肥现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设计高产施肥技术,对于促进玉米栽培种植技术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一、玉米高产施肥技术的重要性
玉米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粮食安全。在玉米生产中,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高产施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据研究表明,科学施肥可以使玉米产量提高10%~20%。施肥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还可以改善其品质。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玉米籽粒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籽粒品质;适量的磷肥可以促进玉米籽粒的充实,提高籽粒含油量;适量的钾肥可以提高玉米籽粒的抗病能力和贮藏性能。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等问题,而科学施肥则可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结构。
二、玉米栽培种植施肥现状分析
在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玉米要想正常生长发育,除了从水和空气中吸收非矿质元素以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13种必需的矿质元素,尤其是氮、磷、钾、硫、钙、镁等元素是玉米生长必需的,并且整体需求量也比较大,但受种植区域实际情况和土壤特点影响,实际栽培种植时很容易出现某一种元素缺失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使用合理的施肥原则进行施肥操作,以此满足玉米生长元素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玉米施肥时受施肥理念影响,存在底肥用量不足、施用结构不合理、施肥时机选择不科学、施肥技术使用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玉米栽培种植生长发育的效果。
1、底肥施加不合理,存在整体用量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在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底肥是玉米栽培种植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但从玉米种植底肥施加现状来看,大部分种植户在施加底肥时过分重视化学肥料的使用,对有机肥使用不够重视,这主要是因为时代发展背景下畜牧业养殖总量减低,有机肥源主逐渐较少,并且集中在少量养殖户受众,在实际施加时种植户大都倾向于用化学肥料代替有机肥,以至于影响底肥施加的质量和效果。
2、化肥施加结构不合理,存在施加品种单一的问题
从目前玉米种植现状来看,在施肥环节种植户受自身知识素养和种植理念的因素影响,在实际施加肥料时,种植户施肥具有盲目性特点,在实际施肥时以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普钙及部分硫酸钾和低浓度复合肥为主,随着逐渐施加,种植土壤不仅出现磷超标和氮、磷、钾比例失调等问题,还会导致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失衡,出现地力下降,抗逆性减弱等问题,进而影响到玉米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3、施肥时机选择不合理,肥料作用发挥不明显
从目前玉米栽培种植现状来看,种植户在施肥时一般根据历史种植经验进行施肥,加上肥料价格逐渐上涨,在实际种植时,种植户施肥的次数比较少,并且也没有根据品种的不同熟期进行优化,选择追肥时机大都一致,结果造成早熟品种供肥期过晚,晚熟品种供肥期过早,错过了最佳施肥时机,以至于影响施肥的效果。其次,在实际施肥时,种植户对施肥的时机把握不够精准,仅在播种期施肥,以至于受雨水冲刷出现玉米生长后期脱肥的情况。
4、施肥技术方法不科学,肥料的利用率较低
在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施肥是需要一定技术的,并不是将肥料洒在种植区域就行,尤其是种肥距离的把控对肥料实际利用率影响极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实际施肥时,仍然存在种肥同床、种肥隔离不够的问题,在玉米栽培种植时会因为施肥深度不够或与玉米种距离过近,以至于出现烧种或烧芽的问题,严重影响玉米栽培种植的效果。并且,在实际开展玉米施肥时,施肥方式相对传统单一,在实际施肥时,没能合理采取沟施或穴施方法,大都以表土撒施为主,以至于影响肥料的实际利用率。
5、市场监管不完善,肥料质量参差不齐
从目前化肥市场现状来看,由于种植规模的不断增加,目前化肥品种越来越多,其作用也千奇百怪,虚假宣传、规格不规范、过于追求效果的元素超标等问题充斥在化肥市场中,这不仅给种植户选择肥料带来困难,还会因为化肥质量问题进而影响玉米栽培种植的质量和效果。
6、科学高产施肥技术推广不完善,种植户科学素质较低
在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受文化程度影响对施肥元素思考与科学施肥技术研究不够重视,在实际施肥时缺少技术标准规范,导致各施肥环节的落实存在偏差,以至于影响到玉米栽培种植施肥的效果。而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科学高产施肥技术推广体系和措施不够完善,种植户对高产施肥技术了解不多,进而影响到玉米高产施肥技术使用的质量和效果。
三、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1、加强玉米需肥特点分析,明确施肥原则
在高产玉米施肥技术研究过程中,分析了解玉米需肥特点,明确施肥原则是基础,也是提升施肥质量的关键,从玉米生长特点来看,玉米的植株相对高大,叶片肥大,整体需肥量较高,作为高耐水作物之一,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其自身需要的养分有13种矿质元素之多,尤其是氮、磷、钾、硫、钙、镁等元素是玉米生长必需的,并且整体需求量也比较大,并且每个生长周期,其对不同元素的需求也不同的。因此,在实际对高产玉米施肥技术进行分析时,首先要了解不同状态下,玉米需肥特点,如在不同土壤环境下,普通田的磷钾含量较低,而高产田的氮磷含量较低,在实际施加时就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确定不同元素的施用量,同时,在玉米的不同生产周期,其需肥品类和用量也有不同,如在玉米的发芽和苗期,玉米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在实际施肥时用量就比较少,而开花期,玉米生长的速度快,需要的养分也比较多,并且,不同阶段玉米对元素的需求也不同,如玉米的开花期对氮的需求量比较大,但在玉米的苗期则对磷比较敏感,在这一时期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在实际施肥时,就需要增加化肥的用量和品种,以此有效满足玉米的不同养分需要,以此为高质量施肥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有效提升玉米栽培种植的品质和产量。综上所述,在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析时,需要从不同土壤、不同生长阶段两个环节进行分析,以此确定施肥的品类和用量,在此基础上,坚持“广施有机肥、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补充微肥”的原则。有效优化施肥结构,不断提升玉米高产施肥的质量和效果。
2、合理施加底肥,构建玉米高产环境
在玉米施肥过程中,底肥环节的施加,对玉米栽培种植的品质和产量影响极大,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玉米栽培种植中,底肥施加环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底肥结构不合理、有机肥用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底肥施加效果,甚至影响到玉米的生长环境,进而出现玉米栽培品质和产量降低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对高产玉米施肥技术进行分析时,可以基于上述分析,对底肥环节进行优化,通过合理施加底肥的方式,以此构建玉米高产环境,不断促进玉米栽培种植效果。在实际施加底肥时,首先要加强底肥施加前处理,主要是对种植区域进行整理,不仅要对种植区域进行平整,还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对土壤结构进行松散,同时通过适时采取深耕操作,以此不断提升底肥利用率,提升底肥施加质量和效果。其次,要加强底肥中有机肥的比重,在实际施加时,基于种植区域土壤成分分析,合理配比土壤养分,以有机肥料为基础,针对种植区域特点合理配置化学肥料,以此满足底肥施加需求,从而提升底肥施加效果。不仅如此,还需要针对有机肥缺少的现状,通过广辟有机肥源的方式,在原有动物粪便基础上,可以通过秸秆还田和秸秆覆盖技术的方式,通过秸秆还田形成积堆肥、厩肥、沼气肥等方式,结合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方式,不断提升有机肥源总量,为后续用肥结构改善,提升底肥施用效果提供基础和前提。
3、改善单一施肥比例,合理优化化肥使用结构
在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点分析过程中,从目前玉米栽培种植现状来看,用肥结构单一、缺少合理结构配比的问题严重制约肥料作用的发挥,甚至种植区域还会因为化肥元素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出现土壤养分流失的问题,影响后续种植的效果。因此,实际对高产玉米施肥技术进行分析时,可以基于上述分析,通过改善单一施肥比例的方式,合理优化化肥使用结构,以此提升玉米栽培种植的效果。在实际改善施肥比例时,主要是通过推广配方施肥的模式,对玉米种植中需施加的氮、磷、钾进行科学配比,以此强化肥料施加效果。首先,针对玉米栽培中氮肥用量进行控制,主要是针对不同土壤环境,在做好底肥施加基础上对氮肥用量进行有效控制,如高产地区氮肥的用量要控制在340~390kg/hm2,用量最多不超过420kg/hm2;而中产、低产种植区,也需要逐步递减,一般每一级别用量降低到60~70kg,有效避免氮肥用量过大,影响施肥效果。而磷肥用量的配比则是,高产区域施肥量控制在120~180kg/hm2,每一级别逐步递减30kg,以此确保磷肥施用合理有效。钾肥的比例,则是参照高产区用量控制在90~150kg/hm2,最高不超过180kg/hm2,每一级逐级降低25~30kg。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基于土壤养分化验分析,对微量元素肥料的配比进行合理控制,是以锌、硼元素为主,一般保持在每公顷施用15~30kg,以此确保施肥结构的合理性。在实际优化施肥比例时,还可以通过推广专用肥及高浓度复混肥的方式,通过测土、配方、生产、供肥、施肥指导一体化服务,加强对专用肥、高浓度复混肥的使用,以此简化化肥比例配比,有效提升玉米栽培种植施肥的质量和效果。
4、加强施肥时机把握,采取科学施肥方法
在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析时,施肥时机的把握与科学施肥方法是极为关键的,在实际规划施肥时间,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需求,通过采取施足底肥,轻施提苗肥,重施拔节肥,补施穗粒肥等方式,以此确保玉米高产施肥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际施肥时,底肥施肥主要是在种植前两周进行实施,通过有机肥和迟效性肥料为主,化肥和速效性肥料为辅,以此提升土壤肥力、疏松土壤,有效增强土壤养分,促进玉米高质量生长发展。其次,是种肥的施加,实际施加时,主要以速效性化肥为主,采取种肥隔离的方式,以速效氮肥为主,补充基肥和种肥的不足,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所需。然后,是苗期的施肥,在实际施肥时,主要在幼苗4~5叶期进行施肥,通过早施、轻施和偏施的方式,对长势好的旺苗壮苗可少施,对小苗弱苗适当多施,以此确保玉米生产所需。同时,要加强对秆肥、穗肥、粒肥的控制和管理,在实际施肥时,主要是针对玉米不同生长期间表现的状态,针对不同状态进行肥料的施加,以此保证玉米每个周期都能获取对应需要的生长元素,从而不断提升玉米栽培种植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际施肥时,要尽量避免表面撒肥的施肥方式,要加强施肥方法的科学掌握,尤其是种肥距离的掌握,以此避免施肥方法不科学,对种子造成损坏。
三、改善玉米施肥现状,促进高产施肥技术发展的意见建议
1、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提高准入门槛
为有效改善玉米施肥现状,促进高产施肥技术发展时,主要是要针对目前肥料市场现状,提升玉米肥料准入门槛,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尤其是对肥料的生产、销售、使用及管理行为进行监管,并通过定期抽样检查留存或批量检查颁发合格证的方式,以此有效提升玉米用肥实际质量和效果。同时,要加强对玉米用肥优化设计,重点从专用肥、混合肥等方式进行肥料研发,以此为高质量、高产玉米施肥提供有效的技术基础。不仅如此,要加大对化肥监管打假力度,通过公布打假电话等,同步加强奖惩制度建设完善,以此不断提升玉米肥料质量和效果。
2、加强高产施肥技术推广
在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目前玉米施肥现状,以问题为导向,对目前玉米施肥中存在的底肥用量不足、施用结构不合理、施肥时机选择不科学、施肥技术使用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产生问题原因分析,并对施肥情况进行优化与完善,并形成全面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此为高产施肥应用奠定基础。同时,要基于高产栽培技术建立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尤其是重点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宣传栏、图书角、横幅、知识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对高产施肥技术的宣传,并根据示范推广的方式,由示范户让种植户直观感受高产施肥技术的效果,进而通过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玉米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促进玉米栽培种植技术的优化与发展。
总之,施肥环节作为玉米种植栽培的重要环节,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因此,针对玉米施肥现状,尤其是现阶段施肥环节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从施肥时机、施肥比例、施肥总量、施肥方法等方式进行设计和优化,以此形成全过程高质量施肥设计,有效推动玉米高产施肥技术优化发展的同时,配合丰富多样的技术推广措施,促进玉米种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831100新疆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