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全程机械化种植要点分析

作者: 万海涛

安徽省阜阳市,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几年,阜阳市的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其中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对庞大的粮食生产需求,种植者应该重视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玉米作为阜阳市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于当地农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全程机械化种植,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机械化防治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更是为玉米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玉米保护性耕作概述和优势

在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中,为了追求农作物的高产,农民往往会过度依赖化学药物并过度开发土地资源,这些做法在短期内或许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但长远来看,却是对土壤健康的极大损害,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被不断消耗,种植环境日趋恶化,玉米等作物的产量自然也会逐年下滑,农民的经济收益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应运而生,这一技术强调在耕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土壤的扰动,通过保留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等方式来保护土壤,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的目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则是将这一理念与现代农业机械相结合,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来实现保护性耕作的各种操作。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带来诸多显著优势。首先,这一技术能够有效抵抗风蚀,减少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同时,通过秸秆还田等措施,还可以缓解因秸秆焚烧而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其次,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等作物的生长,通过保留作物残茬和覆盖地表,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条件;最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良性的种植循环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具体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蓄水保墒性能强,通过秸秆覆盖免耕等措施,可以保持土壤间隙的均匀分布,提高土壤的蓄水性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二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与秸秆覆盖率密切相关,秸秆覆盖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传递和转化,从而增加土壤肥力,这些优势使得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二、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1、玉米秸秆覆盖技术

秸秆覆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土壤保护方法,通过将玉米秸秆覆盖在田地上或利用玉米残茬来巩固土壤,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水分的流失速度,这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针对不同的环境和需求。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机械设备将玉米秸秆完全粉碎,并均匀地覆盖在田地上,这种操作方式不仅便捷,而且能够确保还田的秸秆粉碎量超过95%,秸秆直径小于10cm,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其次,对于地面风蚀现象比较明显的地区,可以采用玉米留茬覆盖地面的方法,在收割玉米前先将根茬高度限制在36cm以上,这样做可以利用留下的玉米茬子来固定土壤,防止风蚀现象的发生,第二年再通过机械进行灭茬浅旋、深松处理等作业,为下一季的种植做好准备。此外,秸秆还田覆盖是另一种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收割后的秸秆以直立的方式安置在耕地上,等待第二年下种后,再通过人力和机器方法将其铺满耕地,然后进行还田覆盖作业,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应用在冬天风大的地区,可以有效地防止风蚀和水土流失。

2、玉米免耕少耕技术

在传统的玉米耕作方式中,农业机械频繁进出耕地,导致土壤受到严重挤压,水分严重流失,甚至出现土壤板结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免耕少耕技术应运而生。免耕少耕技术强调减少或避免过度的耕作行为,通过采用深层松土或仅对表层土地进行轻度耕种的方法,来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这种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满足玉米耕作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土地受到的扰动,以保护土壤的结构和水分,在实际应用中,免耕少耕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农业机械进出土地的时间,从而降低对土壤的压实程度,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同时,通过深松整地等方法,可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蓄水保墒,这种技术的应用,既能够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又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分损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3、玉米免耕、少耕机械播种技术

免耕、少耕机械播种技术是现代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革新,此技术能够直接利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深施肥、下播种以及除浮土等多项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简化传统耕作流程,降低机械对土壤的扰动,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在实践中,免耕、少耕机械播种技术展现出其显著的优势:首先,它能够有效减少播种过程中的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为玉米生长提供更为稳定的水分环境;其次,该技术还能减少播种环节的土壤流失,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和肥力,为农作物的持续生长提供有力支持;最后,通过深施肥等作业,可以优化土壤中的养分分布,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达,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4、玉米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病虫草害的防控是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配合农业管理技术要点,并深入了解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规律,根据这些规律,选取合适的化学药物进行针对性的防控管理至关重要。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概率,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草害,需要及时采取治理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针对田间杂草的控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物理防治手段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处理虫害,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可以为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

三、玉米保护性耕作中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1、玉米保护性耕作中机械化整地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整地环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整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播种、栽培、施肥以及田间管理的效果,因此,为了确保整地工作的高效与优质,现今多数玉米种植区都倾向于采用机械化整地方式,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结合要求种植人员在应用机械化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保护性耕作对少耕和免耕的实际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化整地的实施显得尤为关键。实施机械化整地时,工作人员需对整地机械进行细致调整,特别是启动装置的拆卸,以确保机械在作业时仅进行灭茬和旋耕平整地,避免不必要的起垄作业,整地的核心目的在于为播种苗床创造良好条件,因此,这项工作的最佳时机通常选择在土壤冻结之前或前茬作物秋收之后,此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为适宜,当水分占比达到15%时,即为土壤的适耕期。此外,种植人员在选择整地机械时必须根据种植区域的土地类型、坡度以及垄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对于土地面积超过0.6hm2、垄长达到45m以上且整体坡度不超过7°的区域,大型整地机是较为理想的选择,然而,在某些特定地区,单纯依赖整地机械可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需要探索使用多功能联合机械的可能性。在石块较少、面积较大且平整的种植区域,玉米种植人员可以考虑使用如IGNM-260双轴灭茬旋耕起垄机或IHKNB-220型旋耕机等先进设备进行作业,这些机械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灭茬、旋耕等任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结构,为玉米的生长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2、玉米保护性耕作中机械化覆膜

地膜覆盖,这一广泛应用于玉米种植的农业技术,对于土壤增温和保墒效果卓著,通过在地表铺设一层薄膜,可以有效调节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在种植过程中根据降水量的不同,种植人员可以选择秋季覆膜或冬凌铺膜两种方式,以确保地膜能够发挥最大效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覆膜作业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覆膜方式,机械化覆膜不仅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覆膜质量。机械化覆膜作业多采用复式作业机具,这类机具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均匀地完成覆膜任务。在机械化覆膜作业前,种植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土地平整无坷垃,为覆膜作业创造良好条件;其次要合理施用底肥,增加土壤肥力,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选择底肥时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达到养分均衡、长效供给的目的。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种植人员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覆膜机进行作业。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型号的覆膜机可供选择,如1QSM-40型、1QSM-70型等,这些覆膜机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覆膜效果好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种植区域的需求。机械化覆膜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效率和质量,还为玉米的高产和优质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和生长,增强玉米的抗旱、抗寒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在玉米种植中广泛推广机械化覆膜技术,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玉米保护性耕作中机械化播种

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玉米种植的机械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当玉米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紧密融合时,机械免耕精量播种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广大农田中得到了广泛推崇,此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播种作业的效率,更能在确保土壤墒情和种子出苗整齐度方面表现出色,从而实现了降低种植成本和提高产量的双重目标。春季是玉米播种的黄金时期,此时的气温和土壤含水量成为决定播种效果的关键因素,当气温稳定在11℃左右,且土壤含水量维持在5%左右时,是机械免耕播种的最佳时机,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千差万别,这就要求种植户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播种时机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整,以确保玉米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在玉米播种的一系列环节中,包括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以及除草剂的使用等,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现代化的免耕播种机械能够一次性完成这些复杂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播种作业的效率。此外,这类机械设备还具备青草排堵以及种肥分施等多元化功能,为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播种的质量和效果。在选择播种机械时,地表覆盖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如果地表覆盖率低于45%,小型免耕播种机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而当地表覆盖率较高时,免耕播种机械则更为适用,这种因地制宜的选择策略能够确保播种机械与农田环境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从而获得最佳的播种效果。同时,播种深度和施肥深度也是种植过程中需要精细控制的关键参数。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播种深度应有所不同。例如,在肥沃的黑土或白浆土中,播种深度建议控制在3~5cm;而在坡地或砂土等较为贫瘠的土壤中,播种深度则可能需要适当加深,以确保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对于施肥环节而言,将肥料施放在距离种子约10cm的深度处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这样既能保证种子获得必要的养分支持,又能有效避免烧种现象的发生。此外,选种工作同样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所选种子的纯度和净度必须达到98%以上,发芽率也应高于95%,同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可以有效提升种子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为玉米的后期生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玉米保护性耕作中机械化防治技术

阜阳地区作为玉米的重要种植区域,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玉米螟、甜菜夜蛾、三代棉铃虫等中等发生,草地贪夜蛾存在重发风险,而蚜虫、黏虫则偏轻发生。此外,孢叶斑病、小斑病、锈病等叶部病害也呈现中等发生的趋势,为了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机械化防治在该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化防治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成为阜阳地区玉米种植中不可或缺的防治手段,种植户们借助先进的喷雾机械,能够迅速且均匀地将农药喷洒到目标区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与传统的手工喷洒相比,机械化防治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农药的浪费和对非目标区域的影响。针对阜阳地区特定的病虫害情况,机械化防治需要精心选择药剂类型和喷洒时机,对于玉米螟、甜菜夜蛾等中等发生的害虫,种植户们可以选择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且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喷洒,同时,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合理安排喷洒时机,确保药剂在害虫活跃期发挥最佳作用。对于草地贪夜蛾等存在重发风险的害虫,机械化防治需要更加注重预防和控制,种植户们可以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发现害虫的踪迹,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在必要时,可以采用局部加强喷洒或联合使用多种防治手段的方法,以确保害虫得到有效控制。除了化学防治,机械化防治还可以结合物理性防治方法,如使用灭虫灯等诱杀害虫,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还能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通过合理配置灭虫灯等设备,可以有效地吸引和杀灭害虫,为玉米种植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