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油松苗木生长特点及播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探讨

作者: 李永平

优质油松苗木生长特点及播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探讨0

油松作为我国特有的树种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油松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以作为药用,发挥出抗毒、消炎、镇痛等各项作用。此外,油松植株挺拔,具有较强的抗冻能力,可以在一年四季生长过程中保持常青,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特别是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种植比较广泛。为了切实推进优质油松的生长速度及生长效率,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出发,针对苗木培育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关键技术,为推进油松的更好更快生长营造良好生长环境,为其他种植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

一、油松的生长特点

从油松的生长特点来看,比较喜欢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与抗寒水平,可以在严重缺水、土壤贫瘠的条件进行快速生长,而且还可以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生长。油松根部比较紧密,可以防止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而且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在开展大批量、大规模种植以后会形成严密的森林系统,成为开展生态保护、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类型,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进行广泛应用与种植。油松具有较高的生长价值,不仅可以用来日常进行防风固沙,而且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及纸张生产原材料。此外,油松种子中富含有较多油量,可以用作日常畜牧养殖饲料,而且还具有完整的外观,一年四季常青,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可以为城市绿化工作带来巨大助力。在实际栽培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而保障油松实现健康有序生长。

二、油松播种前准备工作

1、及时选种与采种

在油松幼苗生长过程中,经常性会受到来自多种病虫害的威胁,最关键要素是油松种子自身携带有大量的病菌。此外,种子的实际出芽率与颗粒饱满度、环境适应性等具有密切联系。在实际进行油松培育过程中,要提前做好选种、采种等各项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种植人员会选择在秋天开展采种工作,采集果球黄褐色的油松种子,树木树龄长达20~50年,并且从未出现过任何病虫害,枝干粗壮挺拔。在具体完成采收种子以后要及时开展晾晒处理,挑选出具有较高活力的油松种子。结合相关研究证明,一般情况下,颗粒饱满、外观完好的油松种子具有更强的种植活力,可以通过手工筛选的方式进行处理。针对一些干瘪的油松种子,要将种子直接放置于水中进行搅拌处理,等到静置一会后干瘪种子就会直接悬浮在水面上。

2、科学处理种子

在完成前期的选种工作以后,要及时科学处理种子。首先,要将采收的油松种子直接放置于阳光直射、通风处进行晒种处理,借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灭杀细菌,从而降低油松种子表面携带种子污染土壤的问题,这也是当前影响到油松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关键要素。当前,少数种植人员会针对油松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药物搅拌等,这样可以降低油松生长发育环节出现病虫害的概率。此外,在开展种子处理环节,要重点围绕种子发芽率进行有效分析,提前开展好催芽工作,在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借助营养土进行更好培育种子,等到油松种子萌芽以后要及时将幼苗移栽到固定种植区域。

3、开展整地工作

油松在实际生长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光照,一般情况下树龄越大,那么树木的根茎就更粗壮,随着树龄的不断增长树根会向土壤深层进行扎根。此外,油松喜欢干燥的生长环境,如果在油松种植区域周边存在大量积水,那么不利于油松的更好生长。在开展选地过程中,种植人员要优先选择土壤深厚,呈现酸性或中性的土壤,在具体整地环节要进行土壤深翻处理,重点检查土壤深层是否存在其他植物的根系,深耕厚度控制在20~30cm之间。此外,及时疏通地块排水渠道,降低地表水、雨水的堆积情况,这样可以为促进油松的更好生长营造良好环境。与此同时,要结合油松的生长特点按照固定种植间距开展松土工作,提前挖掘坑穴,为后续开展播种育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当前,为了全面提高土壤的肥力状况,种植人员在整地环节还要及时施加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通过落实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从而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

4、及时进行播种

在具体播种环节,要结合区域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最佳播种时间。当前,绝大多数区域会选择在每年春天土壤解冻以后,选择天气晴朗、气温回暖的4月下旬进行播种工作,种植人员要坚持适时早播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控制好单位面积内的实际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播种15~20kg/hm2。在实际播种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好机械化设备的优势之处,采用机械化作业形式切实提高播种质量与效率。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控制播种深度为1.5cm,等到完成播种工作以后要及时进行种子表面覆土工作。此外,少数区域在春季存在着昼夜温差大的情况,种植人员要及时在地表进行覆盖塑料薄膜,这样可以发挥出良好的保温作用,促进油松种子更好发芽与成长。

三、油松育苗技术

1、平地苗圃育苗

①苗圃育苗选择土地

在开展平地苗圃育苗过程中,要确保苗圃附近具备充分的水源灌溉条件,以土壤肥力中等的沙壤土为主,要尽量避开在有积水或黏重土的土地上开展育苗工作。从油松的生长特点来看,其所生长的土壤酸碱度<8.0,不然不适合种苗的生长与发育,难以培育出高质量的油松幼苗。所以,要严厉禁止在盐碱荒地上进行栽种与培育油松。此外,在进行选择苗圃地过程中,要提前观察前茬种植物是什么,如果前茬种植了刺槐、榆树等,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油松植株的生长与发育。

②开展整地与消毒工作

在选择好苗圃地以后,要及时开展整地与消毒工作。在整地前期,要施加基肥、浇灌水分,从而保障土壤肥力符合油松的实际生长需求,在完成浇灌以后要及时开展翻耕、平整、做床等各项工作。

③油松育苗播种

一般情况下,在每年春天4月份开展播种工作最为适宜,最晚要在5月中旬结束播种工作。在实际播种环节,可以采用开沟条播的方式,控制沟深度为5cm,覆盖土层1.5cm,保持沟距为20cm。这一播种方式可以促进油松种子的种植区域通风良好,有利于提高育苗实际效果,而且也方便后续的有效管理。但是这一播种模式不适合在高寒区域进行播种,针对一些气温相对偏低的区域可以采用垄作耕种手段。

④油松苗木管理

从油松种子播种环节到种子萌芽阶段,不需要进行大量浇灌。油松幼苗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特性,比较容易感染立枯病,种植人员在开展育苗环节要注意油松的特性及土壤、气候等各类情况。等到种子萌芽以后,要及时喷洒浓度为0.5%的波尔多液,这样可以降低感染病虫害的概率。在生长环节,要及时去除干净杂草,一旦雨季来临要及时进行排水,避免出现严重的水涝灾害,从而直接影响到苗木的健康生长。等到苗木长齐以后,在50d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这样可以更好促进根系的发育,避免出现根系灼伤问题,种植人员要坚持少量多次的灌溉手段。等到进入每年6~7月份,油松苗木的生长状况越来越强,在具体除草过程中可以适当去除部分过于密集的苗木,在1m范围内种植100~150株最为合适。一旦发现苗木出现各类病虫害要及时开展最为有效的处理措施。

2、山地块状育苗技术

当前,山地块状育苗技术成为油松育苗的主要方式之一,通常情况下选择距离林地较近的山地作为苗圃进行油松培育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占用耕地的情况,整体培育成本低、效果佳。

①山地块状育苗选择土地

在开展山地块状育苗过程中,一般选择在靠近造林区域附近的山地,结合造林区域的面积大小、苗木数量需求等要素进行确定苗圃的实际土地大小,可以将培育苗分散在造林区域的四周,等到苗木成活以后要及时开展移栽工作,这样可以节约实际造林成本,从而全面提高油松苗木的实际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在开展育苗地选择过程中,要选择土质优、肥力足的荒坡或灌木坡作为育苗地,要确保土地规整平整,坡度缓和适中,避免选择顶风口、死阴坡等位置。

②山地育苗整地与消毒

在开展山地育苗过程中,要计划栽培油松幼苗一年基础上进行着手开展整地工作,最好持续一个雨季。在整地环节,要及时清理干净山地上的各类野草杂树,将整片山地划分为4m×1m的地块,注意加强山地生草的保护工作,将地块下的草皮、石块等堆积成田埂,避免出现雨季大量冲刷的问题。

③山地育苗播种时间

如果山地中土壤、水分优质,那么可以选择在春秋两个季节进行育苗播种工作。在春天播种要尽快进行播种,等到土壤表层冻土解冻以后就可以及时进行播种油松种子。其中与春天播种正好相反,秋天播种等到天气降温、土壤封冻的晚期最为合适,种植人员要注意在秋天播种的油松种子不需要经过浸泡与催芽处理,如果山地育苗地块的水分不够充足,可以选择在连续雨季进行播种工作。

④山地块状苗木管理

为了更好地促进油松种子的萌芽,采用山地块状育苗技术最为适宜,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到第一年雨季来临以后要及时开展排水排淤等各项工作,在进入秋天季节开展除草1次,等到第2年春天来临要及时松土处理。

3、容器育苗技术

当前,在开展林业育苗过程中,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通过特定容器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需求,从而大幅缩短苗木的实际发芽期。通常情况下,在容器内部要及时填充营养土,并将容器直接放置于温室中,借助相关技术手段实现温室内部温湿度条件的有效控制。这一育苗技术最显著优势是可以节约经济成本,从而提高油松幼苗的实际存活率。该项技术最难之处在于如何开展容器制作工作,可以选择铁片木模等进行压制成营养杯,控制容器高度为7cm、直径为4~5cm,在营养杯中要及时覆盖土,提前挖好长为2cm、宽为1cm的坑穴,在坑穴中进行播种油松种子。在完成播种工作以后,要及时覆土厚度为1cm,通过浇水方式让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况,这样可以提高油松种子的实际发芽率。

四、油松苗木培育后期管理技术

1、种植人员开展间苗工作

等到完成油松育苗工作以后,要安排专业林业人员参与开展下一阶段的林木抚育工作。一般情况下,等到油松种子发芽以后,要及时观察种植区域内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生长过于旺盛、种植间距偏小的问题,就需要开展间苗处理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出现苗木长势偏弱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间苗工作等到油松苗木树龄达到2年以上再开展,间苗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周边土壤松动的情况,进而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状况。因此,在实际开展间苗环节要及时清理干净地块杂草,如果苗木彼此之间的种植距离偏大,要及时开展补苗工作,从而可以全面提高油松的整体造林效果,这也是当前种植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

2、种植人员及时浇水施肥

在实际开展林间管理环节,要及时关注天气状况。从生长特点来看,油松比较喜欢光照、干燥的气候条件,但是任何一类苗木生长均需要水分的补充。因此,一旦地块连续多天未出现降雨,种植人员可以采用人工喷洒的方式进行有效浇灌。为了避免浇水量过度,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午间进行苗木根部的喷灌洒水工作,同步开展施肥、追肥等各项工作,密切关系油松苗木的实际生长状况。此外,还要及时观察苗木周边是否出现叶片枯黄的问题,针对性、有效性进行补充施肥工作。例如,在种子萌芽期要适当进行施加氮肥、磷肥;等到幼苗进入成长期,可以有效搭配并施加氮磷钾三种复合肥,后期要重点进行施加钾肥,从而可以更好促进油松木质化。当前,在种植油松过程中,要控制化肥浓度<0.5%,如果提前完成催芽工作要将苗木进行移栽,将化肥浓度提高到2%。在具体施肥环节,要严格进行施肥量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现一次性施肥过量进而出现烧苗问题。

3、加强油松病虫害防治技术

当前,在开展油松种植过程中,经常性会受到来自各种病虫害的侵染,进而出现油松生长质量不达标的问题。种植人员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思维,针对各类常见病虫害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防治措施。从危害油松正常生长的病虫害类型来看,以针锈病、松毛虫最为常见,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坚持绿色环保的防治理念,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例如,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技术手段提前针对油松种子及种植土壤开展消毒处理工作,这样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此外,还可以通过营造混交林的手段,实现林地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有效调整。与此同时,如果发现任何病害,可以直接考虑采用修剪病枝的方式,这种方式最为直接、最为生态。如果必要时候,需要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要严格控制好实际喷洒药量及方式,密切关注区域环境条件,其中针对锈病这类病害,可以采用浓度为15%的粉锈宁以1000倍液进行喷洒,每半个月进行喷洒1次,一般使用3次就可以消除病害。

4、加强油松种植越冬防寒管理

如果在秋天选择开展油松种植工作,那么油松处于幼苗期可能无法顺利越冬。结合传统林业管理工作经验来看,为了切实提高油松幼苗的实际存活率,要全面加强越冬防寒管理工作。要结合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在开始霜冻前1周针对防冻水进行浇灌处理,紧接着要在苗木根部四周进行覆盖稻草,从而降低土地冰冻对苗木根部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还可以选择在苗木种植区域进行搭建大棚进行遮挡风雪,虽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但是相关大棚设备可以进行集中拆除等到次年再利用。

新形势下,随着林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在开展油松苗木种植过程中,为了切实提高油松的生长效率,要针对苗木培育的关键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在实际开展油松苗木培育环节,要及时科学选种选地、及时播种、加强间苗处理等各项工作,切实推进油松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