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茬菠菜高产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有效防治研究

作者: 郑洪立

菠菜又名赤根菜,其茎叶柔嫩,富含多种维生素,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菠菜生长期间耐寒、不耐热,为增加市场效益性,多数种植户会选择种植越冬茬菠菜,于早春上市,抢占市场。越冬茬菠菜播种时间为秋季,冬前幼苗生长至4~8片叶,以幼苗形态越冬,翌年春季温度回升后快速生长,供应早春蔬菜市场。虽然越冬茬菠菜种植收益较高,但是受限于栽培技术、环境条件、病虫害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越冬茬菠菜种植产量与品质并不高。为促进越冬茬菠菜高产稳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生产经验对越冬茬菠菜的高产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菠菜生物学特征

1、菠菜的生长温度

菠菜属于耐寒不耐热的蔬菜品种,种子在4℃的环境中即可发芽,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营养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当外界环境长期高于25℃时,菠菜长势将受到影响;地上部分可耐-6~-8℃的低温。

2、菠菜长日照条件

菠菜属于长日照蔬菜,但是在高温、长日照的条件下,菠菜地上部分易抽薹、开花,影响蔬菜品质。其对日照强度要求不高,可与多种高秆农作物之间间套作生产。

3、菠菜水分的需求

菠菜茎叶粗大、组织娇嫩,日常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多。当种植期间水分供应充足,菠菜长势较旺、茎叶肉质厚实,丰产性强。当种植期间持续高温、长日照、干旱时,菠菜的营养生长部分受到抑制,生殖生长迅速,易出现未熟抽薹的现象,影响产量与品质。

4、菠菜土壤环境的适应

菠菜对土壤环境适应性较强,可在多种土壤环境下种植生产,但以保水保肥好、肥力水平中上、pH值7.3~8.2之间的土壤条件最佳。

二、越冬茬菠菜高产种植技术

1、越冬茬菠菜茬口时间安排

越冬茬露天种植根茬菠菜播种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露地埋头越冬茬菠菜播种时间为11月中下旬期间,塑料大棚越冬茬菠菜播种时间为10月中旬至11月初为宜。

2、优质耐寒的品种选择

越冬茬菠菜品种选择时,建议选种冬性强、耐抽薹、耐寒性强的优质中熟或晚熟品种。例如市面上常见的尖叶菠菜、菠杂11号、菠杂8号等优质耐寒性品种。

3、菠菜种植前的整地

菠菜种植多为平畦栽培,在前茬蔬菜植株拉秧、菜地清理干净后,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kg/667m2、45%氮磷钾复合肥30kg,均匀撒施做底肥。撒施肥料后深翻土壤,翻耕深度25cm为宜,翻耕后平整土地,依据菜地规格起垄作畦。畦面1~1.2m,沟宽25~30cm,沟深25~30cm,畦面平整无杂物,土壤细碎。

4、菠菜的常见播种方式

(1)露地菠菜的种子处理

通常来说,露地根茬菠菜种子用量为4~5kg/667m2、露地埋头菠菜种子用量为5~7kg/667m2、塑料大棚越冬根茬菠菜种子用量为3~4kg/667m2。

于播种前1周使用20℃的温水充分浸泡种子12h,浸泡后取出使用湿纱布包裹种子后置于低温下处理24h,随后置于25℃左右的条件下对菠菜种子催芽。通常在催芽3~5d左右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越冬菠菜的播种方式

越冬茬菠菜播种方式以撒播、条播为主,当撒播时,可将种子直接均匀撒施在畦面上,随后撒施一层细碎土壤,土壤厚度为3cm左右。

条播则是在畦面上进行开沟播种,播种沟行距为10~15cm,将种子均匀播种在沟内后,上方覆盖土壤3cm厚,随后适当镇压土壤,提升种子与土壤的密切接触,促进根系下扎。

5、菠菜的田间管理及收获

(1)菠菜幼苗时期的间苗

当菠菜幼苗出土后生长至2片真叶以后,需定期巡田,观察发芽情况。当出现田间出苗量多、较为稠密时,需进行间苗,间苗后菠菜株距为5cm左右。当田间幼苗出苗量稀少时,可采取催芽播种或移栽稠密区域的幼苗等方式进行补苗,以确保田间苗齐、苗壮,便于后期管理。

(2)越冬前幼苗期的管理

越冬茬菠菜冬前幼苗期阶段管理重点为培养抗寒性强、能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快速返青生长的优质壮苗,此阶段通常为50~60d左右。

菠菜在播种后,应当浇灌1次齐苗水,促进菠菜种子根系快速下扎发芽。在播种后如果出现干旱天气,为确保出苗整齐,播种后依据土壤情况进行灌水,确保菜地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直至幼苗出土。

幼苗出土后,在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需做好土壤控水,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促使根系纵深发展,提升幼苗长势。

菠菜生长至2片真叶后,此时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可进行一次小水轻浇,同时为促进幼苗生长,可随水追施1次速效氮肥,氮肥用量以2~3kg/667m2为宜。此后依据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及土壤含水量适当补水,始终确保土壤含水量不低于50%,避免干旱造成幼苗生长瘦弱。

(3)菠菜越冬期管理

菠菜越冬期指进入冬季后菠菜植株停止生长至翌年进入返青期之间,通常需要80~120d左右,此阶段的主要管理重点为防寒保墒。在土壤封冻前,对菠菜地块立风障,达到防风防寒、保温防冻的效果。风障是以其为屏障,立于菠菜菜畦的北侧,确保菠菜植株可安全越冬的一种栽培模式。风障应用期间具有减弱冬季北风风速、稳定畦面气流的效果,并且,风障还可借助阳光的反射,提升菠菜菜畦范围内的气温、地温,优化菠菜畦内小气候,对越冬茬菠菜的越冬、早春返青、提早收获均有良好推进作用。

风障需在冬季土壤封冻前设置好,设立时间不宜过早,过早会导致菠菜菜畦内的温度上升,易产生蚜虫危害;设立时间也不可过晚,过晚土壤封冻,影响保温效果。越冬茬菠菜风障走向通常为东西方向,在菜畦的北部挖深25cm、宽15cm的风障沟,并使用竹竿为立起材质,内部装填农膜、植物秸秆等材质,风障向南倾斜70~80°左右,每间隔50cm设置一道横杆,扎紧捆牢,以遮挡风寒。每个风障间距为7~8m,避免其遮阴过密,影响菠菜光照。

越冬期土壤封冻前,还可浇灌1次封冻水,提升菠菜的越冬效果、延迟返青水浇灌时间。进入早春后,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管理菠菜,避免大水漫灌。

(4)菠菜返青采收期

返青采收期至菠菜成功越冬后植株恢复生长至开始收获阶段,此时通常需30~40d。进入春季后温度快速回升,菠菜随着温度的上升进入返青期。随着春季温度的上升,菠菜地上部分快速生长,茎叶增粗。但是温度的升高、光照强度增加、日照时间延长会促使菠菜抽薹,因此,此时期要注重肥水的供应,促进菠菜植株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

当土壤开始解冻、地温回升,菠菜心叶开始生长时,选择在晴朗天气下浇灌1次返青水,浇灌后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5%~80%左右。

追肥时间于土壤耕作层完全解冻、表土干燥、菠菜心叶暗绿无光泽时进行,追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促进茎叶快速生长。追肥可撒施, 施尿素5~8kg/667m2,撒施后及时浇灌一次小水,提升肥料的利用率水平。随后每间隔15~20d进行一次追肥,追施尿素5~8kg/667m2为宜。至菠菜收获前15d左右不再追施肥料,以免影响收获后菠菜的储藏效果与时间。

(5)菠菜的最佳收获

观察菠菜的长势,当植株高度超20cm时即可进行批量收获。首次收获前15d左右,可使用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尿素300倍液茎叶喷雾,以增加菠菜产品的商品性。收获时,将菠菜的枯叶、黄叶、带病叶进行剔除,随后使用专用塑料带依照销售规格需求进行捆扎,即可上市售卖。

三、越冬茬菠菜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越冬茬菠菜种植期间,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蚜虫、菜螟、潜叶蛾等。

1、菠菜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1)霜霉病的发生特征

菠菜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多发生在15~17℃的冷凉天气下,当菠菜种植期间,降雨量多、多雾、露水深重、空气湿度含量高的情况下发病较多。感病初期,受害叶片上有淡黄色、近圆形、病部边缘不显著的病斑出现,翻开叶片背面可见病斑处有白色霉层,随着感病时间的延长,白色霉层转变为紫灰色。当环境较为潮湿的情况下,感病菠菜叶片出现腐烂;环境较为干燥时,叶片则出现干枯、黄化。菠菜霜霉病在种植密度大、灌水量多、排水不通畅的田间发生概率与危害程度较为严重。

(2)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①合理控制菠菜种植密度,将菠菜行距控制在10~15cm、株距控制在5cm左右。

②做好田间排水,雨后及时巡查田间排水情况,做到雨停田间无积水。

③当菠菜出苗后观察天气情况,当出现连续降雨、阴雨天气时,选在无降雨、菠菜茎叶干燥的时间点茎叶喷施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避免霜霉病的发生。

当菠菜出现霜霉病时,先将中心病株剔除,并使用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茎叶喷雾防治,每间隔7~10d施药1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

2、菠菜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

(1)炭疽病的发生特征

菠菜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致病菌以菌丝体的形态在带病株、枯枝败叶、种子内越冬,翌年春季温度回升后通过风雨、昆虫传播危害。通常多发于降雨量大、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良的田块间。炭疽病发生在菠菜植株上时,受害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病斑,随着感病时间的延长逐渐扩大为灰褐色病斑,且在病斑上有同心轮纹状,为炭疽病的主要特征。在轮纹上有许多黑色小点分布。

(2)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①种子消毒,在菠菜种子播种前,可使用药剂浸种的方式减少种子表面带菌量,减少种传病害的发生。例如使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种处理2~3h,药液量覆盖种子高度10~15cm为宜。

②在早春温度回升后,使用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2500倍液茎叶喷雾防治。

当田间出现菠菜炭疽病时,先将中心病株剔除,并使用30%苯甲·氟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茎叶喷雾防治,每间隔7~10d施药1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

3、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1)病毒病的发生特征

菠菜病毒病属于病毒性病害,致病病毒在越冬菠菜或其他宿主体内寄生越冬,翌年通过蚜虫传播致病。当种植环境干旱、蚜虫多发的地块菠菜易感此病。菠菜植株受害后,叶片出现萎缩为花叶状,老叶提前枯死、脱落,整个植株卷缩为球形,严重影响菠菜的产量及品质。

(2)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①在菠菜种植地块上悬挂银色布条,不仅起到一定的驱避蚜虫的作用,还能够驱赶鸟类危害。银色布条悬挂高度距离地面50cm左右,单畦面悬挂1~2条即可。

②种植菠菜时,将其与萝卜、黄瓜等易感蚜虫的蔬菜区分开,避免蚜虫转移危害。当早春或秋季气候干旱少雨时,可增加田间灌水量,确保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左右,避免田间环境过于干旱。

③精细整地,菠菜播种前,深翻土壤,翻耕深度25cm左右。整地时,将田间的枯枝败叶、地膜杂物、杂草等清理干净,减少田间病菌基数。

④及时防控蚜虫,避免田间蚜虫暴发增加病毒病感染风险。当菠菜感染病毒病时,先将田间中心病株剔除,并使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1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25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茎叶喷雾防治,每间隔7~10d施药1次,连续使用2~3次。

4、蚜虫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1)菠菜蚜虫的发生特征

蚜虫又名腻虫、蜜虫等,依据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有翅、无翅两种,多聚集在叶片背部、生长点、花序等部位刺吸植株汁液危害。菠菜受蚜虫影响后,受害叶片向背部卷曲皱缩、生长点畸形,生长受阻,严重植株萎蔫致死。蚜虫在危害期间,会排出大量的水分及蜜露,残留在叶片上,引发煤污病。并且,蚜虫危害期间还可造成病毒病的传播,严重影响菠菜的产量及品质。蚜虫繁殖性强,1年之内可繁殖10~30个世代,多以世代重叠的现象危害。越冬以成虫的形态在菠菜风障、土壤中越冬,翌年温度回升以有翅蚜的形态迁飞蔓延危害。当外界环境温度在23~27℃条件下快速繁殖,对黄色有趋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