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瘫软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科学防治方法

作者: 张生贵 王春美

羔羊瘫软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科学防治方法 0

羔羊瘫软综合症是养羊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以山羊羔羊发病率较高,发病集中在3-15日龄羊只,病羊临床表现为呼吸不匀,精神萎靡,悲鸣乱叫,四肢瘫软,后肢往往不能直立,呈拖行状,病羊行走困难,走路摇晃,似醉酒状。该病不仅影响羊只正常生长,而且致死率较高。羊只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以防为主,尤其做好母羊和新生羔羊的养殖管理工作,重视养殖环境的提升,坚持优先“自繁自养”。早发现、早治疗一般绝大部分能迅速康复;救治不及时,到后期因羔羊不能吮乳,营养不足而“瘫软”,它与母羊的孕期营养不良有极大的关系,养羊过程中很多人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好好的羔羊突然就站不起来了。我们将这类症状,统称为羔羊瘫软症。一般多发于3日龄-40日龄羔羊,山羊多发于绵羊。鉴于该病的巨大危害性,日常养殖管理中一定要充分了解该病,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积极预防与治疗,从而尽可能降低该病带来的养殖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一、发病原因

羔羊瘫软综合症在养羊业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多样,母羊原因、羔羊自身原因、环境因素、品种因素等都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1、母羊原因

母羊妊娠期如果喂养不精细,饲料配比不科学,容易导致其营养不良,影响胚胎吸收营养,导致新生羔羊体质弱,同时母羊营养不良还会导致奶水稀少,羔羊摄入营养不够,从而导致羔羊出现瘫软病;母羊妊娠期若感染疾病,比如感染寄生虫或者胃肠道疾病自身身体机能受到影响,不能良好代谢,从而导致胚胎发育受影响,若母羊患有乳房炎,容易导致羔羊吃奶时受感染,从而造成发病。

2、羔羊自身原因

因为新生羔羊独特的生理特点导致易患羔羊瘫软综合症。新生羔羊各器官还有待发育,体温调节能力不足,机体免疫力低下,而自身营养吸收力又有待提高,不能及时增强免疫力,一旦有应激,容易出现机体不适而发病;羔羊生长过程中如果患病,比如酸中毒、低血糖、软骨病、白肌病等均容易引起羔羊瘫软综合症。

3、环境因素

羊场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也是发病一大诱因。部分养殖场圈舍设计不合理、通风不良、排水性差、舍内潮湿,若舍内粪污清理不及时,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容易滋生各种蚊虫细菌,给妊娠母羊或者羔羊增加患病风险;羔羊生产过程中,没有一个恒温环境,容易引起冷应激,诱发疾病,接产过程中人员或者器具消毒不彻底,一些致病菌感染给羔羊,也是瘫软综合症的发病诱因。

4、品种因素

羔羊瘫软综合症在山羊中的发病概率明显高于绵羊,尤其是杂交的波尔山羊最易发病。通常本地品种对环境适应力已经增强,发病较少,而养殖场如果远距离引种,羊只也容易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不适进而发病。

5、季节原因

羔羊瘫软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冬季节明显是该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圈养母羊生产羔羊的时候,该季节的发病率最高。春季母羊圈养,青贮饲料还没有投放,饲料营养缺失较多,使得所产羔羊体质较弱,容易患瘫软综合症。冬季天气寒冷,羊群活动量小,接触光照时间不足,加上冬季主要是干草饲喂为主,营养不足,这些容易造成妊娠母羊体质弱,使得腹内胎盘发育受影响,最终导致所产羔羊体质弱,可吸收奶水不足,进一步影响其正常生长,也易患羔羊瘫软综合症。

二、临床症状

羔羊瘫软综合症常见于新生期羔羊,尤其以出生3-15天的羔羊发病率最高,超过15天的羔羊较为少见,并且单羔羊的发病率较多羔羊高。羔羊瘫软综合症病起突然,多数病羊没有征兆即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少吃或不吃乳、心率不稳,部分羊只还容易悲鸣乱叫。随着病情发展,病羊被毛杂乱无光泽,耳鼻冰凉,四肢瘫软无法站立,部分可站立的病羊往往前肢跪地,后肢拖地而行,病羊四处乱撞,似醉酒状。严重时病羊有空口咀嚼现象,眼球、肌肉震颤,角弓反张,四肢挛缩,有的呈阵发性痉挛或前肢无目的地划动。或平躺着地,前期不见大小便或者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再往后病羊大便失禁,大多数发病羔羊排出黄色带黏液粪球或粘液性稀便。24-48小时后,体温下降至36℃以下或者不能测出体温,最后出现昏迷,病羊一般发病48小时后,身体失温,多脏器衰竭而亡。

三、解剖病变

病羊尸体干瘪、被毛杂乱易掉,并且皮毛脏乱。解剖病死羔羊,常可见肺部肿胀并且伴随不均匀出血点、肺部尖叶实变;心肌色暗伴灰白点状、不鲜红、形态松软、两侧心室扩张、明显肿大;肝脏肿胀伴坏死点、颜色暗淡;脾脏有血斑;胃部存液较多、形态黏稠,常可混合未消化乳汁凝块、气味恶臭、胃粘膜脱落严重、胃壁多见出血点或血斑,大小形态不一;部分病死羊小肠黏膜脱落伴随血斑,大肠、直肠可见未消化乳块、黏液;肋骨柔软易弯曲或呈现“U”型,生前病程较长的可见肋骨与肋骨软骨交界处有增大的球形结节。

四、取样测定诊断

1、取样涂片镜检

取病死羊小肠、直肠、结肠、胃部等组织进行涂片镜检,镜检通常可见梭菌、大肠杆菌,取这些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多为引发羔羊腹泻的大肠杆菌或魏氏梭菌,这些菌群导致肠道酸度pH改变,诱发酸性中毒等进而引起瘫软。

2、血液生化诊断

采集病死羊血液与健康羊只血液,分别分离血清,然后进行血糖、血钾等一系列实验室测定,病死羊血液血钾含量明显异常高,而血糖水平又异常低,所以现有条件一般认为羊只发生瘫软综合征的一大原因是低血糖、高血钾。

3、骨钙测定诊断

由于羔羊瘫软综合征往往伴随病羊肋骨不硬朗,易弯折现象,所以对骨钙的测定非常有必要,取病死羊肋骨,测定仪测定钙含量,对比正常健康羊只的肋骨钙含量明显偏低,含量通常只有正常水平的50%左右。

五、防治

针对羔羊瘫软综合症的发病复杂性,平常养殖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尽可能减少羊只发病率,提升养殖效益,如果养殖过程中出现羊只患病,要及时隔离积极治疗。

1、以防为主

(1)做好羔羊管理工作

新生羔羊要在温度适宜的产房进行接生,接产时人员、器具要进行消毒后方可操作,羔羊出生后要剪断脐带,并用3%的双氧水清洗创口后用消毒线扎紧涂上碘酊消毒。因自身抵抗力低,初生羔羊要及时吃上初乳,初乳中富含干物质,含量高达27%,营养丰富,而且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及时吃上初乳可以有效提高羔羊自身抵抗力,另外初乳中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可以使羔羊及时排出胎粪,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诱发羔羊瘫软综合症。羔羊出生后2天后,可以皮下注射1-2ml亚硒酸钠维生素E1,增强羔羊体质,如果羊群中有腹泻羊只,也可以对新生3天左右的羔羊灌服适量土霉素,达到预防目的。稍大羔羊的管理中一定要定时、定量喂养,避免饥饱不均引起羔羊消化紊乱进而诱发疾病。做好这些羔羊预防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瘫软综合症的发病率。

(2)做好母羊养殖管理

①要做好母羊配种工作

配种前的母羊要进行育肥,保障其有良好的受孕机体,提高受孕率,提升胚胎健康度。配种时间选择要严格根据地方自然气候条件以及饲养条件进行。不论使用人工授精法还是自然交配法,都要先保证种公羊的身体健康以及精液的高质量,这样才能保证后期胎盘的健康及羔羊的健康度。山羊的初配种年龄约10-12月龄,绵羊的初配年龄为12-18月龄,切不可过早进行配种,避免母羊太小,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善情况下受孕,对后期胎盘、羔羊生长都会有影响,造成羔羊体质过弱,诱发瘫软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

②配种前母羊要适时驱虫

驱虫可以有效降低母羊妊娠期患寄生虫病的概率,一般选择配种前25天左右进行驱虫,可以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按照每0.2mg/kg体重用量进行皮下注射。

③母羊的妊娠期和分娩期管理非常重要

妊娠期要重视粗料和精料的搭配,保证营养充足,饲喂过程要适当添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保证营养的均衡。待产前一周要减少精料的投喂,要以多汁粗料为主,增加奶水量的同时可以降低母乳的浓度,便于羔羊后期吸吮初乳,增加抗体,抵御一系列病菌等的侵袭。母羊分娩前要清理好产房,生产前对母羊外阴进行消毒处理,母羊产后要对乳头进行消毒后,方可让羔羊吸吮避免病菌感染,引发瘫软综合症的发生。

(3)优化养殖环境

羊舍整体建设要保证光照充足、避寒挡雨,并且要考虑到有充足的活动场所,适当增加羔羊和母羊的活动量。圈舍一定要勤于打理,保证粪污的及时清理,舍内地面的清洁。每周对圈舍进行1次消毒,可以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对清理后的圈舍、食槽、水槽、围栏等部位进行消毒处理,注意消毒前要将羊群赶出,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一遍食槽、水槽,避免羊只赶入后中毒。

(4)做好引种管理

在各养殖场繁育过程中,最好坚持“自繁自育”原则,能够有效降低外部引种带来的疾病风险。如确有必要进行引种,一定要在及时报备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情况下,在专业的监管机构的参与下进行引种,引种地要选择非疫区,定好引种羊只后要查看羊只养殖档案,避免挑选的羊只有疾病史,运输环节要坚持用专业运输车辆转运,转运回本养殖场后要做好隔离饲喂并随时观察,在确保30天内无异常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这样做能最大限度避免一些疫病的异地带入,降低羊群患病风险,进而减少羔羊瘫软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

(5)加强季节性管理

针对春、冬季节时羔羊瘫软综合症的发病高发期,可以在这两个季节适当增加羊群的出群时间,积极进行日晒,同时力求精料的补给充足,保证母羊有良好的营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冬季枯草季节适当投喂人工饲草,弥补青草不足带来的营养缺失。要加强圈舍的御寒保暖工作,确保羊只不受寒,避免因寒冷带来的疾病问题并引发其他病症,进而导致羊只体弱,引起羔羊瘫软综合症。

2、隔离饲喂

如果养殖场有羊只出现羔羊瘫软综合征,一定要第一时间单独隔离饲喂,切记不要混入大群饲喂。这样做主要是避免患病羊的排泄物携带大量病菌,容易增加其它健康羊只感染该病的概率,进一步造成养殖损失加大。其次更重要的是,隔离饲喂有助于降低患病羊只混群饲养被健康羊只抢奶、抢料、踩踏等风险,减少其各种应激反应,从而加快恢复速度。对病羊的饲喂要做到奶源新鲜不变质,气温较低时一定要对奶水进行温热后方可喂食,在病羊喜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投喂顿数,而每次的投喂量不宜多,避免积食,加重病情。同时要勤于换水,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冬季要对水进行温热后方可投喂。如果病羊体弱进食困难或饮水困难,可以进行人工干预,使用大号注射器、奶瓶进行灌喂,这样才能增强营养,增加饮水量,避免潜在的营养不良或者脱水等现象发生。如果发病的是可以进食草料、精料的羔羊,投喂一定要选择易于消化的草料,比如苜蓿,青草等,精料比如玉米、豆类一定要先磨碎,然后用清水拌匀后投喂,这样有助于提高胃肠的吸收力,增强营养,促进尽早恢复健康。

3、积极治疗

如果养殖过程中,有羔羊发生瘫软综合症的,一定要及时进行隔离饲喂,并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

(1)可以对患有瘫软综合症的羔羊进行50%的高渗葡萄糖静脉注射,用法用量按照:30ml/只,一日2次。同时可以自行配制补液盐溶液(水1L、氯化钾1.5g、碳酸氢钠3.5g、葡萄糖20g),根据羔羊大小按照30-50ml/只用量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3-7天。

(2)若治疗瘫软综合症的过程中发现羔羊有继发感染的,可以将80万-100万IU的青霉素钾+3-5ml黄芪多糖注射液混合液肌肉注射给病羊,每日分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3-5天。

(3)羔羊因为酸中毒而导致的软瘫,应进行解毒治疗。可以每只喂服碳酸氢钠片、乳酶生片各1片,药品碾碎后装入去掉针头的注射器中,混入温水,待药品充分溶解后注射入羔羊口内以喂服。连续用药3 -5天,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如果发现羔羊不吃奶,肚子发胀,而羔羊的腹部,有奶块,后期出现拉稀,可以考虑为积食导致的羔羊软瘫,此给每只羔羊喂服大黄苏打片5片、乳酶生10片,早晚各1次,连续用药3天,可起到健胃促消化的作用,能够避免羔羊发生酸中毒。

(5)如果治疗过程发现羔羊腹泻严重,可以对症给予诺氟沙星100-150mg/只兑水灌服,早晚各1次,连用3天;也可以使用呋喃西林、磺胺脒、碱式硝酸铋分别0.5g、2g、4g,用适当清水混合后给病羊灌服,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3天。

(6)如果治疗过程中,病羊症状无缓解的,可以采用“软瘫灵”进行治疗。软瘫灵粉剂10g+25ml水进行灌服,每日2次,连用3天。

(7)部分羔羊吃奶没问题,也没有拉稀这些消化不良情况,但依然软瘫,可以考虑羔羊患有白肌肉症。针对由于白肌症引起的羔羊软瘫综合征,可以皮下注射0.2%亚硒酸钠溶液1.5-2 mL/只,每间隔15天用药1次,连用2次。针对羔羊白肌症重症羊,可以缩短用药周期,每间隔5天注射1次,连用2次。为了进一步提升疗效,还可以适当补充黄芪粗提物,维生素A、B、C等元素。

总而言之,羔羊瘫软综合症在养羊业中比较常见,引起羔羊瘫软综合症的原因较多,做好该病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要从预防上着手,加强母羊,尤其是妊娠期母羊的饲喂管理工作,同时细化新生羔羊的护理。而养殖人员也要养成勤观察,细琢磨的好习惯,多了解一些预防治疗羔羊瘫软综合症的知识。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致病原因以及临床症状对症治疗,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810199青海省大通县宝库乡畜牧兽医站;810199 青海省大通县养殖技术推广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