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西瓜栽培技术合理应用优化细节的深入探讨
作者: 宋振秋西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除具备解渴的功能之外,果肉和汁液中还富含大量的维生素与葡萄糖,能够给人们的身体补充所需的养分。随着市场对西瓜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得西瓜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山东省泗水县曾获得西瓜之乡的美誉,当地在西瓜的种植方面有着一套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可在西瓜种植中对这套栽培技术合理应用,以此来确保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
一、西瓜育苗
1、品种的选择
泗水县是山东省的产瓜大县,可将当地品质和产量双高的品种作为首选,这是优质、高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要保证所选的西瓜品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环境适应性,可以适应低温环境,能在光线弱的环境中保持正常的生长态势。砧木可以选用全能铁甲或是青研等砧木。
2、准备苗床
背风向阳地是最适宜作为西瓜苗床的地块,可以按照2.5∶1的高宽比设计苗床的规格,并使主仰角达到26.7°以上。育苗棚搭好之后,应当在其周围挖掘深度为0.5m左右的沟槽作为防寒沟,墙体的宽度应不低于60cm,结构与标准的温室大棚相同,在此不做赘述。营养土的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的营养土使用比例有所差别,为保护西瓜幼苗的根系不受损伤,可将营养土装入塑料材质的营养钵中。
3、适时播种
(1)播前处理
西瓜播种前要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具体如下:
①浸种。将选好的西瓜种子置于经过消毒处理的专用容器内,随后向容器内注入55-58℃之间的水,要确保水位比容器内的西瓜种子略高出5cm左右,将种子和水充分搅拌,时间以10分钟为宜。随着不断地搅拌,容器内水的温度开始下降,当水温降至40℃左右时应停止搅拌,继续对西瓜种子浸泡4小时以上。达到时间后要及时从容器内将西瓜种子取出,用清水将残留在种子表面的黏液冲洗干净,并在干燥通风处晾晒,之后便可催芽。
②催芽。西瓜浸种完毕后要及时催芽,操作过程中应当确保温度不低于30℃。选用一块干净的布料用水浸湿后,将浸泡好的西瓜种子包裹起来,催芽期间要随时观察种子的出芽情况,当胚芽的长度达到5mm时便可播种。
(2)播种
西瓜播种前要按照土壤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温度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段,即地表以下10cm的土壤温度保持在10℃以上便可播种育苗。向营养钵中施入浓度为1.8%的阿维菌素1000倍液,然后捣孔播芽,并用预先配制好的药土进行盖种,药土的厚度以1-2cm为宜,在其上覆盖地膜保温、保湿,搭设小拱棚、封吊膜,将西瓜芽播种到芽盘内,并在出苗后10天左右开始嫁接。
4、苗床管理
(1)控温
当西瓜播种后,在正式出苗前应控制好吊棚内的温度,日间以25-35℃之间为宜,夜间的温度应当不低于14℃。同时还要对地温进行有效控制,日间的地温应保持在18-20℃之间,夜间的地温应不低于16℃。西瓜苗出土后应当将苗床面上覆盖的地膜及时揭去,西瓜幼苗未长出第一片真叶前,吊棚内日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0-22℃,夜间应不低于15℃。
(2)湿度控制
在西瓜播种之前要对育苗棚进行烘干处理,正常情况下,播种之后不给苗床补水,当西瓜出苗后,棚内的湿度会进一步增大,此时可选择晴天的午时将棚上的天窗开启通风排湿,以此来降低棚内的湿度。在西瓜幼苗期的整个阶段,只要苗钵内的表土不干就不需要浇水,当需要浇水时应选择晴天,并在浇水后的午时采取通风排湿的措施,以降低棚内的湿度。西瓜出苗前棚内的相对湿度以90%以上为宜,出苗后相对湿度应当控制在70%以下。
(3)光照
西瓜播种后要对苗棚加盖草帘,以此来达到保湿的效果,当遇到阴雨天时草帘可以24小时不揭,晴好的天气时,可于上午8时至下午5时将草帘揭开,这样可以起到透光增湿的作用。小苗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会因为气孔全部开大而突然失水,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要在中午前后适当的遮阳避光,防止造成小苗死亡。在幼苗期的整个阶段,应当将棚膜封严,并盖草帘保持湿度。
(4)施肥
西瓜幼苗长至1叶1心时,应当在补水的过程中补施叶面肥,育苗期补肥的次数以2-3次为宜。
(5)嫁接苗管理
瓜苗播种7-12天后,待子叶彻底平展便可进行嫁接,为提高嫁接后的成活率,可以采用劈接法。瓜苗嫁接完毕后,最为适宜创口愈合的温度为25-28℃,并且要使苗床保持适宜的湿度,以免接穗因失水过多而凋零萎蔫,这样可导致成活率下降。需要注意的是,西瓜苗嫁接后3-5天,要避免拱棚内的湿度过高,以70%-80%之间为宜,若是湿度过高,则可能引起烂苗的情况。嫁接苗期间,光照并不是很强,不需要遮挡,只要在苗上铺设地膜即可。
(6)炼苗
西瓜苗正式定植前1周左右要通风炼苗,以此来增加苗床的通风量,日间将小拱棚全部揭开,夜间再盖好,这样可以使西瓜苗对定植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有助于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可在定植前1-3天,选用苯醚甲环唑,以喷施的方式给药,可以预防炭疽病的发生。
二、瓜苗移栽
1、栽前整地
为增加地温,并减少化肥及农药的用量,提高西瓜的品质和产量,可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秸秆回填相结合。在1月下旬开挖深度为40-50cm左右的瓜沟,秸秆的用量控制在4000kg/667m2左右,用秸秆将瓜沟填平并压实。选用8kg的菌种、100kg的豆饼和110kg的小麦麸子,混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撒布到压实的秸秆上,随后在其上覆盖厚度为20cm的细土,浇水渗透,并在覆盖地膜后打通气孔,要确保通气孔穿透秸秆,由此在瓜苗生长的前期阶段不需要施用化肥。
2、测土施肥
按照测土仪器对施肥品种及施用量合理确定。在西瓜苗正式移栽前的1个月,对种植地精细整地并足施基肥,可以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用量控制在4-5m3,并配以高浓度的复合肥,施用量控制在80kg左右,也可选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施用量分别为40kg和30kg。可在瓜苗定植行挖设深度为25cm、宽度为1m左右的瓜沟深施肥,并在施肥之后用旋耕机将肥料旋匀,随后作畦,要求畦面的宽度达到2.7m,并将土壤整平、耙细。同时,根据检测结果补充适量的微肥和中量元素肥料。施放有机肥时应当将50%的肥料施入到瓜沟中,其余的50%撒施到土壤内,化肥应全部施入瓜沟中,并采取深翻的方法使肥料埋入深层的土壤中,与土壤混匀,以此来提高肥效。
3、合理定植
泗水县可在每年的2月上旬-3月上旬这段时间对西瓜苗进行定植,当采用五层覆盖的方法时,可在2月上旬开始定植,若是采用三层覆盖,则可在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定植时,地表以下5cm的地温应当保持在13℃以上,选择晴好的天气对西瓜苗定植,种植密度控制在750-770株/667m2。
三、田间管理
西瓜苗移栽时,为提高成活率,并确保优质、高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当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1、肥水管理
(1)伸蔓期施肥
当西瓜蔓的长度达到70cm左右时,可在距离植株根部50cm的位置处开设沟槽,采取沟施的方法为西瓜补充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可以选用硫酸钾,施用量控制在15kg/667m2,并按照测土配方数据施用微肥;当西瓜苗进入到膨大期后,可结合施用磷、钾肥,前者可以选用磷酸二铵,后者可以选用硫酸钾,施用量分别为15kg/667m2和10kg/667m2。
(2)水分管理
西瓜苗移栽入大棚内正式定植后,应当浇1次小水,浇水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浇透即可;西瓜苗生长进入中期后,只要不遇到干旱的天气基本上不需要浇水,定瓜之后应当浇1次大水,浇水之后应当及时通风;西瓜成熟后,在采收前10天应当停止浇水,这样能够提升西瓜的品质,给瓜农带来更加丰厚的收益。
2、温度管理
西瓜苗进入缓苗期后,要保证大棚内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以30-32℃为宜,定植后的3-5天不放风,以免导致温度降低。当西瓜苗进入伸蔓期后,可适当降低棚内的温度,坐果时棚温应当控制在25-28℃左右;西瓜果实开始膨大后,日间的温度应当控制在32℃以下,夜间的温度应不低于20-22℃,昼夜的温差保持在10-12℃之内。可以通过调节通风口的大小来控制通风量,以此来达到控温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当大棚内的温度低于13℃时,西瓜可能会出现变形和厚皮的情况,如果低温持续3-5天,则西瓜表面可能出现裂纹。
3、植株调整
在西瓜主蔓伸蔓后至第一朵雌花正式开放这段时间内,应当每隔5-7天整理1次瓜蔓,以确保主蔓按照一定的规律向前持续延伸,多余的侧蔓可在生长到20cm左右后剪除。所选的西瓜品种为中大果时要保留主蔓,侧蔓选择距离根部比较健壮的留2条。
4、辅助授粉
通常情况下,西瓜在定植30天后便会开花,如果是早春栽植的西瓜,通常会在授粉阶段因棚内的温度偏低导致昆虫的活动量不够,无法满足授粉的需要。因此,要采取人工辅助的方式为西瓜授粉。最佳的授粉时间为早上的7时-10时,主蔓上留第三朵雌花,侧蔓上留第一朵雌花,并做好标记。
5、定瓜
以人工的方式为西瓜授粉后,当大棚内多数西瓜的重量达到1kg以上时,可采取滴灌的方式浇1次大水,度过裂瓜期之后便可正式定瓜。将果型不正、表面有明显病伤的幼果摘除,保留正常节位、果型好的瓜,每株只留1个。
四、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害的防治
泗水县西瓜种植的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以及病毒病等。要了解病害的典型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防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病害对西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炭疽病
①主要症状。炭疽病是泗水县西瓜种植期间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病害,在高温和高湿的条件下,会增大该病害的发生几率。发病初期,西瓜的茎叶和果实表面会出现斑点,呈圆形和水浸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变为褐色和黑色,伴随出现同心轮纹,最后会干枯死亡。
②防治措施。在该病害发生的初期阶段,可以选用浓度为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制成800倍液,或是选用浓度为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制成400倍液,也可选用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制成500倍液,以喷雾的方式给药,每间隔7-10天用药1次,连喷3次可以见效。
(2)枯萎病
①主要症状。患枯萎病的西瓜植株在白天时会呈现出凋谢、萎蔫的现象,待到早晚时分现象会消失,西瓜植株恢复正常。该情况持续4-5天后,西瓜植株会死亡。在植株基部的皮层上有明显的纵向裂纹,从中会流出胶质状物体,这是致病菌侵染维管束所致。在老瓜区,枯萎病是西瓜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②防治措施。在该病害尚未发病前或是发病的初期阶段,可以选用适宜的药剂进行预防,如果病害蔓延,则用药防治的效果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可在西瓜定植期间,选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2kg与100kg的细土混合后,施入到定植穴中,或是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制成500倍液、用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制成1000倍液,对西瓜进行灌根,每个定植穴的药液灌入量控制在250mL。枯萎病发生的初期阶段,应当以病株根际为中心,开挖深度和半径均为10cm的圆形坑,从而使主根裸露出来,随后选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制成500倍液,或是用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制成1000倍液,对西瓜灌根,每个定植穴的药液灌入量控制在500mL。
(3)蔓枯病
①主要症状。该病害侵染的主要对象为西瓜的茎蔓,少数情况下,也会对叶片和果实造成侵染。瓜蔓染病后会在长节附近出现椭圆形的病斑,呈灰白色,病斑上密布小黑点。
②防治措施。针对蔓枯病可以选用浓度为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制成700倍液,以喷雾的方式给药,每隔1周用药1次,连续3-4次可以见效,降雨前喷药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也可选用浓度为95%的敌克松可溶性粉剂制成500倍液,或是用浓度为40%的甲醛制成100倍液涂抹于病患处。采取扒土晒茎的方式,能使该病害的蔓延得到有效控制。
(4)病毒病
①主要症状。该病也被称为花叶病,发病时叶面会出现黄绿相间的花斑并变得凹凸不平、茎叶扭曲、瓜蔓茎尖叶片卷曲。蚜虫是病毒的传染源,高温、干旱的天气会增加该病的发生几率。
②防治措施。要对病毒的传染源蚜虫进行有效防治,当该病大规模发生时,可以选用浓度为1.5%的植病灵可湿性粉剂或浓度为20%的病毒A乳剂,制成500倍液后,以喷施的方式给药,由此可以达到防治的效果。
2、虫害的防治
(1)蚜虫
蚜虫不但对西瓜的危害较大,而且还会传播病毒病。所以要加强防治,可以选用浓度为10%可湿性吡虫啉粉剂制成2000倍液,或是用浓度为50%的避蚜雾可湿性粉剂制成2000倍液,以喷雾的方式给药,由此可以达到防治的效果。
(2)螨类害虫
此类害虫的高发期和危害期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6月下旬,为提高防治效果,可以选用浓度为20%的哒螨灵可湿性粉剂制成1500倍液,以喷雾的方式给药,由此可达到防治的效果。
(3)潜叶蝇
幼虫潜入叶肉之前是用药防治的最佳时期,为避免潜叶蝇产生抗药性,可对如下药剂交替使用:浓度为75%的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制成3000-5000倍液、浓度为75%的西维因可湿性粉剂制成3000倍液等。用药防治时要控制好用量和用药次数,以避免过量引起药害。
综上所述,泗水县作为山东省内西瓜生产的大县,在西瓜栽培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是当地西瓜能够始终保持优质、高产的重要原因。在未来一段时期,要对现有的西瓜栽培技术不断改进,使其更加完善,以便更好地为西瓜种植服务,如此方可给瓜农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作者单位:273213山东省泗水县中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