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为这个“关键一招”,我国“三农”已经并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三农”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科研工作者、基层干部、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纷纷围绕全会精神畅谈体会、谋划工作,以振奋的精神和昂扬的干劲准备着续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新篇章。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时代的农村改革实践,正源源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近几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相继探索开展了生态价值、美德信用价值、科技创新价值等系列转化机制改革。去年又开展了农村产权价值转化试点,成立全市首家县级农村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围绕农村设施农业大棚所有权、作物收益权、农户土地经营权等10类农村资源资产,探索农村产权授信、交易、变现等转化路径,进一步拓展了乡村振兴融资渠道。家门口的水清了、河绿了,高速公路跨村而过,千家万户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三桃乡正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和美宜居”。全会对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作了指导,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根本准则,强调的土地制度改革更是与亿万农民利益息息相关,为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以前,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定扒村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只能在周边售卖,随着“惠农专线”公交的开通,可以直接将新鲜蔬果运到城市,既方便了市民购买,又增加了村民收入。“惠农专线”的开通就展现了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成效,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定扒村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村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扣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三农”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的系统构建和完善让大家振奋不已。全会对农村改革又有了新构想,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会的召开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改革领域提出了很多高瞻远瞩的战略,特别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等方面更是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好了,全会为下一阶段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对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贵州省贵阳市下坝镇岩山村目前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经济主体”的“1+1”混合发展模式,走上了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径。

农村改革蓝图在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道更宽,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三农”人已经做好了奋斗新征程的准备。地处浙西山区的淳安县是个山区县,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淳安将把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作为总牵引,稳妥有序推进农民转移集聚,为缩小城乡地区差距,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夯实基础。贵州省贵阳市计划继续聚焦农村群众最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系统推进种业振兴、农村“四块地”改革、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山地农机区域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改革任务,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农村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的农村改革经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