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机械化应用推广实施策略
作者: 银志坚
为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尽量减少外部依赖,我国大范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根据两种作物不同的生长特点,在传统套作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布局,使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高效分配养分达到绿色高产的新型种植模式。目前,整体机械化综合水平还很低,缺乏相应的一体化配套机具。应充分利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现场会,积极组织开展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集成攻关和应用,不断完善技术方案,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农机装备。
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技术优势
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划分区域带的方式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交叉种植的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同一片土地上可以同时种植两种农作物,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快土地资源流转,另一方面能够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是推动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实现玉米和大豆互补增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实现作物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大豆和玉米的性能互补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控制好玉米种植间隙,有利于保护豆苗,玉米叶子能够有效遮阳,减少阳光对豆苗的直射,同时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某些酸性物质,能够将土壤中部分固态颗粒物分解成营养物质供大豆生长发育,与此同时,大豆拥有优异的生物固氮功能,能利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部分有害元素,降低农作物染病概率,同时能够为植株提供氮磷钾等养分,二者相辅相成,能够有效实现双赢。
3、提高资源利用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了合理的种植模式,能有效减少光热资源的浪费,高位生长的玉米并不会影响低位大豆吸收光热资源,两种作物均能得到充足的光热资源,除此之外,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技术能够保证两种作物和谐共生,对于后续调整种植模式及构建种植体系均有重要影响,也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4、降低生产成本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够有效简化农作物的复杂种植程序,由于复合带结构可以稳定并存,同时支持全程机械化作业,因此在后续的种植过程中,可以尝试进一步拓宽带间宽度,融合农机化生产,提高种植机械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两种作物可以协同播种、施肥等,有效减少了重复的工作环节。
5、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加强大豆玉米的抗病能力。例如,在夏季炎热高温天气时,玉米茎秆高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大豆遮挡阳光,避免大豆由于暴晒产生病害。大豆在种植后,能够对种植土壤进行固氮处理,提升土壤肥力,满足玉米生长的养分需求,降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二、大豆玉米带状机具配套原则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将大豆和玉米种植在同一行中的农业生产方法,它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相对于传统的间隔种植方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将大豆和玉米在同一行种植,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降低害虫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需要配备适合的机具和设备,以便高效地完成各种农业生产任务。这些机具和设备必须满足多种要求。首先,机具的宽度要与带状种植的宽度相匹配,以确保机具能够顺利地进入和离开田间作业。其次,机具应该具有多种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作业需求。例如,可以选用既可以耕地也可以播种的机具,这种机具可以高效完成多种农业生产任务,节约时间和劳动力成本。另外,机具的节能环保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传统农业生产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现代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实现精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总之,选购适合的机具和设备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择高效、多功能、稳定可靠、节能环保的机具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动力。
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特点
1、可持续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是以秸秆还田和大豆根瘤固氮为主要手段,对土壤进行培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以及避免破坏土壤,从而达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除此之外,可以有效避免土壤流失和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土壤中的含氮总量随之提高,同时大豆根瘤固氮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利用生物多样性,可以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产量高
目前,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由于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品质,实现高产出。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养分资源和土地资源,极大地提升了作物总产量。若想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发挥最大的种植优势,要更加注重选择复合种植位置、种植方式等。
3、增加收入
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实现1年2次收获,而且还可以使玉米、大豆形成互补生长的模式,比如,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氮元素可以有效补充土壤中的氮含量,减少氮肥的施用量,使玉米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因此,采取该技术,不仅能实现作物增产,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大幅度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激发农民的种田积极性。
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利用大豆的耐阴、耐密特性及大豆和玉米的生物特性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复合空间布局,创造出大豆与玉米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从而提升复合种植系统中水分、养分、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土地产出率。
1、品种选配
以提高大豆产量、确保玉米单产为目标。在玉米选种方面,要尽可能地选择紧凑或半紧凑、高产、耐密性强、矮秆的品种。在大豆选种方面,应选择耐密、耐阴、抗倒伏的品种。在选择上述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到大豆和玉米的生长习性和遗传特点。玉米不耐阴,喜光,为短日照作物,玉米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2~30℃,其种子萌发的温度为6~10℃,玉米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但对土质要求较低。大豆喜温,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高温会使豆苗过早停止生长。在选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具体包括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气候环境等。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具有较大增产潜力、品质优良的大豆品种。为了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有霉变、病害的种子。
2、播种准备
在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前,必须选择适合的种植地,因为不同区域的土质具有不同特点,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比较适合的种植场地。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土壤疏松且有利于提高大豆根瘤菌活性的地块。在进行整地工作时,要尽早翻耕,并且要在整地的同时施入基肥。可施用腐熟农家肥750~1000kg/hm2,配合施用复合肥20kg/hm2作基肥,复合肥中N∶P2O5∶K2O=15∶15∶15。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晾晒,确保种子发芽速度快且稳定,在晴朗天气晒种3~4h,连续晒种1~2d,注意不可暴晒,晾晒过程中要对种子进行搅拌,在玉米种子包衣之前,要浸透种子。为了防止害虫的侵袭,应将种子和农药混合在一起,从而为大豆和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选择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3mg与1kg大豆拌种,与其他作物的混种用量为1.5mg,能够有效地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和抗倒伏能力。拌种1d后,必须完成播种。早播和晚播都不利于作物生长,所以要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播种。
3、田间除草与水肥管理
农田中存在大量杂草,是害虫的重要寄主,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田间除草工作十分重要。在种植大豆之前,可以通过风选等方法筛除菟丝子等杂草,以防止恶性杂草的蔓延。在大豆发芽后1~3d,要通过科学施用化学药物来进行除草,可施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5L/hm2,兑水600kg/hm2封闭除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施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合理的施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豆长出第1片复叶时,追施尿素75kg/hm2。为了加快大豆的萌发速度,可施用豆荚肥;当大豆开花结果时,可选择施用尿素75kg/hm2,配合施用硫酸钾75kg/hm2,以促进开花和保荚;在结实期或籽粒初结时,可施用磷酸二氢钾3kg/hm2,兑水450kg/hm2,用于防治早衰,提高籽粒质量。
4、病虫害防治
①播种期
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新推出或主推的品种抗病虫害能力较好,应提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从根源上预防病虫害。使用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玉米可选苯醚甲悬浮种衣剂、福美双悬浮种衣剂等;大豆可选恶霉灵种子处理干粉剂、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等。不同种衣剂所防治的病虫害类型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种衣剂防治病虫害有缺陷,可针对性施用药剂进行二次拌种。
②苗期至抽雄期
苗期至抽雄期是病虫害暴发高峰期,会直接影响作物产能,因此应采取综合防治方案控制病虫害。第一,物理防治。针对虫害,可以在田间布设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捕杀害虫,特别是夜蛾、白粉虱等害虫具有趋向性,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第二,生物防治。针对玉米螟等害虫,可以在其卵期、幼虫期释放天敌,如赤眼蜂等;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喷施300亿个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病虫害。第三,化学防治。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针对性选择药剂。针对金龟子、夜蛾、粉虱虫、叶螨虫等害虫可以施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兑水450kg/hm2、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450g/hm2;针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以采用20%唑螨酯悬浮剂1200倍液用量为450kg/hm2、0.3%苦参碱水剂3000mL/hm2;针对玉米锈病、大小斑病等病害,可以选用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525mL/hm2、17%氟环唑悬浮剂750mL/hm2。
③开花期至成熟期
开花期至成熟期作为保荚、保穗的重要时期,应根据田间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采取一喷多防方案,可以混合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生长剂,从而有效防治病虫害,一般可以采购上述药剂,按照使用说明施加药剂即可。
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发展需求
1、加强示范宣传
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农机推广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宣传引导,从专业技术角度解答群众心中的疑惑,结合具体政策鼓励农户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联合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核心示范区,进一步突出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
2、补齐机具研发短板
针对目前存在缺乏相应配套机具,特别是在播种、收获环节面临无机可用的现状,农机企业和科研院所要尽快开展适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相关机械的研发工作,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机装备的研发制造,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让各级农机部门有经费从事相关工作。
3、提升改造机具质量
针对目前使用的大豆玉米播种一体机、分段收获机适用性不强的问题,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强化机具升级改造,不断完善技术措施,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至农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结合各方力量对机具进行调整改进,进一步提升机具使用的稳定性、适用性。
4、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步伐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农机、农艺提出了新要求,农机部门和农业种植部门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农业种植部门要为农机具的研发提供精准数据和可行性建议,农机部门要为农业种植部门提供满足农艺要求的农业机械装备,协同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
5、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农机部门要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六、大豆玉米带状作业机具的研制与推广应用
1、播种作业机具
随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逐步普及,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研制适用于带状种植的播种机具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适用于带状种植的机械化播种机,如单粒精准播种机、多功能旋耕播种机、带式播种机等。这些机具具有播种精度高、播种速度快、适应性强等优点,能够大大提高种植效率和作业质量。
2、病虫害防治作业机具
为了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研发适用于带状作业的病虫害防治机具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适用于带状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机具,如喷雾机、灌溉喷淋一体化机等。
3、机械化收获机具
机械化收获机具是指用于收获农作物的机械设备,可以替代人工进行收割、打捆等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常用的机械化收获机具包括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等。联合收获机是一种能够同时完成收割、脱粒、清选、装袋等多项作业的机具,适用于大面积的农作物收获。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联合收获机可以用于收获大豆和玉米。通过配备不同的切割器和作业头,可以实现对不同高度、密度的作物进行收获,提高收获效率。
通过大豆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不仅确保了玉米产量的提升,还增加了大豆的经济收益,进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新模式下,为了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深化农艺和农业机械的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技术储备的质量,普及机械化种植的规范化操作,这些将是未来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关键路径。
(作者单位:274600山东省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